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54 Views
第八章 匀整. 第一节 并合. 一、并合原理 ( 一)并合的均匀作用 并合的实质是把各根纱条的横截面沿着长度方向连续叠加,这样可以通过纱条粗细片段之间的随机叠合,达到提高纱条均匀度的目的。. 每根纱条的各个片段粗细不一,并合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 1 )细段与粗段相并合,其结果可得到粗细适中的纱条。 ( 2 )粗段与粗段或细段与细段相并合,其结果是粗细不匀既没有改善也没有恶化。 ( 3 )粗段或细段与粗细适中的片段相并合,其结果是并合后不匀的相对差异缩小。 在以上三种情况中,出现( 1 )和( 3 )的机会较多。. (二)并合与牵伸的关系.
E N D
第一节 并合 一、并合原理 (一)并合的均匀作用 并合的实质是把各根纱条的横截面沿着长度方向连续叠加,这样可以通过纱条粗细片段之间的随机叠合,达到提高纱条均匀度的目的。
每根纱条的各个片段粗细不一,并合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每根纱条的各个片段粗细不一,并合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 (1)细段与粗段相并合,其结果可得到粗细适中的纱条。 • (2)粗段与粗段或细段与细段相并合,其结果是粗细不匀既没有改善也没有恶化。 • (3)粗段或细段与粗细适中的片段相并合,其结果是并合后不匀的相对差异缩小。 • 在以上三种情况中,出现(1)和(3)的机会较多。
(二)并合与牵伸的关系 在纺纱过程中,可以是n根纱条先并合成一根粗(厚)纱条,然后进行牵伸; 也可以是n根纱条分别进行牵伸,然后把输出条子集合成为一根纱条。
前一种情况: (8-4) 后一种情况: (8-5) 式中:C1、C2为输出纱条的不匀率;C0为喂入纱条的不匀率;CE、CE为牵伸所造成的附加不匀率。 如果CE和大小接近,则 C1>C2 所以,以采取先分别牵伸,后集合成条为好。
根据数理统计,两根纱条并合后的效果可计算如下:根据数理统计,两根纱条并合后的效果可计算如下: n根纱条并合后,其不匀率为并合前单根纱条不匀率的。
结论: • (1)并合前单根纱条的不匀率越大,并合效果越好;并合前单根纱条的不匀率越小,则并合效果越不显著。 • (2)并合根数越多,并合效果越好,但是并合根数超过一定数量后,并合均匀效果就不明显了
二、配条和配重 配条和配重是毛纺生产中常用的一种人工匀整方法。 所谓配重就是在前纺机台上将轻重不同的毛条适当搭配喂入机器的过程。
第二节 自调匀整基本原理 一、自调匀整的意义和作用 (一)意义 采用自调匀整装置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作用 由于牵伸装置对纤维控制的不完善,结果使输出纱条产生了某些短片段不匀,自调匀整装置能更好地代替普通牵伸机上的并合作用。
二、自调匀整装置的组成与分类 (一) 如图8-3所示,自调匀整装置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二)自调匀整装置的分类1.按结构形式分 有纯机械式、纯电气式、综合式。2.按控制系统分 有开环系统、闭环系统和混合环系统。3.按牵伸的调节方式分 有后罗拉变速方式和前罗拉变速方式。
三、自调匀整基本原理 (一)纱条匀整的基本方程 • V1×G1=V2× G2 • 式中:V1、G1为后罗拉的线速度和喂入半制品的单位长度重量;V2、G2为前罗拉的线速度和纺出半制品的单位长度重量,设Ê为额定牵伸值 • E=Ê×(G0+△G)/G0 • 它明确地给出了牵伸变化的规律,即牵伸倍数E随喂入半制品单位长度重量偏差的增大而增大,随其减小而减小。由此可见,牵伸倍数的调节是以喂入纱条重量的偏差大小为依据的。
(二)控制系统的分类和主要特征 1.控制系统的分类
2.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 (1)开环系统的主要特性:开环系统为针对性匀整,调节性能好。 (2)闭环系统是按反馈原理工作的,它能自动修正各种因素波动所造成的偏差,从而使输出纱条的平均粗细能符合正常水平,使纱条粗细保持稳定。 (3)混合环系统的主要特性:混合环系统的自动调匀整装置,兼有开环和闭环的优点,既能保持匀整效果,又能自动修正各种波动造成的偏差。
第三节 自调匀整装置 一、纯机械式自调匀整装置 C07型自调匀整装置的检测机构如图8-10所 示,由一对测量罗拉组成。
图8-14 C4型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示意图 二、瑞士立达C4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