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流感诊断与控制

流感诊断与控制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生 王开利.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

Download Presentation

流感诊断与控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流感诊断与控制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生 王开利

  2. 一、概述 •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 •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常引起流感的流行,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WHO监测疾病之一。

  3. 一、概述 • 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科,单股负链分节RNA病毒,有8个基因片段,常为球形或丝状,直径80-120nm,流感病毒结构由内到外分为三层,病毒核衣壳、膜蛋白、外层糖蛋白。 • 根据核蛋白/基质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易引起流行,乙型多散发,丙型在儿童中散发。 • 季节性流感(H1,H3,B亚型):丙类传染病 • 新甲H1N1流感:乙类传染病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报告时限2小时

  4.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流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无交叉免疫,不同亚型之间仅有部分交叉免疫。

  5. 二、流行病学特点 • 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一般流行3-4周后会自然停止 • 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人群普遍易感 • 由于抗原的易变性、人类对流感免疫的不持久性及流感疫苗的有限性,使流感的流行呈现周期性,约3-4年发生小流行一次,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6. 20世纪以来的流感大流行 • 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H1N1) • 1957年亚洲流感大流行(H2N2) • 1968年香港流感大流行(H3N2) • 1977年俄罗斯流感大流行(H1N1) • 2009年新甲H1N1流感大流行(新甲H1N1)

  7. 流感大流行的特征: • 20世纪4次新亚型的出现有3次起源于我国,其机制有待探讨 • 大流行期间,流感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 • 多数情况下,新的亚型出现后,旧的亚型不再在人群中流行

  8. 三、诊断依据 • 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集中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 • 临床表现 •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 突然起病、高热、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 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 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9. 三、诊断依据 • 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 • 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 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 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

  10. 三、诊断依据 • 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史或有临床表现之一 • 确诊病例:流感样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一项实验室诊断者 • 鉴别诊断: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依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

  11. 四、流感样病例暴发报告 • 定义: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 • 暴发疫情报告标准: • 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2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死亡病例; • 在某一社区内(如同一乡或街道)1周内出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 • 暴发疫情报告要求:疫情暴发单位发现后,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当地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及时核实疫情,如达到报告标准,应当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12. 五、预防措施 • 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治疗措施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 • 加强个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 流感监测 • 流感疫苗的接种

  13.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H5、H7)低致病性(H9)和致病性禽流感三类 • 人禽流感是指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引起的一种流感。

  14. 全球人禽流感病例感染状况 (2003年1月1日-2011年8月4日) • 自2003年2月以来全球共报告人禽流感病例563例,死亡330例,病死率高达58.6%。远远高于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 • 疫情影响全球3大洲(亚洲、非洲和欧洲)涉及15个国家:其中报告居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及中国和泰国,占全部禽流感病例数的90.9%(512/563)。 • 其中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和泰国也是动物禽流感暴发疫情较多的国家。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15. 流行过程 • 传染源: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可能存在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人的禽流感病毒传播 • 传播途径 • 经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 • 经消化道感染 • 经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感染 • 易感染群:人类普遍不易感,发病人群以12岁以下儿童居多

  16. 全球人禽流感病例年龄分布特征

  17. 全球人禽流感病例暴露史

  18. 临床表现 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甚至可导致死亡

  19. 实验室诊断 •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 血清学检查: • 病毒分离: • 病毒抗原和基因检测:H亚型抗原或基因阳性 • X线胸片弥漫性、多灶性或斑片状浸润,进展快

  20. 诊断标准 • 医学观察病例: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与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 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甲型流感病毒M1或NP抗原检测阳性或编码它们的核酸检测阳性者。 • 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但无法进一步取得临床检验标本或实验室检测证据,而与其有共同接触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并能够排除其它诊断者 • 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它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者。

  21. 预防控制措施 • 减少人对禽流感病毒的暴露,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 加强病毒变异状况的监测,建立早期预警预测系统。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疫点周围半径3公里划为疫区,家禽全部捕杀;疫区5公里范围内的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接种 • 多部门沟通、广泛协调反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