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我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十年前,记忆犹如一张老照片,有着太多的无奈,也有着很多的想象。 十年后,留在人们眼前的,不仅是美丽的生活图画,也是人生唱响的赞歌。 新农村,新建设,新发展。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眼里,早已埋下了生活美丽的痕迹。. 10 年变化 . 住房篇 10年前,满城多是小平房,10年后,到处都是高楼房;10年前,要想住楼不容易,10年后,要想住平房实在难;10年前,一说住房就叹气,10年后,一提住楼心欢喜。. 消费篇 10 年前,买一件衣服要坐车半个小时到大商场去。 10 年后,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等着卖家送货上门。. 金融篇

grady-lopez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2. 十年前,记忆犹如一张老照片,有着太多的无奈,也有着很多的想象。十年前,记忆犹如一张老照片,有着太多的无奈,也有着很多的想象。 • 十年后,留在人们眼前的,不仅是美丽的生活图画,也是人生唱响的赞歌。 • 新农村,新建设,新发展。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眼里,早已埋下了生活美丽的痕迹。

  3. 10年变化  • 住房篇 • 10年前,满城多是小平房,10年后,到处都是高楼房;10年前,要想住楼不容易,10年后,要想住平房实在难;10年前,一说住房就叹气,10年后,一提住楼心欢喜。

  4. 消费篇 • 10年前,买一件衣服要坐车半个小时到大商场去。 • 10年后,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等着卖家送货上门。

  5. 金融篇 • 10年前,每次去银行都要拿着存折和身份证。 • 10年后,信用卡绑定了储蓄卡,每月会为我自动还款。

  6. 进出口篇 • 10年前,人们热衷于去西餐厅吃饭。 • 10年后,习惯在超市买了进口调料自己做西餐。

  7. 交通篇 • 10年前,从北京坐火车到上海只能在火车上睡一夜。 • 10年后,从北京坐动车一上午就到上海了。

  8. 科技篇 • 10年前,家里的电视机29寸,电视机柜特意买了个宽的,怕放不下这个厚重的大家伙。 • 10年后,56寸的液晶电视挂在墙上,居然还能看3D电影。 • 10年前,彩屏手机刚刚面世,拥有一个就可以兴奋地和朋友炫耀 • 10年后,我的智能手机能玩网络游戏。 • 10年前不管是液晶电视还是彩屏手机,还都算得上是稀罕物件儿。普通百姓大多还用着“电箱子”看电视,而手机也是仅作为通讯工具而存在。

  9. 互联网篇 • 10年前,用电脑上网要用电话拨号,一上网就没办法打电话。 • 10年后,wifi和3G让手机和电脑都能随时随地无线上网。 • 10年前,和笔友通信一次要半个月。 • 10年后,在网上不仅能随时聊天,还能视频。

  10. 观念篇 •   10年前,骑自行车上下班为了省钱。 •   10年后,骑自行车上下班为了低碳。

  11. 这样的变化时为什么呢?

  12. 因为发展! 一·十年改革开放,中国履行世贸组织承诺,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十年转型,十年跨越式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中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三·十年对外开放,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增强了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

  13. 经济体制的转变 入世十年为适应WTO的规则,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中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从原来的相对封闭,变为当下的相对开放。 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发挥好政府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发展对外贸易,积极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区域优势互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4.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 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年均增长16.8%。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2005年至2010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占中国货物贸易比重由9.2%提高到9.8%,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所占比重由4.9%提高到6.9%,与拉丁美洲和非洲货物贸易所占比重分别由3.5%和2.8%提高到6.2%和4.3%。2000年至2009年,中国出口量和进口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和1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总量3%的年均增长速度。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口量下降12.8%,中国进口量增长2.9%,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国家,中国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拉动了世界经济增长,减少了发达国家的债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引擎,加入世贸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13%,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为11%,中国在国际经济协调,化解国际经济风险,制定国际经济规则,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5. 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

  16. 具体而言,历时十年,我国已从入世初的全球第九大经济体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增长4倍达40万亿元,贸易规模已从2001年的5000亿美元跃升至当下的3万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从2122亿美元增至3万亿美元。入世十年对于个体生活的影响亦可从细微处窥知一二。家电、手机、电脑、汽车、通信资费等价格的大幅下调,下调幅度巨大者高达80%以上。以家电行业为例,实现了由2000亿到近万亿的增长。入世之初,中国家电市场不到2000亿元的规模。而且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但10年之后,中国的家电业总产值达到了9642亿元比10年前涨了近四倍。出口方面:2001年,中国家电行业的出口产值仅为70亿美元左右。到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攀升到了1500亿美元。具体而言,历时十年,我国已从入世初的全球第九大经济体跃升为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增长4倍达40万亿元,贸易规模已从2001年的5000亿美元跃升至当下的3万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从2122亿美元增至3万亿美元。入世十年对于个体生活的影响亦可从细微处窥知一二。家电、手机、电脑、汽车、通信资费等价格的大幅下调,下调幅度巨大者高达80%以上。以家电行业为例,实现了由2000亿到近万亿的增长。入世之初,中国家电市场不到2000亿元的规模。而且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但10年之后,中国的家电业总产值达到了9642亿元比10年前涨了近四倍。出口方面:2001年,中国家电行业的出口产值仅为70亿美元左右。到2010年,这一数据已经攀升到了1500亿美元。

  17. 观念的变化 • 观念上,入世不仅使中国享受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的红利。更使得开放、规则和竞争等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观念层面的变化,直接催生了当下社会面向全球普遍的自信。这种自信,是基于入世前对于他国竞争的“零和博弈”变为当下的“合作共赢”。这种观念的变化,直接导致当下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开放心态。我国社会之于环境保护和产权保护共识的形成、我国经济之于昔日的“引进来”变为当下的“走出去”均与入世十年来的被动接受与主动追求紧密相关。

  18. 成长与反思 • 10年前,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正式成员。 • 十年间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堪称世界经济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跃升至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走出国门的“中国制造”更是成为中国最响亮的国家名片。 • 在纪念入世十周年之际,在庆祝已取得的成就之时,中国更应回顾与反思,明得失继而寻路未来发展。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未来中国必须保持清醒,进一步对外开放显然是必要的,但过去的发展也提醒中国必须调整对外开放战略的目标。毋庸置疑,入世使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依靠外需的发展模式更使中国从多边贸易体制中受益。

  19. 外汇过多 外资垄断 资源严重 损耗 问题 贫富差距大 金融机构不健全 农产品供给不足

  20. 农业方面 • 我国粮食总产量“八连增”,但我国农业的对外依存度却在逐年加大,大豆的进口占比已由2001年的40%变为当下的70%,已完全丧失安全防线。此外,入世前尚能自给且略有盈余的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亦已变为当下不足95%的自给率。更为严重的是,在部分转基因农产品倾销我国的同时,我国具有劳动密集相对优势的养殖和蔬菜,却因食品安全不达标而难以走出国门。虽然我国2004年已取消农业税、并加大了农业补贴力度。但是我国农业逐年“沦陷”的风险并未远去。

  21. 资源被严重损耗 • 加入WTO后“世界工厂”的崛起更为中国换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 • 但同时也使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资源被严重损耗。核心技术缺失,长期徘徊在价值链底层。不断追加的资源投入和胼手胝足的埋头苦干换来的却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不断累加的贸易顺差和贸易伙伴的频频指责。

  22. 外汇过多 • 入世十年,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增长逾12倍。由2001年的2122亿美元增至2010年末的28473亿美元。 • 巨额的外汇储备虽然显著提高了中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也加大了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对经济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必须改变过去以出口创汇为目标的开放战略,把目标转向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完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只能永远在“世界工厂”给别人打工。

  23. 外资 • 入世十年,我们在工业领域融入了世界的产业链,中东的资源、中国的制造、欧美的市场,外加一点,欧美的利润。纵观目前国内的多种行业,外资在产业链上占据了研发和市场两端高利润,垄断着核心技术,占据高端市场,甚至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很多企业还在努力进行进口替代的技术研发过程。

  24. 金融 • 20年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分设;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到证券市场的运营;从拆借市场的兴起,到期货市场的发育;从贷款规模的取消,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等,中国金融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股市成交量虽已位列全球第二但资源配置的功能却不健全,审核和监管均严重缺失,期市成交量虽已名列全球第一但仍以投机套利为主,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遥遥无期。 • 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但归纳而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进展到现在,实际上只剩下三大重要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分业与混业经营。

  25. 二、贫富差距的主要表现 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主要是 由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尤 其是财富差距决定的,生活 水平差距是贫富差距的重要 表现。 财富差距 指在一定时点上人们占有的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量的差别,它的核心点是货币收入存量的差别。 三者相互关系在于: 财富差距决定收入差 距,收入差距又决定 生活水平差距。收入 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 又影响着财富差距。 收入差距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们获得货币收入的差别,它的核心点是货币收入流入量的差别。 生活水平差距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们用于物质和文化生活消费上的差别,它的核心点是货币支出量的差别。

  26. 中国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其中包括6万个亿万富豪,比去年增长9.1%。北京有17万个千万富豪和1万个亿万富豪,排名第一。中国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其中包括6万个亿万富豪,比去年增长9.1%。北京有17万个千万富豪和1万个亿万富豪,排名第一。

  27. 据最新数据公布: 中国目前还有3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不少于100万人住在危房、草房、土房当中,有不下于10万名的中小学生没有教室或在简单的棚中读书学习,有超过26万的孩子不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而至今处于贫穷一线的人在中国仍不少于1忆!

  28. 中国各省区贫富差距指数

  29. 如何解决 • 从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入手缩小贫富差 • 从营造公平发展的环境入手,缩小贫富差 • 从调整就业结构入手缩小贫富差

  30. 未来... • 基于当下、面向未来,我们不必对十年前已成事实的入世谈判细节过于介怀,更不必对已然形成的产业忧患而陡生“退世”之心。 •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在警觉、反思之后,尽快查漏补缺、亡羊补牢,不仅要在产业层面优化机制提升配置功能,更要在体制层面进行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以激发创新活力并释放相对抑制的生产力。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阴影仍在蔓延,全球市场争夺加剧,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未来无疑将面临更复杂的环境、更严峻的挑战。所以,一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应继续掌握和运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另一方面也要深刻反省自身问题。中国企业应摒弃过去拼价格、拼成本的肉搏战,更多关注非价格竞争,着力提升自身素质和影响力。尽管未来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动摇。正如中国首任驻世贸组织代表孙振宇所说:中国要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关键问题是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入世十年后的今天,昔日的懵懂学童已能以大国心态环视四海,且不会逃避与自己能力相当的责任与担当。随着立法的渐趋透明及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国在坚持开放中稳步推进从政治到经济及至文化层面的各项改革,苦练内功,同时在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并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有理由相信,中国可以挺住,并可以做得更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