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k likes | 1.51k Views
輔英科技大學專題講座 -- 現代人的運動與運動處方 --. 講師 : 蔡志一 博士 2009.11.12( 四 ). 講師資歷. 學歷 美國普瑞斯頓大學健康管理博士 (PHD) 瑞士維多利亞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博士 (DBA) 台灣師大衛生教育研究碩士 (ME) 台灣師大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 (ME) 加拿大針灸中醫學院畢 ( 針灸與運動傷害雙學位 ) 私立淡江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系系畢 顧問與志工 華致健康機構健康管理顧問 賀喜健康體適能機構負責人 ( 醫師暨健康管理顧問 )( 個人 . 家庭 . 公司 . 機構 . 團體 )
E N D
輔英科技大學專題講座-- 現代人的運動與運動處方 -- 講師:蔡志一 博士 2009.11.12(四)
講師資歷 學歷 • 美國普瑞斯頓大學健康管理博士(PHD) • 瑞士維多利亞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博士(DBA) • 台灣師大衛生教育研究碩士(ME) • 台灣師大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ME) • 加拿大針灸中醫學院畢(針灸與運動傷害雙學位) • 私立淡江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系系畢 顧問與志工 • 華致健康機構健康管理顧問 • 賀喜健康體適能機構負責人(醫師暨健康管理顧問)(個人.家庭.公司.機構.團體) • 2005.2006.2007.2008馬拉威醫療短宣隊衛教組組長 • 2007.2008馬拉威醫療短宣隊醫療組長 • 紅十字會災難救護特勤隊.鳳凰志工.台北市義消(Rescue.EMT)(1993~2009~) • 中級緊急醫療救護員(EMT II) 著作與發明 • 獨立性關節靈活運動發明人(關節體操入門) 作者(2005) • 神奇的四指按摩法 作者(2008) • 健康管理 (大專敎材) 作者(2009) • 神奇繃帶(Body Supporter)發明人
專業工作與教學經歷 • 臺灣亞太健康管理協會理事長 • 加拿大針灸中醫師(1998~2009~)(傳統針灸.推拿.氣功) • 加拿大針灸中醫學院講師(針灸.運動按摩.推拿)(2001~2003) • 加拿大溫哥華PCU中醫學院講師(2008~2009) • 醫學工程臨床工程醫師(電子針灸-臨床20年.康體治療) • 2003.2004.2005.2008.2009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健康管理課程講師 • 2006.2007.2008.2009行政院青輔會大專院校生涯規劃講師 (健康管理、運動與休閒) –朝陽、南開、元培、義守、康寧、台東體院、育達、為恭醫院、台北體院、台北科技、淡江、師大等。 • 2005.2006.2007.2008.2009北醫進推部健康管理講師. • 2006.2007.2008 北醫TUSO醫療志工講師 • 2005.2006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兼任講師(休閒學.運動傷害) • 2003 北市刑大霹靂小組體能戰技醫師 • 2005.2006.2007.2008馬拉威領袖訓練營講師 • IPTFA亞洲康體專才訓練機構專任講師(運動傷害.運動按摩) • 中華民國健美協會健美教練講師.理事.國際A級教練
原始大綱 (一) 運動處方的真諦 (二) 各種有助於不同體適能的運動方式
運動處方的定義 體育大辭典(2000)指出:「運動處方(Physical exercise prescription)即根據體力診斷之結果,針對如何促使綜合體力或各種體力因素進步,而開列的身體運動內容及實施方法。」 日本的豬飼道夫(1973)主張:「運動處方係為達致運動的最佳效果,對於運動的質和量所從事的一種選擇。」 加賀谷(1983)等人認為:「運動處方即是以個人體力之養成為目的,以當前體力狀況為基礎,對於運動質與量的一種適當的決定。」 松井秀治(1978)則宣稱:「所謂運動處方,即以提昇運動能力為目的,根據科學方法,適合個別差異,而給予運動之質與量及其實施方式的一種選擇。」 易言之,所謂運動處方即訓練前對於運動種類、運動強度、運動時間與運動方式所下的決定。
運動處方的由來 1971年日本的豬飼道夫在「體育的科學」雜誌發表的「運動處方」指出,1963年,他曾問及美國的Steinhaus 用於運動處方之用語。Steinhaus認為英文的「Optimal standards of exercise」最為接近「運動處方」。德國Reindell & Hollmann (1954)則以Dosierung 代表處方。 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首用相當於「醫學處方」(Medicine prescription)之「處方式運動」(Prescribed exercise)。 此種用語相當於豬飼道夫的「運動處方」。因之,1960年代為「運動處方」之開始年代,而豬飼道夫為創始人。
運動處方之目的 運動處方之目的在於提高運動訓練之效率:即試圖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與時間達到最大的訓練效果。
運動處方擬訂之步驟 1. 健康檢查 6. 體能診斷 2. 精神檢查 7. 訓練處方 3. 問卷調查 8. 體能訓練 4. 性格測驗 9. 訓練評價 5. 體能測驗
處方內容 運動處方最少必須包括下列內容: • 訓練方式 • 訓練期間 • 訓練強度 • 訓練頻度 • 訓練時間 • 休息時間 • 訓練量
題綱 一、體適能與個人健康關係 二、正確的使用身體 三、體適能運動教學 四、正確姿勢的認知 五、自我養身保健 六、人體十二經脈 Q & A
一.體適能與個人健康的關係 講師:蔡志一 醫師
各位對健康與體適能… 是有概念(General Ideas)? 還是有觀念(Ideas)?
(一)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 1948年 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會完全安適的狀態,不僅是無病或虛弱。 -- 這個定義具備了「不可操作性」。
1986年WHO的健康定義 WHO從健康促進的角度重新定義了健康: “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資源,並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會和個人的資源,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 既然是資源,就需要管理,因為所有資源都是有限的。透過管理,可以發揮資源最大的效用。
1998年WHO的健康定義 健康是一種動態性的生理、心理、靈性和社會完全安適的狀態,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身體虛弱(有疾病或身體虛弱不代表不健康)。 -- 健康與疾病是可以共存的!只要用醫療資源管理疾病,個人還是可以具備足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的健康。
健康的定義健康是一種動態的狀態 生理 (physical) 心理 ( mental ) 靈性 (spirit) 社會 (social)
健康是個聯集,不是交集。 生理 (physical) 心理 (mental) 靈性 (spirit) 社會 (social)
完整的健康檢查 體適能檢查 (檢驗身心外在表現) 健康問卷 (檢查身心內在層面) 身體生化檢查 (檢測生理機能現況)
體適能 檢 查 身體生化 檢 查 健康智商 問 卷
身 心 靈
(三) 運動的要點 (一)運動頻率: 每週至少要從事三到五天有氧運動。 (二)運動持續時間: 在適當運動強度下,每次運動20-50分鐘即可以改善心肺適能。
(三)運動強度: 運動時之強度以最大心跳率的60-80%為較佳,以運動時有點喘,但還可以說話的感覺為運動強度的依據。 (四)漸進原則: 開始運動時,應依自己的健康和體能狀況從事適當運動,而後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但應避免一次運動量太大,或運動負荷增加太多。
(五)運動方式: 1:有氧運動有益於心肺適能的提昇,凡是有節奏、全身性、長時間、且強度不太高的運動。理想的有氧運動,走路、慢跑、有氧舞蹈、跳繩、上下台階、游泳、騎腳踏車等運動,都有助於心肺適能的提昇。
2:運動三部曲(熱身→主要運動→緩和) 熱身運動是我們做任何運動之前必須注意的一個重要的步驟。一 般來說,熱身運動的方式以選擇該項目相近的運動為佳,至於要選擇何種方式?也因個人的喜好而有所不同。但我們不要忘了,要先暖身再做伸展操。最後再做些與運動項目相關的活動。如此才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運動,得到健康的成果,而不至於敗興而歸。
規律運動的好處 • 最大攝氧能力增強: 一般人平均 40-50ml/kg.min規律運動後會增加20-50%的量,約60ml/kg.min • 每次心臟收縮時之血液量增加(或回流量增加) • 安靜心跳率降低(副交感神經興奮) •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會上升 • 血壓降低 • 體脂肪或體重會減少: 基礎代謝率(BMR)增加
身體活動、體適能與健康狀況關係圖(1) 基本上,身體活動越多,體適能也就越好,健康狀況也越好。 身體活動 - 工作 - 休閒 體適能 健康狀況
身體活動、體適能與健康狀況關係圖(2) 加入流行病學的健康因素(遺傳、生活方式、環境、個人屬性)會直接影響此關係圖 身體活動 - 工作 - 休閒 體適能 健康狀況 遺傳 生活方式 環境 個人屬性 主要影響個人健康因素: 個人之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
【一】受傷傷及平日常用之肢體 【二】受傷未治療 【三】營養缺乏 【四】從忙碌中退休 【五】體質虛弱 【六】食物中毒 【七】藥物中毒 【八】運動缺乏 【九】工作時間過長、休息不足 【十】過度疲勞 【十一】退化、老化 【十二】久病不癒 【十三】壓力過大 【十四】情緒 【十五】生活習慣不良 註:體能指肌力、肌耐力、柔軟度 由實際臨床治療中發現,人體體能減退有以下數種原因 :
可以增加心肺耐力並可以有效地減少體脂肪 輕度的有氧運動,就是暖身與緩和運動 最佳運動時辰:劇烈運動(中重度)在PM7~9 , 其餘都以輕中度運動為主 各種運動有其正確的操作方式,如此才能達到有效的運動,也不易造成運動傷害 【一】 走路 - 慢走、快走 【二】 跑步 - 慢跑、越野跑 【三】 爬山 -健行 【四】 舞蹈 - 有氧舞蹈、其它舞蹈 【五】 騎腳踏車 【六】 游泳 【七】 工作與遊戲 【八】 其它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
一般伸展運動 腳跟 大腿內後臀 大腿內後臀 大腿後 大腿後 上臂上背 上臂上背 後腳跟臀部 前大腿側 前大腿側 手臂後側 手臂後側 大腿前側 胸肩上臂 小腿前側 下背大腿內側
二. 正確的使用身體 講師:蔡 志 一 教練
健康管理的初步 (一)陽光 空氣 水 的正確使用 (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
各位 請喝一口水…… (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 ---是健康管理的初步
各位 身體有60~70%是水,血液只有8%。 兩者比較約 9:1,但是在健康指標中,我們一般所重視的都是血液而不是身體的水份。 我們每天應該喝多少水才足夠?才是適當?
每天應該喝多少水才夠? • 喝水與小便:除舊佈新 • 人體有60~70%是水(一般成人50~70Kg約有30~49Kg的水) • 成人每分鐘造尿量1.8~3 c.c.(一天約造2500~4320 c.c.尿液),若已最高與最低平均則約3400~3500 c.c.尿液,約尿5~10次. • 一般三餐平均含水量約1500 c.c.,所以以3500 c.c.扣除後約2000 c.c. • 要怎麼喝才對? 專家說:每天8大杯,則每杯約250 c.c. • 為何是8大杯? 因為平均睡眠時間約8小時,16小時是生活、工作與休閒或運動的時間,8大杯表示每2小時喝一杯. • 各位知道以統計方式做出來的杯子是幾c.c.呢? 200~300 c.c.,八分滿約240~250 c.c.,有趣吧! • 再者,一般只要喝超過300 c.c.,我們的胃腸就不太吸收而直接成為廢水.多喝也只是增加身體負擔!
各位 請深呼吸….. 呼吸:古語為「吐納」(吐故納新) 何時(呼或吸)是用氧的時機?
各位 請深呼吸….. 呼與吸那一個動作在使用氧氣? 游泳為什麼要吐氣?
臟腑陰陽五行 五行 五臟(主血) 六腑(主氣) 六呼 木 肝 膽 噓 (君) 火 心 小腸 喝 土 脾 胃 呼 金 肺 大腸 嘶 水 腎 膀胱 吹 (相) 火 心包 三焦 嘻
您是否認同…. 身體就是最基礎的運動器材? 運動就會產能,就如同陽光一般!
各位.. 請先伸出您的雙手並張開
您是否認同…. 身體就是最基礎的運動器材? 運動就會產能,就如同陽光一般! 陽光有三種: 太陽光、食物、運動。
三.創新運動教學 -- 體適能運動 -- 獨立性關節靈活運動 (關節按摩術)
操作要領與步驟 • 人體運動分成四大區段: 1.頸部以上2.胸線至頸部3.肚臍以上至胸線4.肚臍以下 • 人體可動關節區也是四大區: 1.手部系統2.足部系統3.頭頸部4.軀幹部
特點 可動關節區獨立操作 轉動為主要動作 易學、易做、易教 分四部份:手、足、頭頸、軀幹 可做關節靈活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