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 likes | 909 Views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分析:以人为本与民生问题.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两种对立的民众观. 关于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 正确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群众观点及群众路线. 1 、两种对立的民众观. 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问题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表现为 群众史观 和 英雄史观 的对立。. 群众史观 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
E N D
主要内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分析:以人为本与民生问题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两种对立的民众观 • 关于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 • 正确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 群众观点及群众路线
1、两种对立的民众观 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问题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表现为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
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
英雄史观或称为“天才史观”,是历史学观点中认为历史都是由伟人、帝王将相等少数精英人士所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英雄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英雄史观或称为“天才史观”,是历史学观点中认为历史都是由伟人、帝王将相等少数精英人士所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英雄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梁启超 主观唯心主义英雄观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人民群众是无数个“零”,只有前面添上英雄人物的“实数”时,他们才能成有效数字。
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这些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这些伟人的历史真正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卡莱尔 《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On Heroes and Hero-Worship
黑格尔 客观唯心主义英雄观 历史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某种客观精神决定的,伟大人物是绝对精神的代理人 。
2、对人的不同理解 原始蒙昧时期 西方古代神话传说:人本有罪,人性向恶。一半是天使,一半野兽。 亚当夏娃
春秋战国时期 • 孔子:“仁者,人也。” • 孟子:“性善论” • 荀子:“性恶论”
古希腊时期 • 柏拉图:人是理性的生物 •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 德谟克里特: “人是一个世界” •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文艺复兴时期 人是有理性的生命体 人本平等,应当友爱 人有追求享乐的天性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 • 第一是自由的权利; • 第二是平等的权利; • 第三是追求幸福和享乐的权利。 • 爱尔维修说人是环境的产物。 • 康德认为人是有道德感的。
对人存在状态的理解 抽象的人 指脱离一切社会关系和时代背景、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的人 。
抽象人性论 抽象人性论是指避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离开人的社会发展,抽象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学说。
费尔巴哈“感性论” 感 性 的 人 在我看来,感性不是别的,正是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的真实的、非臆想的、非假造的存在着的统一,因此,在我看来,感性也就是现实性。
现实的人 把人看作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个人。
人的本质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提纲》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 家庭关系 师生关系 夫妻关系 民族关系 阶级关系 同事关系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与社会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包括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 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们基于实践的社会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的社会特性。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属性才是人性的根本特征。自然属性是人性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属性才是人性的根本特征。 人的社会属性 人性的根本特征 人 性 人的自然属性 人性的物质前提
人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人的本质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 • 人的本质取决于全部的社会关系,而不只是社会关系的某个方面; •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变化的。
3、正确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历史合力论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历史是无数的个人的活动的总的结果。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 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1)什么是人民群众? 从质上说,是指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成员;从量上说,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以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以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人民群众。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经济条件 • 政治条件 • 文化条件
5、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标准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 “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 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特殊作用 正确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大小之分,根据其作用的大小将个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又按他们对历史发展起的作用的性质,分为正面的历史人物和反面的历史人物。正面的历史人物又称杰出人物,反之则是反动人物。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特殊作用 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主要倡导者、发起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者,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但历史人物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时势召唤英雄 时 势 造 英 雄 时势塑造英雄 时势筛选英雄
杰出人物 的历史作用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时代要求、推动历史进步、并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知名人士”。杰出人物即包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包括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杰出人物的作用 • 他们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倡导者; • 他们是革命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 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等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杰出人物作用的基础 • 杰出人物的产生,是人民群众的客观需要; • 杰出人物的才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 •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通过人民群众实现。
杰出人物的评价原则 • 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 • 坚持阶级分析的原则; •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则; • 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其一,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其二,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防在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其三,评价无产阶级领袖应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把他们的功绩和失误放到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 • 在理论方面,他们创立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奠定了理论基础; • 在实践方面,他们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推动共产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