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likes | 114 Views
廣告業者選擇運動明星代言人之策略:以王建民代言為例. 1. 策略一詞是否恰當。 2.P.266-267 三組選擇代言人考慮因素為何有差別?為何有篩選?如:類型為何不見了? 3. 可以處理廣告主與廣告代理商的差別,例如麥當勞及 NIKE 業主和代理商看法就有很大不同 4. 摘要上寫 25 項次因素, P.269 有 26 項 5. 逐字搞建議以楷書表示. 廣告業者選擇運動明星代言人之策略:以王建民代言為例. P.270 大家都要搶第一,與 P.261 所說, 「 各個業者要怎麼突顯自我的差異性,讓代言焦點不致因王建民代言多個品牌而分化? 」 這部分似乎沒有回答。
E N D
廣告業者選擇運動明星代言人之策略:以王建民代言為例廣告業者選擇運動明星代言人之策略:以王建民代言為例 • 1.策略一詞是否恰當。 • 2.P.266-267三組選擇代言人考慮因素為何有差別?為何有篩選?如:類型為何不見了? • 3.可以處理廣告主與廣告代理商的差別,例如麥當勞及NIKE業主和代理商看法就有很大不同 • 4.摘要上寫25項次因素,P.269有26項 • 5.逐字搞建議以楷書表示
廣告業者選擇運動明星代言人之策略:以王建民代言為例廣告業者選擇運動明星代言人之策略:以王建民代言為例 • P.270大家都要搶第一,與P.261所說,「各個業者要怎麼突顯自我的差異性,讓代言焦點不致因王建民代言多個品牌而分化?」這部分似乎沒有回答。 • P.273知名度和話題性是否能放在一起 • P.275ACER、光泉、麥當勞似乎並未說明為何王建民適合該產品。 • P.278的圖放在這裡怪怪的 • 王建民受傷有無影響代言 • 不同業別有沒有考慮不同角度 • 玉山銀行沒放進去 • 考慮是運動員還是名人
影響粉絲對名人品牌關係之因素探討 -以微博為例 • 1.微薄元年白皮書引用資料高達兩頁多,但未列入參考文獻P.286-287 • 2.P.293 過去研究發現,工具性媒介使用動機因其會選擇性(selecting)的使用媒體內容,因而會比儀式性媒介使用動機在滿意度及擬社會互動關係上得到更大滿足? • P.295-297建議用表格呈現 • P.298問卷之信效度檢驗:此部分採因素分析法,進行建構效度的檢驗,並同時用Cronbach‘s α值檢驗各量表之信度。數字最好表列呈現 • VIF通常要求小於2,小於10似乎太寬了 • VIF處理貢獻性問題D-W tset處理殘差項是否獨立,有無自我相關的問題,這部分未處理
影響粉絲對名人品牌關係之因素探討 -以微博為例 • P.309教育程度低、中、高,一般很少這樣處理,通常直接寫出教育程度,或有部分合併 。 • 使用太相同,故不容易在名人品牌關係中輕易產生心理依附與投入參與等行為。這部分不容易解釋,可能要再找一些相關理論參考文獻不一致,英文中有的用全名有的用縮寫 • P.310若名人與粉絲間的心理認同越高,反而在名人品牌關係的依附/投入會越低,推測可能原因為由於心理認同的吸引屬於較為深層的朋友關係界定,牽涉到像是生活圈、私人情誼等方面,因而與淺層的社會吸引(似泛泛之交)不 • P.311至於拿人口學統計變項(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收入等)來預測名人品牌關係,發現結果並不如預期,多數並未具有實質影響力,僅有少部分像年紀對忠誠度有所影響。推測原因可能為:在微博上每位名人都屬於一個特有的名人品牌,而每個名人品牌其本身所吸引的粉絲在人口統計變項上就存在著差異。是不是也可能在網路問卷抽樣上就有一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