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84 Views
关于 “ 性别选择 ” 技术的课题成果展示. 小组成员分工. 戴慧斐:编写调查问卷,分发 20 份问卷,问卷数据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郑雪:分发 20 份问卷,人物访谈及撰写访谈稿,课题结论分析,撰写课题报告。 陈晟钰:分发 20 份问卷,制作课题展示 PPT 。. 调研目的及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人物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并结合我们的思考与讨论,分析复旦学子对于性别选择技术的看法,探讨性别选择技术的利弊,以及它是否应该引入中国等问题。.
E N D
小组成员分工 戴慧斐:编写调查问卷,分发20份问卷,问卷数据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郑雪:分发20份问卷,人物访谈及撰写访谈稿,课题结论分析,撰写课题报告。 陈晟钰:分发20份问卷,制作课题展示PPT。
调研目的及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人物访谈以及查阅资料,并结合我们的思考与讨论,分析复旦学子对于性别选择技术的看法,探讨性别选择技术的利弊,以及它是否应该引入中国等问题。
●千百年来,“生男生女”一直是不断被全世界讨论的话题。尤其在长期遭受了“重男轻女”这一传统思想禁锢的中国社会,父母更加关注后代性别的选择问题。●千百年来,“生男生女”一直是不断被全世界讨论的话题。尤其在长期遭受了“重男轻女”这一传统思想禁锢的中国社会,父母更加关注后代性别的选择问题。 然而,生育问题不仅仅只是每个个人的问题,在更大 范围来看,它对于社会和全球人口也有极深层的含义。 目前,“性别选择”的医学技术已经被研发,人们可以通过胚胎着床前基因诊断法等多种方法选择胎儿的性别。这种技术目前尚未在中国普及,但已在美国、加拿大、印度、韩国、以色列、意大利等国家投入使, 而在许多欧洲国家受到禁止。 前言
性别选择有很多种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精子分类(Sperm sorting) { ●分娩前 胚胎植入前的遗传诊断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 产前诊断 ●分娩后 杀害或摒弃性别不合适的子女
复旦学子对于“性别选择”看法 地点:复旦校园内 形式:调查问卷、人物访谈、论坛讨论等 调查对象:覆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科学院、物理学系、上海医学院、材料科学系、生科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软件学院、新闻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法学院等院系的复旦学生
下面是部分的数据展示: ▲是否了解“性别选择”这项技术? 50.0%的复旦学子表示“知道,但不了解”,而36.7%的同学表示“不知道”,只有13.3%表示“了解,并且非常感兴趣”和“比较了解”。 可见在理论层面,这项技术在复旦校园中的受关注程度并不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社会对于性别选择技术的了解仍然很少
▲是否应该推广这项技术? 仅有13.3%的同学认为应当推广性别选择技术,而多达86.7%的人认为这项技术不应受到推广。其中53.4%不支持这项技术的原因是“这项技术将破坏世界人口的性别比例平衡,将引发各种问题”,另外33.3%认为“这项技术打破自然生育规律,是对于生命的亵渎” 可见大部分同学对于人们运用性别选择技术在将来将产生的后果持否定的态度。他们面对性别选择问题时,不仅仅考虑个人的偏好和利益,更加关注性别选择对于整个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而在这两者的平衡之间,大多数同学选择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
▲是否关注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现状? 在91.7%关注中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的复旦学子中,61.7%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人类社会问题” 虽然多数人都比较关心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现状,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并不支持性别选择这一技术在中国的引进。
超过八成的同学认为“中国不应当引进或暂时不应当引进”性别选择技术。超过八成的同学认为“中国不应当引进或暂时不应当引进”性别选择技术。 与不到一成 同学所预计的“这项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中国一些地区人口男女比例严重不协调的问题”截然相反 五成 同学认为“这项技术将使中国一些地区人口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严重化”,而三成 同学认为“这项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尚不可预测” 可见同学们对于性别选择技术在解决中国人口比例失衡问题中的实际应用并不乐观。
在访谈中,一位复旦新闻学的大一女生说道, “性别选择”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但要在父母的经济条件及受教育水平都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不存在理念上的倾向,即不存在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推广不会造成男女比例失衡。若这项技术真的在中国推广了,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会使男性的数量增加同时女性的数量减少,会造成男女比例更加失调,中国青年的婚配问题更加严重。 相信这反映了大多数复旦学子的真实想法以及他们反对引入性别选择技术的原因。
在 解决中国男女比例问题 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认为不应当广泛采用“性别选择”技术,而应当有范围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复旦学子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这些 : • ●中国人口基数太大,经不起人口比例的非自然波动的折腾。若想使用此技术,也应当使用在性别相关的遗传疾病的预防上。 • ●改变自然规律将造成生态不和谐,科技过多地介入了自然生态。 • ●应待技术成熟后,技术与思想得到统一成熟的高度时,才运用性别选择。 • ●应该改变传统观念,适当调整男女经济地位;在习俗角度,引导社会男女平衡。 • ●对于一般家庭应当禁止使用,对于某些对性别有关的遗传病家系则可以使用此技术。
▲您认为“性别选择”会否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您认为“性别选择”会否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 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会造成深远影响”,而余下的三分之一当中,28.3%的同学认为“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
●您认为“性别选择”将对人类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您认为“性别选择”将对人类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大多数同学认为性别选择将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是 “导致世界人口男女比例的不平衡发展,对某一方性别造成不平等的压力” 以及 “改变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态度,引发道德危机” 。
在访谈中,一位受采访的经济学大一女生发出如下质问在访谈中,一位受采访的经济学大一女生发出如下质问 人类是否应该轻易破坏生育的自然规律,根据个人意愿来改变另一个生命的形态?如果今天社会认可了“性别选择”,明天是否又会出现人类对于下一代肤色、体形甚至大脑构造的选择?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尊重又将如何演变? 这些问题的确发人深省,相信也代表了大部分复旦学子对于蕴藏在性别选择技术背后的道德问题的深刻思考。
▲如果在技术成熟、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您将来是否会考虑运用性别选择技术?▲如果在技术成熟、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您将来是否会考虑运用性别选择技术? 75%的复旦学子坚定地选择“不会”,16.7%选择“不清楚”,仅有6.8%选择“会” 虽然性别选择在中国社会尚未普及,但根据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预测该技术在中国并不一定会受到像在欧美国家那般的欢迎
分析与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复旦学子对于“性别选择”技术还是持保守态度。那么,中国究竟应不应该引进“性别选择”技术呢?我们认为,还是要从分析这项技术的利与弊入手。
首先,从个体角度来说,人们使用该项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从个体角度来说,人们使用该项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受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选择生一个男孩。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农村,在城市的中高薪阶层中也普遍存在——性别选择在美国是合法的。 ●避免生出携带有与性染色相关的遗传疾病的孩子。这也是PGD在美国使用的主要原因。 ●平衡一个家庭内的男女比例。放在中国来说,可以理解为平衡一个家族内部的男女比例。
那么,基于这样的观念,若性别选择引入了中国后,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此,我们通过采访专家、阅读资料,做出了如下预测:那么,基于这样的观念,若性别选择引入了中国后,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对此,我们通过采访专家、阅读资料,做出了如下预测: 益处: 1、减少携带有与性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疾病的孩子。 2、减少非法的堕胎、弃婴杀婴等传统性别选择方法。 弊端: 1、加重男女比例失衡与性别歧视。 2、道德伦理问题 。 3、安全性问题。 4、其他问题。(如一对夫妇选择生一个男孩,却生 下一个女孩,他们该如何对待这个女孩)
由以上分析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性别选择是弊大于利 的。 但经过讨论与研究,我们认为这项技术还是可以引入中国的 ,但只能运用于性染色体遗传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而不能用于达成父母单纯地想生一个男孩(或女孩)的愿望。 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进行严格的监管,比如只有携带有性染色体遗传疾病的夫妇可以进行性别选择;在使用此项技术前个人要向相关机构进行申请;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医院才可以提供性别选择的服务;相关部门要定期对这些医院进行检查;对于性别选择的价格制定相关的标准等等。总而言之,这项技术饱受争议,只有在严格的监管以及法律的控制之下,才能引进我国。否则在现阶段,便有可能对我国产生巨大的危害!
谢谢! PPT制作者:陈晟钰 课题小组成员: 戴慧斐 郑雪 陈晟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