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485 Views
第十八章 止血药. 【 含义 】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 , 治疗各种出血证的药物 【 性能与作用 】 本类药 味多涩 , 主入 心、肝、脾经。因其药性有寒 温、散、敛之不同, 故 具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 血,温经止血作用。 【 适应 范围 】 主要用于各种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 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 创 伤出血等。 【 分类 】 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 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
E N D
第十八章 止血药 【含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出血证的药物 【性能与作用】本类药味多涩,主入心、肝、脾经。因其药性有寒 温、散、敛之不同,故具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 血,温经止血作用。 【适应范围】主要用于各种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 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创伤出血等。 【分类】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可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 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 【配伍】须据出血证的不同原因和病情适当配伍,以其标本兼治。 【使用注意】使用凉血止血和收敛止血药时,应注意有无瘀血,如 瘀血未尽,应酌加活血化瘀药,以免有留瘀之弊。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1.概念:凉血止血—指以寒凉之性的药物清血分实 热而止血,用治的方法血热出血的方法。 2.特点:本类药物药性甘苦寒凉,主入血分,能清 血分之热而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证。 3.注意:本类药物因性寒凉,易凉遏留瘀,故不宜用 于虚寒性出血和过量久服。
地 榆 《神农本草经》Garden Burnet Root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 longifolia(Bert.)Yu et Li 的干燥根。前者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后者习称“绵地榆”,主产于安徽、新疆、江苏、江西等地。春季将发芽时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无臭,味微苦涩,以条粗、质坚、断面粉红色者为佳。除去须根,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能】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性能】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应用】 1.血热出血证 2.疮疡肿毒 3.烫伤、湿疹、皮肤溃烂 用于水火烫伤,可单用本 品研末,以麻油调敷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对于大面积烧烫伤患者,不宜使用地榆 制剂外涂,以防引起中毒性肝炎。
槐 花 《日华子本草》Pagodatree Flower 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及花。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夏季采收,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以花蕾足壮、花萼色绿而厚、无枝梗者为佳;花开放时采收称“槐花”,以色黄白、整齐、无枝梗及杂质者为佳。无臭,味微苦。生用或炒炭用。
【性能】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性能】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应用】 1.血热出血证如槐花散。 2.肝火头痛目赤 能清肝明目,可单味煎汤代茶。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清热泻火—生用; 止血—炒用或炒炭用。
大 蓟 《名医别录》Herd or Root of Japanese Thistle 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地上部分或根。主产安徽、山东、江苏等地。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气微,味淡,以色灰绿、无杂质者为佳。生用或炒炭用。
【性能】苦、甘、凉。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性能】苦、甘、凉。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证多用于咯血、吐血及崩漏。如十灰散。 2.热毒疮痈内服外用均可,尤以鲜品为佳。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
小 蓟 《名医别录》Field Thistle Herd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气微,味甘微苦,以表面土棕色、有纵棱、质硬、断面呈纤维性者为佳。生用或炒炭用。
【性能】苦、甘,凉。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性能】苦、甘,凉。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应用】 1.血热出血如小蓟饮子。 2.热毒疮痈内服外用均可。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鲜品用至30 ~60g 外用适量。
大蓟与小蓟 功用之异同 相同:均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广泛用治血 热出血诸证及热毒疮疡。 不同:大蓟—散瘀消痈力强,止血作用广泛,故对 吐血、咯血及崩漏下血尤为适宜。 小蓟—兼能利尿通淋,故以治血尿、血淋为 其长。
白 茅 根 《神农本草经》Lalanggrass Rhizome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ica 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根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以华北地区较多。春秋二季采挖。无臭,味微甘,以粗肥、色白、无须根、味甜者为佳。生用或炒炭用。
【性能】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性能】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应用】 1.血热出血证多用于尿血,如十灰散。 2.热淋、水肿、小便不利 及湿热黄疸 3.胃热呕吐,肺热咳喘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鲜品30~60g。亦可 捣汁服用。
侧 柏 叶 《名医别录》Leafy Twig of Chinese Ardorvitae 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嫩枝叶。全国各地均产。多在夏秋季节采收。气清香,味苦涩、微辛,以叶嫩、青绿色、无碎末者为佳。生用或炒炭用。
【性能】苦、涩,微寒。归肺、肝、脾经。【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性能】苦、涩,微寒。归肺、肝、脾经。【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 【应用】 1.各种出血证 用于各种出血证,尤治血热出血。 2.肺热咳嗽 3.脱发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适量。 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