230 likes | 471 Views
第五章 物理气相淀积. 主 讲:毛 维 mwxidian@126.co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绪论. PVD :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特点:物理过程; 方法: ①蒸发:早期工艺制备金属薄膜,目前广泛应用于科 研和 Ⅲ-Ⅴ 族化合物半导体工艺中; ②溅射:已取代蒸发。. 5.1 真空蒸发的基本原理. 材料的三态: solid , liquid , gas ; 蒸气:任何温度下,材料表面都存在自身的气体; 饱和蒸气压:在一定的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的
E N D
第五章 物理气相淀积 主 讲:毛 维 mwxidian@126.co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绪论 • 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 特点:物理过程; • 方法: ①蒸发:早期工艺制备金属薄膜,目前广泛应用于科 研和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工艺中; ②溅射:已取代蒸发。
5.1 真空蒸发的基本原理 • 材料的三态:solid,liquid,gas; • 蒸气:任何温度下,材料表面都存在自身的气体; • 饱和蒸气压:在一定的温度下,真空室内蒸发物质的 蒸汽与固态或液态平衡时所表现出来的压力; • 蒸发温度:饱和蒸汽压为133.3×10-2Pa时的物质温度; • 升华:低于材料熔化温度时,产生蒸气的过程; • 蒸发:材料熔化时,产生蒸气的过程; • 真空蒸发:利用蒸发材料熔化时产生的饱和蒸气压进 行薄膜淀积; 优点:工艺及设备简单,薄膜纯度高、淀积速率快; 缺点:薄膜与衬底附着力小,台阶覆盖差。
5.1.1 真空蒸发设备 电子束蒸发台
载片盘 蒸发金属 工艺腔 (钟罩) 坩锅 高真空阀 机械泵 高真空泵 5.1.1 真空蒸发设备 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①真空系统 ②蒸发系统 ③基板及加热系统
蒸发淀积过程 主要有三个基本过程: ①加热蒸发过程:加热蒸发源(固态),产生蒸气; ②气化原子或分子在蒸发源与基片之间的输运过程:气化 的原子、分子扩散到基片表面; ③被蒸发的原子或分子在衬底表面的淀积过程:气化的原 子、分子在表面凝聚、成核、成长、成膜;
5.1.5 多组分蒸发 • 如,合金蒸发 • 方法:(按蒸发源分类) ①单源蒸发:具有薄膜组分比例的单一合金靶; • 靶源的要求:各组分蒸汽压接近; ②多源同时蒸发:多种靶源,不同温度,同时蒸发; ③多源顺序蒸发:多种靶源,不同温度,顺序蒸发, 最后高温退火; • 工艺关键:根据薄膜组分,控制相应厚度;
5.2 蒸发源 (按加热方式分类) • ①电阻加热源 • ②电子束加热源 • ③高频感应加热源 • ④激光加热源
5.2.1 电阻加热源 • 直接加热源:加热体与蒸发源的载体是同一物体; 加热体采用:W、Mo、石墨。 • 间接加热源:坩埚盛放蒸发源; (坩埚采用:高温陶瓷、石墨) • 对加热材料的要求: ①熔点要高:高于蒸发源的蒸发温度; ②饱和蒸汽压要低:低于蒸发源; ③化学性能要稳定:在高温下与蒸发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形成合金。 • 目的:不产生污染 • 优点:工艺简单,蒸发速率快; 缺点:难以制备高熔点、高纯度薄膜。
5.2.2 电子束蒸发源 • 原理:电子轰击蒸发材料,使其 熔化蒸发。 • 特点:可淀积高熔点(﹥3000℃)、 高纯薄膜; • 应用:W、Mo、SiO2、Al2O3
5.2.2 电子束蒸发源 • 优点: ①蒸发温度高:能量密度高于电阻加热源; ②高纯度淀积:水冷坩埚可避免容器材料的蒸发; ③热效率高:热传导和热辐射损失少。 • 缺点: ①一次电子与二次电子使蒸发原子等电离; ②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会产生软X射线。
5.2.3 激光加热源 • 原理:利用高功率激光束进行加热。 • 主要优点: (1)加热温度高,可蒸发任何高熔点材料。 (2)坩埚材料对蒸发材料的污染小,薄膜纯度高。 (3)能量密度高,可保证化合物薄膜成分比例。 (4)易获得高真空度。 (5)适合蒸发成分比较复杂的合金或化合物。 • 主要缺点: 大功率激光器价格较昂贵。
5.2.4 高频感应加热蒸发源 • 优点: ①蒸发速率快; ②温度控制精确; ③工艺简便; • 缺点: ①成本高; ②电磁干扰。
5.4 溅射 • 原理:气体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具有能量的离 子轰击靶材→靶材原子获得能量从靶表面逸出 (被溅射出)→溅射原子淀积在表面。 • 特点:被溅射出的原子动能很大,10-50eV(蒸发: 0.1-0.2eV);故, 还可实现离子注入。 • 优点:台阶覆盖好(迁移能力强)。
5.4.3 溅射方法 • 直流、射频、磁控、反应、 离子束、偏压等溅射; 1.直流溅射 • 溅射靶:阴极 • 衬底:阳极(接地) • 工作气体:Ar气 • 要求:靶材导电性好 • 特点:只适于金属靶材
阳极(+) 阴极 (-) 金属靶 1) 电场产生 Ar+ 离子 + 2) 高能Ar+离子和 金属靶撞击 + + + + e- 进气 e- e- 氩原子 3) 将金属原子 从 靶中撞击 尾气 等离子体 6) 用真空泵将多余 物质从腔中抽走 电场 4) 金属原子向衬底迁移. DC 直流二极管 溅射装置 5) 金属淀积在衬底上 衬底 简单平行金属板直流二极管溅射系统
5.4.3 溅射方法 2. RF溅射 • 原理:高频电场经其他阻抗形式耦合进入淀积室; • 特点:适于各种金属与非金属靶材;
磁铁 氩气入口 阴极 靶 被加热的硅片吸盘 真空泵 5.4.3 溅射方法 3.磁控溅射 • 原理:磁场在靶材表面与电场垂直,电子沿电场方 向加速、绕磁场方向螺旋前进,提高了电子 碰撞电离效率。 • 特点:淀积速率最高; DC 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