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野獸派的領袖~馬蒂斯

野獸派的領袖~馬蒂斯. 馬蒂斯 ﹝Henri Matisse﹞﹝1869 ~ 1954﹞. 亨利 · 馬蒂斯 ( 法文 : Henri Matisse ;又譯「馬諦斯」, 1869 年 12 月 31 日- 1954 年 11 月 3 日)是法國 畫家 ,野獸派的創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以使用鮮明、大膽的 色彩 而著名。. 直覺就像樹枝,必須經過修剪才能長得更茂盛。 — 亨利 · 馬蒂斯. 馬蒂斯的生平.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野獸派的領袖~馬蒂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野獸派的領袖~馬蒂斯

  2. 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 ~ 1954﹞ • 亨利·馬蒂斯(法文:Henri Matisse;又譯「馬諦斯」,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是法國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直覺就像樹枝,必須經過修剪才能長得更茂盛。—亨利·馬蒂斯

  3. 馬蒂斯的生平 • 馬蒂斯出生在法國北部省的康布雷附近,1887年去巴黎學習法律,畢業後回家鄉作為一名地方法院行政官。他在得闌尾炎生病期間,第一次開始作畫,並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如同在天堂里」。1891年,他回到巴黎,在朱里安學院學習繪畫,成為布格羅和莫羅的學生。 • 由於受到後印象派的畫家塞尚、高更、梵高、希涅克等人的影響,同時吸收日本藝術形式,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將顏色的作用發揮到極至,從1899年到1905年他的作品多採用了希涅克的點彩畫派技巧。 自畫像(1906)

  4. 藝術風格 • 他的作品於1901年第一次參展,1904年第一次召開個人畫展。1905年他到南方和安德烈·德朗一起工作,不時去蘭色海岸,他這時的風格轉變為平坦的畫面,輪廓鮮明,不顧細節,色彩大膽,成為野獸派的領袖。 • 當時野獸派包括德朗、哈奧·杜菲和莫里斯·弗拉曼克等人。1906年野獸派運動開始逐漸消失,但馬蒂斯始終堅持自己的風格,在1906年到1917年之間創造了許多作品。

  5. 野獸派的起源 • 野獸派或稱作野獸主義,「Fauvism」是來自法文的「Fauve」﹝野獸﹞這個字。1905年巴黎秋季沙龍展中,一群年輕畫家如馬蒂斯、魯奧等人參與展出。批評家看到一些傳統派作品,與馬蒂斯的強烈繪畫相比之下,便形容他的作品為「被野獸群所包圍的杜那鐵羅」,「野獸派」之名由此而來。野獸派是為對抗法國學院派的迂腐繪畫而產生的,它實際上並沒有具備一個運動的體系,他們作品的共同特點是用上明亮而強烈的純粹色,而很少描寫陰影。 • 野獸派是以表現內在感情為目標,吸收東方和非洲藝術的表現手法,開創一種有別於西方古典繪畫傳統的疏、簡意境,傾向寫意和裝飾的目的。

  6. 野獸派的畫 • 野獸派的畫,陰影與物體的受光面畫上強烈的對比色,畫面看起來更加明亮,空間亦變得壓縮了。畫面中取消了明暗法,注重的是「如何表現」的問題,而不是「表現什麼」的問題。它已脫離模仿自然,注重主觀的情感而忽視客觀的形體,以發揮畫者的創造力。由於受到日本浮世繪和黑人雕刻的影響,畫家通常都喜歡用上紅、黃、綠、青四種強烈色彩和強勁的筆觸,把物體「單純化」。 • 這個派別是西方二十世紀前衛藝術運動中最早的一個派別,雖然個性表現得過於大膽,但現代藝術無論那一派都曾受它的影響,傾向於只著重造形的表現。

  7. 朋友與對手 • 他是年輕的畢加索的朋友,同時又是對手,他認為自己的畫作是來自自然,而畢加索的是來自自己的想象。兩個人都以女人和靜物作為主要描繪對象,馬蒂斯更傾向將描繪的對象放到真實的場景中。

  8. 作品風格的轉變 • 從1917年直到1954年去世,馬蒂斯居住在蘭色海岸尼斯的郊區,他的作品也變得放鬆和平和,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西方藝術界普遍的趨勢,例如畢加索的新古典主義和德朗回歸傳統也是一樣。 • 1930年以後,他的作品變得更為簡單、大膽和嚴酷。1941年他得了癌症,手術後只能坐輪椅,但他沒有停止工作,在助手的幫助下他設立了一個剪紙學校。 • 目前他的繪畫賣到1700萬美元,2002年他的雕塑「裸體 I (黎明)」賣到920萬美元,創了雕塑作品價值的新高。

  9. 奢華、寧靜與愉悅-1904 年﹝Luxury, Calm and Deligt﹞ • 馬諦斯這幅恬靜的作品創作於 34 歲,並在沙龍展出中獲得相當大的好評。這是馬諦斯嘗試點描畫法最初期的作品之一,但它對這種將單色顏料分割配置到較小面積上的技法的迷戀,僅持續很短的一段時間。雖然畫法完美是點描主義,但也擁有馬諦斯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其中一點便是整個作品中可見的絢爛色彩和紫色、綠色的並置。

  10. 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1905 年﹝Portrait of Madame Matisse with Green Stripe﹞ • 畫中的女子就是馬諦斯的太太,在她的臉部中央,貫穿著一條極為醒目的綠色條紋。這種充滿浪漫氣息,以及有意驚世駭俗的叛逆手法,都出現在野獸派早期的許多作品當中。馬諦斯在畫中運用對比色的平塗色塊,取代了利用明暗度產生層次的傳統手法。這些色塊構成了這幅畫作的背景,肖像的人物表情冷峻凝聚著深刻的心理洞察力,與馬諦斯同時期創作的大多數感性豐富的裸體畫迥然不同。 這幅《綠色條紋的馬諦斯夫人》剛剛收筆,就被送往 1905 年秋季沙龍畫展上,它是馬諦斯匠心獨運的作品之一。 在肖像畫方面,無論是印象派或是後印象派都不曾讓觀眾面對像這幅畫這樣震憾人心的作品,因此當觀眾面對馬諦斯這幅肖像畫時,在沒有事先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感到驚駭不已。

  11. 紅色的和諧 (The Dessert: Harmony in Red) -1908年 • 這幅畫是野獸派的作品。畫中有一女人在餐桌前,全間房間都是紅色的。枱角、椅腳都不見了,可見畫家已不理二維、三維之關係。全幅畫重視顏色的協調、和階。用綠色作為紅色的對比色,又沒有不協調,但有對稱,有回應到紅色。畫中物象都沒立體感。

  12. 音樂﹝Music﹞- 1910 年 • 《音樂》這幅畫的畫面無論是構思或圖案都充滿寂靜的氣氛,十分完美和諧與統一,讓觀者感受到其中冥想的空間。馬諦斯雖然將畫中人物畫成裸體,但也沒有出他們的性器官、因此看起來是一群沒有男性特徵的男子。他這麼作是因為他不想讓觀賞者辦別各個人物,而是希望經由他們的不同形態,使觀賞者能將作品作為一個整體來欣賞。    在這幅畫中,馬諦斯以美麗的藍色描繪天空,用明亮的綠色描繪大地,用栩栩如生的紅色表現人體。馬諦斯後來說:「我從這三種顏色中得到了我希望得到的光線、以及純色之間的和諧。」

  13. 鋼琴課﹝Piano Lesson﹞-1916年 •  對於這幅畫,馬諦斯雖然有意描繪一個簡單的居家景象,但是他所關切的對象不是家庭生活的片斷,而是對居家景象中某些事物之形狀、色彩與紋理的愉人的配置,但他並未涉及到實質的光線或空間。因此這幅畫的目的是要觀賞者從某些色彩、形狀與紋理的配置中獲得單純的美與感性上愉快。   這幅作品所運用的平衡配置方式,基本上是很簡單。例如《鋼琴課》裏,右下角那個小節拍器為左上方的一個大得多但形狀相近的綠色區域所平衡。左下角那座小雕像的一些曲線,以及由幾種不同色彩合在一塊兒的那個地方,則為右上角那些鮮明的垂直形狀以及明暗的強烈對比圖形所平衡。

  14. 粉紅色的裸婦﹝Pink Nude﹞-1935 年 • 這幅《粉紅色的裸婦》以象徵性的誇張人像充滿整個畫面。擔任這幅畫的模特兒原本是被僱用為馬諦斯夫人當護理的德雷托斯卡亞﹝Lydia Delectorskaya﹞。在這幅畫完成之前,馬諦斯以同一人像構圖已完成許多不同版本,初期的版本比這幅作品更加具有寫實性,但隨著創作的進展,人物的姿態逐漸簡單化,腰部和大腿等部份被誇大,其他部分則被縮小。 馬諦斯以黑色勾勤已經完成的裸體,並以暗淡的粉紅色進行平塗。與其說《粉紅色的裸婦》這件作品是一幅繪畫,實際上它更接近於素描,這似乎預告馬諦斯往後即將創作剪紙畫了。

  15. 屋內的依特拉斯坎花瓶- 1940 年﹝Interior with an Etruscan Vase﹞ • 畫中的少女在一片黑暗的室內坐在綠色植物叢中,她利用背後從窗外照射近來的陽光閱讀。馬諦斯巧妙的運用窗子的明亮打破少女四周黑暗的空間,他同時將線條化成不同粗細以創造出立體效果,讓色彩增加流動的自由,這種手法使畫面上不同的純色得到互融的機會,因此提升畫面的親和力。

  16. 剪紙拼貼藝術 • 1941年,七十二歲高齡的馬諦斯因癌症開刀,就此困坐輪椅,他轉而發展剪紙拼貼藝術,竟將藝術生涯推向另一高峰。 • 在1947年完成插圖繪本「爵士」 。馬諦斯身兼藝術家和作家,在一百四十六頁的書中共有二十幅剪貼版畫,每幅版畫搭配一段馬諦斯的詩文,形成一種整體的「裝飾性」 。

  17. 空中飛人〈爵士系列〉1947年 彩色絹印 H.43.5cm;L.67.1cm法國卡多.坎培吉馬諦斯館 藏 空中飛人

  18. 依卡〈爵士系列〉1947年 彩色絹印 H.65cm;L.42.5cm法國漢斯美術館 藏 依卡

  19. 馬、女騎士與小丑〈爵士系列〉1947年 彩色絹印 H.65cm;L.42.5cm法國漢斯美術館 藏 馬、女騎士與小丑

  20. 旺斯教堂 剪紙.彩繪玻璃 旺斯教堂

  21. 有限的建築有無限的空間-------旺斯教堂 馬諦斯生前最後一系列作品和建築有關。 1947至1951年,他最重要的創作是旺斯教堂,他一手包辦了這座教堂所有的設計,從建築、彩色玻璃、壁畫、聖像、神壇、瓷磚、門、擺設 ,乃至十字架、祭器,以及神父在彌撒儀式中所穿的祭袍。 馬諦斯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為旺斯小教堂的建築和裝飾進行整體概念設計。他不斷想像、計算、製作模型、統合空間和點線面。這件大作品及馬諦斯一生創作心得之大成,也是他對生命感恩的象徵。他強調「重要的是在有限的建築內,展現一種無線空間的印象。 」

  22. 參考網站 • 視覺素養學習網 • 維基百科 • 馬諦斯特展簡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