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模块四“呵护心灵”

模块四“呵护心灵”. 教材特点及教材建议 古蔺教师进修校:许亚丽. 一、教材分析. 1. 体现儿童生活逻辑 2. 体现问题解决逻辑 3. 遵循心理发展逻辑 4. 重视儿童实践体验 5. 发展儿童自助能力 6. 重视教材的趣味性. 二、教材内容的分布. 教育部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模块四“呵护心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模块四“呵护心灵” 教材特点及教材建议 古蔺教师进修校:许亚丽

  2. 一、教材分析 1. 体现儿童生活逻辑 2. 体现问题解决逻辑 3. 遵循心理发展逻辑 4. 重视儿童实践体验 5. 发展儿童自助能力 6. 重视教材的趣味性

  3. 二、教材内容的分布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4.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5. 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6. 根据《纲要》精神,教材在编排内容时划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等板块,相应地分布于小学低、中、高年级(见下表)。在低段,侧重学习心理与人际交往;在中段--过渡阶段,尽量涉及所有板块内容;在高段,侧重自我认识与社会适应。根据《纲要》精神,教材在编排内容时划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等板块,相应地分布于小学低、中、高年级(见下表)。在低段,侧重学习心理与人际交往;在中段--过渡阶段,尽量涉及所有板块内容;在高段,侧重自我认识与社会适应。

  7. “呵护心灵”(上册)各板块内容的年级分布

  8. 一年级上册: 8. 兴趣是个好老师 9. 我和大家一起学 10. 爱心的小闹钟 11. 我爱我家

  9. 二年级上册: 8. 我和爸爸妈妈有约定 9. 少点马虎多点收获 10. 看谁记得快又牢 11. 思维真奇妙

  10. 三年级上册: 11. 看看明天学什么 12. 你不怕它, 它不烦你 13. 情绪气象图 14. 我要谢谢你

  11. 四年级上册 11. 好习惯伴我一生 12. 应对悲伤有办法 13. 面对误会 14. 打开心灵之窗

  12. 五年级上册: 11. 我和爸妈换角色 12. 有毅力,收获多 13. 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14. 做情绪的主人

  13. 六年级上册 12. 挫折也精彩 13. 男孩,女孩 14. 放松,再放松 15. 当生活出现变故

  14. 三、课文体例说明 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教材每一课基本划分为四个板块:

  15. 其一: “心理聚焦”,旨在提出问题。 其二: “心灵视窗”,旨在自我反思。 其三:“心灵氧吧”,旨在澄清认知。 其四: “心海起航”,旨在行为改变。

  16. 四、教学建议: “三个阶段”、“十个要素” 建议教师按照“热身活动——主题活动——升华活动”三个基本阶段设计和展开教学。在《教师用书》中也基本按照这一体例提供教学参考。

  17. 心理活动课基本流程及实施要素 暖身活动 破冰 暗合 吸引 目标 相关 主题活动 思考 参与 分享 升华活动 反思 强化

  18. 阶段一:暖身活动。包含两个“要素”。 1、破冰·暗合

  19. 阶段二:六个主题活动。包含“要素”。 2、目标·相关·吸引 其一,目标。对于教学目标要注意: ⑴ 教学目标要“具体、可落实”,反对“大而空”。 ⑵ 教学目标要有一个“内核”,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层次 性,围绕一个主题逐步深入,切忌“游离不定”。 ⑶ 教学目标要能准确地规定一节课的“学科任务”,反对“活动热热闹闹,效果微乎其微”。 ⑷ 教学目标要尽量包含“认知目标”、“态度目标”和“行为目标”等要素。

  20. 其二,相关。 即设计的“活动”要符合主题,要与主题高度相关,要能承载预定的“教学任务”,反对为活动而活动,为游戏而游戏,甚至使得活动课异化成了“耍耍课”。

  21. 其三,吸引。 即设计的活动学生有参与兴趣,讨论的问题学生有思考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建议: ⑴讨论的问题或话题应与儿童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⑵设计的活动或游戏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⑶活动的开展能不断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22. 3、思考·参与·分享 需要的这样一些教学策略: ⑴ 提一个好问题、提好一个问题。 ⑵ “诱导”或“组织”学生积极体验和讨论。 ⑶ 要会“煽情”或启思。 ⑷ 引导学生自主形成“约定”。 ⑸ 恰当地运用小组或全班分享策略。 ⑹ 具备“画龙点睛”(即小结)的本事。

  23. 阶段三:升华活动包含两个“要素”。 4、反思·强化

  24. 模块五 美化生活 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25. 一、编写依据 1.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劳 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生活·生命与安全〉指导纲要(试行)》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有关内容要求,适当参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进行选材和编写。 2.根据学生个人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实际需求。

  26.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美化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思想情感。

  27. 三、主要内容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为了实现以上目标要求并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决定采用下列方式和编写思路来编排本版块教学内容。

  28. 编写方式: 采用可感而形象的作品制作活动和与生活有关的劳动实践活动来引导和组织“美化生活”版块的教学内容。

  29. 编写思路: 1.以学生个人生活需求为基点,从个人生活向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扩展。 2.知识技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渐上升。 3.由常识教育向创造性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发展。 根据以上编写方式和思路,确定了以下12个中心话题,围绕12个话题确定了46个具体内容(46篇课文)。

  30. 一年级上册 1、早晨我该做什么 2、我的小书包 3、文具是我好朋友 4、整洁的教室靠我们 (上学需要具备的劳动本领)

  31. 一年级下册 1、洗叠小衣物 2、清洁我的鞋 3、我会择菜 4、我在家里种蒜苗 (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

  32. 二年级上册 1、我的课表 2、我会用剪刀 3、美丽的花边 4、做立体小报 (对学习有帮助的纸工)

  33. 二年级下册 1、美工刀的使用 2、爱护书籍有办法 3、瓜子贴画 4、树叶贴画 (用粘贴的方法美化生活)

  34. 三年级上册 1、我爱清洁 2、今天我做饭 3、面条做法多 4、我会洗餐具 (生活自理)

  35. 三年级下册 1、我的手儿很灵巧 2、衣裤脱线这样缝 3、纽扣装饰生活 4、做个小沙包 (针线使用)

  36. 四年级上册 1、清除污渍有妙法 2、整理我的小衣柜 3、设计自己的小天地 4、美化校园环境 (美化生活环境)

  37. 四年级下 1、美食在四川 2、厨以切为先 3、色香味美拌三丝 4、川菜招牌——回锅肉 (四川饮食文化)

  38. 五年级上册 1、垃圾分类好处多 2、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3、为秸秆找出路 4、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环保)

  39. 五年级下册 1、发明让生活更美好 2、创造发明方法多(一) 3、创造发明方法多(二) 4、人人争做小发明家 (科学创造发明)

  40. 六年级上册 1、绣出美丽的图画 2、家乡的民间艺术 3、让春节更快乐 (生活艺术)

  41. 六年级下册 1、友情纪念卡 2、插花的艺术 3、美化教室 (毕业纪念活动)

  42. 四、“美化生活”体例及教学要点说明 1.前言(生活聚焦):课题的引入,问题的提出,有时也会是作品的展示、欣赏和活动场景的再现,旨在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43. 2.学学做做(生活小能手):为儿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儿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的意义,增长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

  44. 3.生活在线(生活小博士):顾名思义,只要上网你就会无所不在,无所不晓(“小博士”也是知识和智慧的代名词)。就3.生活在线(生活小博士):顾名思义,只要上网你就会无所不在,无所不晓(“小博士”也是知识和智慧的代名词)。就 是告诉你与“学学做做”有关的更多知识、解决问题的更多办法,让你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45. 4.思考与实践(生活与实践):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实践、探索、调查、研究等活动,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拓展与应用。

  46. 五、教学建议 1、充分体现“操作性学习”的特点 2.围绕学生生活需要开展教学活动 3.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4.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 5.注意多元的评价方式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