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评好课 专题四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新技能、新方法 阜阳师范学校 何家杰. 评好课 专题四. 一、 一节好课标准.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应该是 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生成性)、平实(常态性)、真实(有待完善) -------- 叶澜. 一、 一节好课标准. 1 、扎实 “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 ” 。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老师认为有三级意义: 初级意义 —— 学到东西; 中级意义 —— 锻炼了能力; 高级意义 —— 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一、 一节好课标准. 2 、充实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评好课 专题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新技能、新方法 阜阳师范学校 何家杰 评好课 专题四

  2. 一、 一节好课标准 •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应该是 • 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生成性)、平实(常态性)、真实(有待完善)--------叶澜

  3. 一、 一节好课标准 • 1、扎实 •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对学生学习来讲,叶澜老师认为有三级意义: • 初级意义——学到东西; • 中级意义——锻炼了能力; • 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4. 一、 一节好课标准 • 2、充实 • “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效率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对面上来说的,对全班多少同学有多少效率,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困难学生的效率是否相同。 • 二是效率的高低,没有效率就不算是好课。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5. 一、 一节好课标准 • 3、丰实 • “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 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6. 一、 一节好课标准 • 4、平实 • “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 课堂的价值在于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 • 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不仅现在可以上,什么时候都可以上。 • 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7. 一、 一节好课标准 • 5、真实 • “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 • 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 • 可以重建的课。 • 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真实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指标,没有真实,“好课”也失去了价值。虚假的课虽可取得一时半会的成功,但不利于教师树立研究意识,更不利于教师向研究型转变

  8. 一堂好课的标准 标准一(从课堂教学整体评价):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是充实的课有内容、有实效性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是丰实的课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是平实的课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是有缺憾的课

  9. 标准二(从学生的角度评价): 1、学生的情趣应该是健康的 2、学生的学习参与应该是主动的 3、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是端正的 4、学生的活动时间应该是充足的 5、学生的认知状况应该是高水平的 6、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元的 7、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是高效的

  10. 标准三(从教师的角度评价): 1、教师的课前准备应该是充分的 2、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3、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到位的 4、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应该是扎实的 5、教师应有较强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 6、教师应该熟练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7、教师应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11. 二、一节数学好课的五个特点---钱守旺 • (一)、新 • 1、理念新--即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 2、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 • 3、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12. 二、一节数学好课的五个特点 • (二)、趣 • 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 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 •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 (三)、活 • 1、教学方法灵活 • 2、把教材用活 • 3、把学生教活

  13. 二、一节数学好课的五个特点 • (四)、实 • 1、教学内容充实 • 2、课堂训练扎实 • 3、教学目标落实 • (五) 、美 • 1、风格美 • 2、氛围美 • 3、感受美

  14. 三、 如何有效观课议课 • “准备、 观察、 记录、 倾听、 评议”——观课议课课之五步曲

  15. (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 公开课通知 • 数学教研组各位老师:现定于本周四上午第三节课在五(2)班听某某老师的公开课,第四节课到小会议室进行评课活动,请全体数学组教师准时参加,欢迎其他组教师指导。 • 数学教研组2010.6.12

  16. (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 1.确定观课主题 : • △主题选择(1)针对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 (2)观察和研究教学改革和创新 • △主题协商: • (1)共同感兴趣并可以参与的 • (2)必然出现的 • (3)从个人角度,或者从集体的问题 • △主题分解: • 教材、教法、学法、效果等方向

  17. (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 1.确定观课主题 • 2.确定观课的内容 • 观课的内容应该是现场可以捕捉的表象,主要应该是行为层面的东西。如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教师教学状态的观察,师生交往状态的观察。课堂中发生了那种互动,谁跟谁说话,说了些什么?课堂决策是如何进行的,是由教师或学生决策的,还是由双方进行协商?在小组学习时,教师是怎样与各组保持联系的?等可观察现象。

  18. (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 3.确定观察形式 • (1)自然观察(自然状态)和实验观察(人工控制状态) • (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 (3)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 (4)实地观察和异地观察 • (5)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

  19. (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20. (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 4.观察方法的选择 •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 • 1注视 2扫视 • 3 定时定点 4 换位观察 • 5 倾听 6询问 • 7访谈 8 录音录像

  21. (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准备-----有备而来—----拥有一颗敏感的心 • 5.确定观察工具 做好相应分工 • 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观察的点很多,一个人不可能这样一个多样性的任务,因此需要组织观课教师集中研讨每次观课的主题,制定好观察的量表(观察工具),给各位观课教师划分观课的任务。

  22.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汇总表

  23. 可登陆福安教研的博客,查看观察工具表 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汇总表

  24. 6.听课的心理准备 • 抱着虚心诚恳,互相交流、研究问题、改进教学的心态。 • ①、诚心 • 切忌迟到、早退,两手空空,跑进跑出、心不在焉,简单应付、履行公事。 • ②、虚心 • 专心听课,听课间不焦头接耳,表现出漫不经心或傲慢的表情,而是一种学习、助人的心态。敢为他人鼓掌。 • ③细心 • 细心观察、记录、思考;细心倾听、理解、交流。 • ④、公心 • 公正:不带任何私心、偏见,不通过听课评课压低谁,抬高谁; • 公正:公正对待上课者的优缺点,公正地对待每一位上课者。

  25. 要想评好课,必须像备好课一样要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要想评好课,必须像备好课一样要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 • 7、备《标准》。 • 《数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和评价依据,是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也是教师评课议课方向标。那听课前要读的是什么? • 重点是《课程标准》中的学段具体目标,据此来确定这部分学习内容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具体学习目标 。

  26. 案例《生活中的大数》 第一学段(1-3年级) 1、要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2、能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意义 。 为什么? 1、 让学生看一看自己手中的数学课本大约多少页,想一想大约几本这样的数学书就是1000页,拿出10本数学书,用手势比划比划,感知1000页书的厚度。 2、 播放视频,全校学生大约两千多人站在 操场上进行经典诵读的活动场面,引导学生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学校,总人数约为1万人。

  27. 8、读透教材。 • 教材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文本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 只有读透了教材,观课时才会发现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循教材而教,是对教材做了细微的调整,还是对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动; • 只有读透了教材,听课中才会明晰教师对教材的改动是随意的变动,刻意地为求新求异求奇的变动,还是在对编者意图正确解读之后,在对教材体系深入了解之后,在对所教学生的学情潜在状态的认真了解之后,做出的灵动的处理。

  28. 案例《购物策略》 (一)“改”——离生活更近了。

  29. 案例《购物策略》 买一大瓶送一小瓶用折扣表示是多少? (二)“添”——让教学更实了。

  30. 案例《购物策略》 (三)“换”——让思维更活了。

  31. 案例《购物策略》 (四)“删”——让重点更明了。

  32. 9、读懂学生 • “一切从学生的学出发”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让学生学得更为主动、轻松”是我们追寻的共同目标。 • 读懂学生,此时的读,指的是听课教师听课前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可能的学情做一大致的了解,包括对于本课的学习学生大多已经具有了哪些知识基础,是否具有了自我探究发现的能力水平,可能会有哪些生活经历、体验储备等等。

  33. 案例 《可能性》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34.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观课不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 。听课一般包括:听、看、记 、思。 • A、教师的教要注意观察的有 • 1、教育理念---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 • 2、人文素养 健康良好的心态和气质,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能引导学生与他人、社会和睦相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5.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 3、教学思路 • 4、学科功底 • 5、组织协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课堂结构疏密有致,课堂气氛活而不乱。 • 6、教学机智 • 灵活处理偶发事件,控制自身不良情绪,善于尊重学生,发现学生、欣赏学生 、宽容学生,激励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心灵对话。

  36.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 B、观察学生的行为 • 1、注意状态 • 2、参与状态 • 3、交往状态 • 4、思维状态 • 5、情绪状态 • 6、生成状态

  37.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 观察点之一 ——探究的驱动---情境引趣 • 观情境是否根据教学需要. 所创情境是不是成为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是不是成为了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中的数学的联系的桥梁?如:《简便运算》 • 观情境是否贴近学生实际. 所创情境是不是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是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如:《统计图的复习》 • 观情境是否激发认知需求. 所创情境是不是生成“心求通而不得,口预言而不能”的愤悱之境,是不是如火把般点燃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如《3的倍数的特征》

  38.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 观察点之二——探究的保障----过程保趣 • (1)材料的选择 • 所用的材料是否开启了学生的思维 • 所用的材料是否凸显出数学内涵 • (2)媒体的使用 • 所用的媒体是否推动认知。 • 所用的媒体是否易行高效

  39.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 (3)活动的安排 • 是否创建了适宜的空间 • 是否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 是否指导了清晰的过程

  40. 比如《圆锥的体积》一课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41.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 观测点之三——探究的导航 • (1)是否有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例《可能性》) • (2)是否抓住学生的错误,生成资源 (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 (3)是否捕捉思维的火花,照亮课堂( 例《数的大小比较》)

  42. 《数的大小比较》 • 老师让“长江”“黄河”两队进行比赛。比赛的规则是(1)每队每次派一位同学为代表抽签。(2)每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哪个数位上由代表自己决定。(3)哪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哪队就胜。(4)玩到能决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 长江队 黄河队 • 9□ □ □ □ □ □ 2 • 9130 4652 • 6542

  43.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 (4)是否定格瞬间的反应,适时引领 • 比如《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一课,在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完140÷20后,教师请一个学生板演出竖式的过程,当该生在个位商7时,下面的一些学生发出“咦”的声音,声音不太大。但却一下子被老师抓住了:“刚刚有同学咦,为什么呀?”学生面面相觑,齐声说“没,没有。”

  44. (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二)“观察”——师生言行----以一双敏锐的眼睛 • 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教师笑了:“难道是老师听错了吗?好像没有啊。老师最欣赏的是能够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最真实。难道你们不想成为这样的学生吗?”老师的“激将”奏效了。 • 终于有学生说“我‘咦’是因为我写的商是70。”小脸红了,显然有些不好意思。 • 另一个说“我和他不一样,我的7也写在个位上,但我在前面写了一个0,所以我也咦了一下。” • 第三个学生:“我咦因为我写的也是70。” • 老师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原来是这样啊,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真好!那商7究竟应该写在什么位呢?认真想想,再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45. (三)“记录”——掌握方法----用一双敏捷的手(三)“记录”——掌握方法----用一双敏捷的手 • ☆记什么?看到的、听到的师生言行和感悟 哪些地方需要重墨记录呢 ? • ☆(1)教师的行为

  46. ☆(1)教师的行为 • 在听《稍复杂的方程》一课时,一位教师的记录:学生试着解决2X-20=4之后,一个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生:先把2x看成一个整体。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2x看成一个整体?”在一个学生说:“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0。”教师再次追问:“将方程的两边同时加20,目的是什么?” • 再看随后的评议:教师的两次追问问得好:第一次追问“为什么把2x看成一个整体?”第二次追问“同时加20的目的是什么?”指向明晰,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关注到“这两个为什么”上来,不仅要知其然,更要探寻其所以然,教师的追问加上清晰的板书,凸显出解方程的第一步,强调了把复杂的方程变成简单的方程的意义和方法,这正是这节课的重点所在。

  47. ☆ (2)学生的表现 • 记关键处学生的发言 • 如在听《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教师的评课:新知教学后老师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填空: (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 第一个学生说 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 • 第二个学生说 a只青蛙b张嘴c只眼睛d条腿; • 第三个学生的答案 a只青蛙a张嘴b只眼睛c腿; • 第四个学生说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 • 学生的回答几乎一字不差地记了下来。四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不料竟只有一人答对,三个学生的出错无疑暴露出一个问题:对如何用字母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并不清晰,仍然存在着问题,这已是练习环节,可见,在新课建立的过程中教师对此的强调不够。

  48. (2)学生的表现----记活动中学生的状态 • 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师的听课记录:老师让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48除以3的计算方法,旁边的一个小组,组长一个人低着头在本子上写着,另3个人在做“石头剪子布”的比赛。另一个小组,一个学生在翻弄着数学课本,另两个人已经在玩耍了,环顾周围几个小组,积极表达、认真倾听、热烈讨论的不多。 • 再看随后的点评:从学生的表现看,有较多的学生没有参与探究的过程,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点,其一,第一个例题48除以4是基础,学生对算理和算法没有真正理解,遇到48除以3这一变化自然有些束手无策,第二,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如果要求每个学生都先独立思考,然后有了一些想法之后再在小组内讨论,这样参与的面可能会更广些,探究会更有效些。 • 试想,如果教师没有敏锐观察到学生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没有将其较为细致地记录下来,是很难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剖析的。

  49. (三)“记录”——掌握方法----用一双敏捷的手(三)“记录”——掌握方法----用一双敏捷的手 • (3)课堂记录方法 • A、描述记录法 • a 日记描述法。就是像写日记一样把观察结果进行重点地记载,也称“流水记录法” • b 轶事记录法。轶事,意思是“遗漏的”“忘记的”事。在课堂观察中我们总有一些东西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的记录,事后,又觉得有很好的思考价值,于是赶忙不记下来。这补记得观察记录就称作“轶事记录”。 • c 连续记录法。连续记录是对学生先后发生的行为的一个完整的叙事记录。要尽可能多地记下细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