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48 Views
國際志工初探 組員:中文四 王怡苹 社會三 鄭勝任 公衛三 洪晨碩 社會三 洪慧儒 社會二 柳冠竹 社工三 吳 中傑. Beyond Imagination. 為甚麼是國際志工 ?. 相對其他遷移活動,國際志工不以實質利益為首要遷移目的 近年國際志工正夯! 與組員的生命經驗有所連結. 台灣國際志工. 定義:前往外國從事志願服務者。 近年來的發展 Taiwan ICDF 國家合作發展基金會: 1994 年開始籌備,行政院通過設志海外經貿志願工作團
E N D
國際志工初探 組員:中文四王怡苹社會三鄭勝任 公衛三洪晨碩社會三洪慧儒 社會二柳冠竹社工三吳中傑 Beyond Imagination
為甚麼是國際志工? • 相對其他遷移活動,國際志工不以實質利益為首要遷移目的 • 近年國際志工正夯! • 與組員的生命經驗有所連結
台灣國際志工 • 定義:前往外國從事志願服務者。 • 近年來的發展 • Taiwan ICDF國家合作發展基金會:1994年開始籌備,行政院通過設志海外經貿志願工作團 • 截至2008底十月底,有長期與短期共393名志工到非洲、中南美洲、亞太和加勒比海地區等超過30個友邦服務。 •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國際組織與民間團體 • World Volunteer Web(Volunteer Abroad) • 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 • GYSD青年志工網 • 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ICYE...etc • 及各大學海外服務團及志工社團
從macro層次看台灣國際志工工遷移動機 • World system theory “遷移源於世界體系的結構不平等” • 台灣對於歐美國家的文化認同: “趨勢領導類型雜誌”對於歐美文化的轉植 “gap year” “那時候我剛好看商業周刊,有一篇壯遊,就想說ㄟ,我竟然已經大二了,而且那時候大二暑假就想說我也要壯遊一次。”---阿越 • 台灣的外交困境
世界體系、發展即自由的架構解釋 • 世界體系 • 發展即自由的架構
meso層次 • 政府的鼓勵政策:青輔會 <青年國際參與計畫> • 民間機構的推動 • 個人的遷移選擇受遷移中層機構的影響 • “恩...那時候不是設定要去這個機構,那時後本來是要設定去波利維亞跟另外一個機構,但是因為後來...波利維亞簽證很難就是...他門的外交人員上面有一些變更,就使得我們要去波利維亞簽證要去跟大陸大使館弄,因為我們那時後都很忙阿!所以就放棄波利維亞這條...所以後來我們就各自轉換地點。” ---小魯
Micro層次 • 自我實現 • “那時候我剛好看商業周刊,有一篇壯遊,就想說ㄟ我竟然已經大二了。而且,那時候大二暑假就想說我也要壯遊一次。”---阿越 • “哇我出國了捏!第三個是,我可以跟一群很可愛很天真的小孩子長期相處兩個月,再來就是我可以做到我一直想向不到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因為我完全沒有想像過我可以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出國當志工,到越南,所以那時候我就覺得 這四個東西 是我很期待的東西。”---阿越
Micro層次 • 生涯規劃 • “因為我一直想要做非營利組織方面的工作...而且想要做國際人權。”---印印 • “反正我在台灣研究所也念不太下去,既然都要混吃等死,我也想休學,剛好有這個東西我也當作是,我去海外留學一年。就是幫忙做點事,也比較好。...經濟條件我一定是第一個考量,所以我去那一年也是看當地適不適合發展,舊部排除以後過去那邊投資這樣子。”---小宏
Micro層次 • 文化體驗 • “...我又覺得想要去看看各國的人在做些甚麼、文化,所以就,上大學就覺得有這個還不錯。”---印印 • 個人經歷與社會資本的累積 • “我英文能力可以進步”---阿越 • “這個經驗對我寫履歷還滿有幫助的,面試的人看到這一樣通常都會加分,就會覺得至少你是有見過世面的人這樣。” ---小吉
志工的遷移權力幾何學 • 地理學家Doreen Massey(1994) “時空壓縮的權力幾何學” • 志工需要俱備的條件:語言能力、衣食無虞經濟能力、資訊管道的取得
現代性的想像 • 現代性 • “文化生產的驅動力源自於對現代性的想像” • 壯遊(Grand Tour)潮流 • 遷移是一種全球性的朝聖之旅 “因為它(國際志工)本來就是各國的潮流,剛好這幾年台灣開始有影響。最早可能是歐洲,像英國他們在國際上也有很制度化的志工的管道,美國的話,是他的NGO很發達,讓一些青年到第三世界做志願服務。台灣畢竟是新興的經濟發展國家,到最近幾年比較有大學生做志工。”---印印
Who defines the need… • 聯合國國家發展指標 UNRISD(united n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on social develepment)十六項指標
想像之後... • 接受國的態度 • “去兩次我其實覺得,有時候你會質疑說其實他們本來自己也沒有過的很差,怎麼好像我們有點一廂情願說“你們好可憐喔!我們可不可以在這裡幫忙?”“呃...好像也還好,可是你們如果想來的話是歡迎啦!”(笑)有時候會這樣子,對,有時候我們自己做的可能比他們做到的還多。”---印印 • 體認到國際志工的限制 • “因為我們覺得你當海外志工其實能做的事情真的是...很有限,我們會覺得體驗一次就夠了,因為真的是有限,你到不如在台灣好好服務就好了,因為你頂多去個兩個月,可能做一做就沒了,改變很有限。但是你在台灣就可以做很長阿,你只要一直做,就可以一直影響那些小孩子,所以我們會覺得海外志工真的是名字好聽而已,在台灣才比較有效,出國就好好玩就好了。”---阿越
結論 • 國際志工並不只是送愛心出國的行為,其中還展現了一種對現代性的追求,尤其以台灣來說,還包含了外交與政治的因素。 • 國際志工是一種世界結構互 動之下產生出來的潮流 • 有償與無償? 價值交換論 • 對行動者、對當地實質助益
reference Arturo Escobar,1999,〈權力與能見性-發展與第三世界之編造發明和管理〉,許寶強、汪暉選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 沈恩,2001,〈經濟發展與自由〉。台北:先覺。 趙彥寧,2004,〈現代性想像與國境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收錄於《台灣社會學刊》。 陳雅玲,2007,〈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輩子要有一次壯遊〉。收錄於《商業週刊1004期》。 Appadurai Arjun,1996,Modernity at Large: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oreen Massey,1994,Space, place, and gend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7/2008, from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Q&A •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