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主讲人:伊春职业学院 李晓伊. 民族概况. 人口分布 语言文字 地理环境. 人口分布. 鄂伦春族共有 8196 人 (2000 年 ) 内蒙古自治区 有 3573 人 : 分布在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 黑龙江省 有 3871 人 : 分布在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民族乡,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新兴鄂伦春民族乡,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及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等。 鄂伦春族在我国的行政建制上总计有 一个 民族自治旗和 六个 民族乡 。. 语言文字. 鄂伦春族 有语言无文字 ,现在通用汉文。

Download Presentation

鄂伦春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鄂伦春族 主讲人:伊春职业学院 李晓伊

  2. 民族概况 • 人口分布 • 语言文字 • 地理环境

  3. 人口分布 • 鄂伦春族共有8196人(2000年) • 内蒙古自治区有3573人:分布在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 • 黑龙江省有3871人:分布在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民族乡,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新兴鄂伦春民族乡,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及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等。 • 鄂伦春族在我国的行政建制上总计有一个民族自治旗和六个民族乡。

  4. 语言文字 • 鄂伦春族有语言无文字,现在通用汉文。 •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 语言特点:单元音丰富,分长短;复元音很少。辅音系统结构简明。多反映狩猎生产方式的词。其语言内部比较一 致,无方言差别。

  5. 地理环境 • 鄂伦春自治旗(1951年10月1日)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也是鄂伦春族最大的聚居区。 • 总面积54657.8平方公里 • 处在大小兴安岭的山林地带,动植物资源丰富。

  6. 族源与社会发展 • 族称有如下三种解释: “使用驯鹿的人”、“山岭上的人”、“归顺的人”。 • 古代鄂伦春族居住在黑龙江沿岸,内外兴安岭,东至东海沿岸及库页岛的广阔林海中 。 • 鄂伦春人也有不同的自称或他称 : • 居住在石勒喀河、黑龙江和呼玛河流域的人 ,“玛涅克尔”人; • 居住在精奇里江和黑龙江中游爱辉一带的人,被称为“满珲”人; • 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和牛满江一带的人,被称为“毕拉尔”人。

  7. 族 源 • 有的说是“钵室韦”的后裔 • 有的认为除“钵室韦”外还有部分“奇楞”人、“玛涅尔”人、“满珲”人、“毕拉尔”人与土著鄂伦春人融合而成的鄂伦春族。

  8. 社会发展 • 元朝时被称为“林中百姓” • 明朝时被称为“栖林”、“奇楞”、“林中人”或“北山野人” • 清初被称为“俄伦春”、“鄂鲁春”或“俄乐春”等 • 解放前,鄂伦春族还保持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的残余。终年过着原始游猎生活。 • 伪满时期,日寇的“消灭和利用”的政策,使其 濒于灭绝。 • 1951年10 月1日在大兴安岭小二沟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 • 1953年开始下山定居,完成了鄂伦春族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9. 经济生活 • 早期鄂伦春族以“乌力楞” 为单位的集体狩猎,从事原始的狩猎生产,同时辅以采集,捕鱼和手工业。猎获物平均分配。 • 建国后,狩猎为主的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直接过渡; • 1958年鄂伦春自治旗实现定居,结束了游猎的生活,开始有计划的狩猎和其他辅助性的经济生产方式。 • 1996年1月鄂伦春自治旗禁猎,实行“禁猎转产”,鄂伦春族结束了狩猎经济,转变为以农 牧业生产为主。

  10. 四个月固定的生产季节 • 正月至2月为“鹿胎期”, • 4月至6月为“鹿茸期”, • 9月至落雪为“鹿尾期”(即鹿交尾期) • 落雪后为“打皮子期”

  11. 狩猎工具的变化 • 早期狩猎工具主要是扎枪、弓箭、桦皮船、滑雪板,猎犬,驯鹿等。 • 十七世纪以后,火枪逐渐取代了弓箭,成为主要的狩猎工具。 • 到十九世纪未。鄂伦春人普遍使用别拉弹克(单响枪) 枪。 • 二十世纪初,现代步枪—连珠枪也在一部分鄂伦春人中开始使用。同时马匹也大量输入进来,它也是强有力的生产工具。

  12. 宗教信仰 •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其宗教形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 鄂伦春族对太阳神非常崇拜,每年正月初一要向太阳跪拜 • 每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拜月亮神 • 图腾崇拜:鄂伦春人和熊的关系十分亲密,在吃熊时,也边吃边发出“嘎嘎”的叫声 • 鄂伦春人供奉的祖先神称为“阿娇儒博如坎”。

  13. 衣食住行---衣 • 鄂伦春族的服饰有其鲜明的特点:以狍皮为衣。 • 冬着大毛皮袄,春秋着青毛皮袄,夏着红毛皮袄。鞋则夏穿布筒皮(底用狍皮腿制成),冬春秋三季,则穿皮筒皮底(筒亦用狍腿制成)。 • 随着布匹,绸缎输入到鄂伦春人的地区后,他们也逐渐地改穿布料衣服,打 猎、采集时仍穿皮衣。

  14. 鄂伦春人服饰

  15. 头戴兽皮帽的鄂伦春代表

  16. 鄂伦春家庭

  17. 衣食住行---食 • 鄂伦春人过去以吃狍、鹿、犴、野猪、熊肉为主。鱼和野菜为辅助食品,食用最多是狍子肉和野猪肉。 • 吃法主要有三种,即煮食、烤食和生食野兽肝肾等。 • 鄂伦春人喜欢用飞龙鸟、野鸡、野鸽做汤。 • 鄂伦春人还有喝熊油的习惯。

  18. 兽肉

  19. 衣食住行---住 • 鄂伦春族定居前,一直住圆锥形的“斜仁柱” 俗称撮罗子。 • 鄂伦春族还有两种原始建筑,“恩克那力纠哈汉”即产房,“奥伦”深山中的高脚仓房。 • 定居以后,政府帮助鄂伦春族建立起了砖瓦房。 • 现在又建设新社区:有自来水和供暖设备的住宅,有仓库、车房和绿地。

  20. 撮罗子

  21. 兴安岭上的鄂伦春族

  22. 衣食住行---行 • 鄂伦春族最早用驯鹿驮载物品。 • 驯鹿 (“四不象”):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有“森林之舟”的美称。 • 马匹传入后,马变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 冬季用滑雪板和狗爬犁。渡江河用“桦皮船”和“排木”。 • 定居后开始使用大轮车,胶轮车等。 • 1958年后,随着大兴安岭的开发,铁路、公路修到了深山老林。

  23. 拉车

  24. 婚姻丧葬 • 鄂伦春族的婚姻分求婚、认亲、过彩礼和结婚等一系列过程。 • 鄂伦春族离婚受到多方限制。 • 鄂伦春族的丧葬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仪式。 • 埋葬的方法主要有风葬、土葬、火葬三种,因地区不同而异。

  25. 婚礼进行时

  26. 节日礼仪 • 鄂伦春族也有八个节日:除夕、春节、祭太阳、祭月亮、祭北斗星、春祭、元宵节、清明节、送火神、米特尔节、摸黑脸等。 • 鄂伦春族古老的仪式和礼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 首先是敬老的礼节在任何场合都长幼有序; • 其次是欢迎和告别的礼节, • 还有互访的礼节,直到今天还保留着,如请安礼。

  27. 节日的不同类别 鄂伦春族的节日大体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别: • 一是由于文化交流而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共同欢庆的节日,如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 • 二是由于宗教信仰而形成不同的祭祀节日,如祭太阳、祭月亮、祭北斗星、春祭、送火神等; • 三是民族固有的传统习俗节日,如摸黑脸、米特尔节等。

  28. 文学艺术与科技 • 有自己独特的文学艺术 • 鄂伦春族没有文字,所以其创作一般都是口头创作,通过口头传下来的。 • 鄂伦春的史诗,是以“摩苏昆”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摩苏昆”意为“唱着说”,他的语源有诗、歌、舞为一体的原始艺术的含义。 • 谚语、谜语是鄂伦春人后期发展起来的文学艺术

  29. 民歌曲调比较固定,歌词即兴编唱。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往往是边朗诵、边歌唱、边舞蹈。民歌曲调比较固定,歌词即兴编唱。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合唱,往往是边朗诵、边歌唱、边舞蹈。 • 舞姿古朴,它的内容同狩猎和采集紧密结合。 • 舞蹈大体可分四类: • 模仿飞禽走兽,如黑熊搏斗舞。 • 表现采集生活的舞蹈,如“红普嫩”舞。 • 娱乐性的舞,如“鲁力该嫩”舞。 • 仪式性的舞,如“依和纳仁”舞。

  30. 舞 蹈

  31. 主要参考书目 • 鄂伦春族简史编写组:《鄂伦春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 秋浦:《鄂伦春人》民族出版社1956年 • 赵复兴:《鄂伦春族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 白兰:《鄂伦春族》民族出版社1991年 • 鄂伦春自治旗志编篡委员会:《鄂伦春自治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内部资料)2001年2月

  32. 课后练习 • 思考题: • 鄂伦春族人口及族际婚的思考。 • 鄂伦春族“禁猎转产”前景分析? • 名词: • 乌力楞 • 驯鹿 • 桦树皮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