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 likes | 821 Views
九十六年度 「地方政府防災教育深耕實驗專案」. 向下扎根-防災教育推廣. 報告人:李文正 博士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企劃組組長 兼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執行秘書.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推動歷程 參、現階段成果 肆、未來展望 伍、結語. 壹、前言. 一、災害防救工作的重要性. 聯合國 UNDP 報告 (2004) : 低度發展國家,面臨天然災害威脅的人口為 11% ,因天然災害死亡人數為死亡總人數 53% 。 高度發展國家,面臨天然災害威脅的人口為 15% ,但因天然災害死亡人數僅佔死亡總人數 1.8% 。 落實推動災害防救工作
E N D
九十六年度 「地方政府防災教育深耕實驗專案」 向下扎根-防災教育推廣 報告人:李文正 博士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企劃組組長 兼教育部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執行秘書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推動歷程 參、現階段成果 肆、未來展望 伍、結語
壹、前言 一、災害防救工作的重要性 • 聯合國UNDP報告(2004): • 低度發展國家,面臨天然災害威脅的人口為11%,因天然災害死亡人數為死亡總人數53%。 • 高度發展國家,面臨天然災害威脅的人口為15%,但因天然災害死亡人數僅佔死亡總人數1.8%。 • 落實推動災害防救工作 • 人民因天然災害死亡的機率可減低40倍!
二、災害防救已成為全球重要議題 聯合國UNDP報告(2004): A Global Report – Reducing Disaster Risk • 地震、颱風、洪水及乾旱四種天然災害過去二十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數超過150萬人;平均每天因天然災害死亡人數超過184人。 • 全球天然災害造成經濟每年平均損失:1960年代: 755億美元 ; 1970年代:1,384億美元;1980年代:2,139億美元 ; 1990年代:6,599億美元。
台灣每年災害直接損失約為新台幣500億元(天然災害300億元、人為災害200億元),若考慮間接損失(約為直接損失3~5倍),則總損失更為可觀。台灣每年災害直接損失約為新台幣500億元(天然災害300億元、人為災害200億元),若考慮間接損失(約為直接損失3~5倍),則總損失更為可觀。
2004.12.26 南亞地震海嘯災害 海嘯亦波及非洲東部沿海地區(約十個小時到達) 印度 緬甸 泰國 索馬利亞 肯亞 斯里蘭卡 馬來西亞 賽席爾群島 海嘯 災後缺水 衛生問題 印尼 坦尚尼亞 死亡:28萬人+30萬人 經濟損失難以估計! 泰國PP島 印尼 造成重大災情的主因之一: 民眾對於海嘯與地震之認識不足,無法及時因應、有效疏散避難。
斯里蘭卡 一名十歲英國女童,在普吉島海灘看到海水倒退、海面湧現大量泡沫的現象,……挽救了當時一百多名遊客。這就是學校防災教育落實的成果及孩童意見受到尊重。
2005.8.29 美國卡崔娜颶風災害 人員傷亡:目前證實1,035人 經濟損失:預估達3,000千億美元 造成重大災情(含社會問題)的主因: • 地方決策者對颶風與其防救災的輕視及認知不足。 • 受災民眾未具危機感,也缺少應變、避難的能力。
聯合國大會指定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三定為「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藉此在全球宣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災。聯合國大會指定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三定為「減少自然災害國際日」,藉此在全球宣導減少自然災害的文化,包括災害防止、減輕和備災。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減災戰略秘書處於95年6月15日共同發起名為「防災從學校開始」的全球防災教育活動,突顯出保護兒童安全的必要性及讓兒童直接參與增強防災意識工作的必要性。
三、台灣地理環境與災害概況 • 人口: 23 millions • 土地總面積:36,000 km2 • 山坡地:70% (高程 >100 m) (陡坡)10% (高程 >1,000 m) • 地質:年輕(3 million years) 地質材料脆弱 板塊活動活躍 (大量疏鬆表土) • 平均年降雨量:2,500 mm (降雨量大) • 台灣在特殊之地理與氣象等的自然環境條件下,自古以來就是颱風、豪雨、山崩以及地震等天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地方。
納莉颱風/台北市 • 921地震造成中部為主的山區岩石龜裂、地質鬆動,每逢颱風豪雨即發生嚴重坡地崩塌及土石流災害。尤其近年集中降雨增加,每次降雨的總雨量都高達千釐米以上,導致土石流災害的頻率與規模都加大。 • 此外,由於地狹人稠,且近年經濟成長、大量發展工業與開發建設,以致人為災害的機率、加重災情的因子大大增加。 • 世界銀行2005年刊行之 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 - A Global Risk Analysis指出台灣同時暴露於三項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為73%,面臨災害威脅之人口亦為73%,均高居世界第一。 象神颱風/猴硐國小 921集集大地震/南投宏仁國中
大規模化 • 高頻率化 • 多樣化 • 複雜化 都市化 社會發展 環境惡化 氣候變遷 我國近年災害事件歸納 脆弱性 抗災能力
貳、推動歷程 • 台灣為一大規模自然與人為災害頻發的地方,且其災情往往對社會造成重大衝擊。因此,災害防救不但是政府施政對策的重要課題,也是所有國人必須面對以及努力達成的工作。 • 防救災教育為災害防救工作的重要基礎,從二十年前國內(台灣)推動防救災工作開始,就每每被提醒加強防救災教育為十分重要的課題。
政策面 71年國科會推動大型防災研究計畫(分三期) 83年行政院通過『災害防救方案』 86~95年推動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分二期) 88年921地震發生 89年『災害防救法』公告實施 95年行政院通過『強化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運作方案』 71 83 85 96 95 91 88 90 93 89 92 99 執行面 85-90年推動『土木工程防災教育中程改進計畫』(分二期) 90年國科會初步規劃『防災教育』課題 92~95年推動『防災科技教育改進計畫』 93年公佈『防災教育白皮書』 96~99年推動『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
防災科技教育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 計畫概述 對 象:中小學、高中職、大專學生及社會大眾 範 圍:天然災害(颱風、水災、土石流、坡地崩塌、地震);人為災害(以化災、火災、爆炸為主) 期 程:92~95年度 經 費:每年3,600~5,400萬元 總目標:針對天然災害與人為災害,「整合防災 教育資源,建立良好學習環境,進而強化社會抗災能力」。
具體目標 • 強化災害防救之觀念與認知—編撰防災科技教育教材及試教推廣。 • 培育推廣災害防救教育之專業人才及團隊 。 • 協助各級學校研擬災害防救計畫推動建立自主性防災學區 。 • 發展共通性數位化防災科技教育網站與知識庫提升全民防災素養 。 • 結合學校、社會與政府部門之防災科技教育資源與活動 。
人才 行政 技術 設施 ‧ ‧ 體制與 相關資源 災時應變 知識庫 災害 防救 計畫 教學 支援 教育 內容 教學 方法 災後復建 災前整備 地震 洪水 坡地災害 化災 火災 ‧ ‧ 平時減災 教材 國外 經驗 規劃架構
執行架構 93~94年度 92年度 95年度
參、現階段成果 一、教學推動與落實機制規劃 • 防災教育服務團建置與實驗 • 初步完成防災教育服務團的運作機制,內容包括服務團成立條件、組織架構、成員遴選及考評辦法、運作流程、服務團本身之專業發展及成員進修機制與服務團輔導成效評估機制 。 • 試辦5所國小、5所國中輔導實驗,回饋修正服務團的運作機制及服務之項目。 台北市教大附小 台中市永安國小防災演練研習及幹部訓練
對國內現行課程綱要研提修正建議 完成防災教育納入九年一貫課程與高中職課程之領域、時數及防災素養指標之對照表,並提出配套措施與建議事項。 完成教育部相關司處訪談,並參與課綱相關會議或座談會。 與中教司司長座談 與高教司司長座談
自然與生活科技 藝術與人文 防災教育 健康與體育 社會 語文 數學 九年一貫防災教育教材之融入式原則
二、教案發展及推廣實驗 • 防災教育教材編修教案發展及推廣試行 • 針對93年編撰完成之各學習階段16本防災教材,於94年度進行大規模試教之回饋意見,進行教材編修及九年一貫、高中職學習階段之教案設計。 • 發展教案審查與獎勵機制。
九年一貫教材編修與教案發展特點 融入現有課程建議。 防災教學對應能力指標。 防災教學對應防災素養指標。 教學時間調整。 教學補充資料、教材插畫。 九年一貫教材插圖 高中職教材編修與教案發展特點 規劃建立2小時、4小時、6小時及8小時分屬颱洪災害、坡地災害、地震災害及人為災害等16件教案。 配合國防通識課進行試教。 高中職教材試教狀況
大專教材編修特點 簡化內容過多以及學理過於艱澀部分。 加入評量習作,以確定學習效果。 大專教材試教情形 社會成人教材編修特點 強調防災與安全日常生活之關聯課程,例如地震與房屋結構(購屋)之關係,增進學習興趣。 主動接洽社會團體進行試教,例如房仲從業人員,以使教材更切合社會成人需要,將防災知能從更實用化角度切入。 社會大眾教材試教狀況
各學習階段學生與中小學教師防災素養調查規劃各學習階段學生與中小學教師防災素養調查規劃 • 完成九年一貫學生(區分為1~3年級、4~6年級及7~9年級)及教師、高中職學生、大專學生(區分為一般性及專業性)等對象之不同知能程度,分別制定對應之素養內涵。 • 同時針對前述7類對象,編製防災素養調查問卷並進行施測。 防災素養內涵架構
三、防災教育種子師資培育 • 防災教育種子師資培育運作規劃 • 完成防災教師之分級(包括研習時數80小時之縣市級防災教師、研習時數16小時之在校級防災教師)及三類培訓課程(包括集中培育、各區培育及網路自學)。 種子師資認證機制架構圖
四、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範例建立 • 製作各級學校地震災害防救計畫示範光碟 • 完成各級學校(包括國小、國中、高中(職)及大專)校園地震災害防救計畫(需包含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重建四個階段)之示範光碟,並分送全國各級學校參考。
幼教及特殊教育學校災害防救計畫擬訂與試行演練幼教及特殊教育學校災害防救計畫擬訂與試行演練 • 幼教:完成台中市台大托兒所 (高密度人口都市型) 雲林縣莿桐鄉國恩幼稚園 (低密度偏遠鄉村型) 教師指導幼童緊急躲避 老師仔細清點小朋友上學人數 幼童專用車駕駛檢查全車
特教:完成苗栗特殊教育學校(特教類)、台中啟聰學校(啟聰類/聽障)、台中啟明學校(啟明類/視障)、彰化啟智學校(啟智類/智障)、和美實驗學校(啟仁類/肢障)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特教:完成苗栗特殊教育學校(特教類)、台中啟聰學校(啟聰類/聽障)、台中啟明學校(啟明類/視障)、彰化啟智學校(啟智類/智障)、和美實驗學校(啟仁類/肢障)校園災害防救計畫。 應變疏散 搶救安置
校園災害防救計畫考評機制與社教機構災害防救計畫之建立校園災害防救計畫考評機制與社教機構災害防救計畫之建立 • 完成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編撰指南。 • 完成校園災害防救計畫編撰及演練成效評估機制。 • 協助新竹社教館完成減災、整備、應變及復原重建各階段之具體工作項目建立。 解說與體驗 應變疏散與檢討
五、數位學習網站建置與營運 • 防災教育數位學習網站規劃及實驗 • 完成「防災e學院」網站建置及九年一貫數位學習8堂範例課程製作。 • 規劃執行防災素養線上檢測及「92~94年度防災教育網站與知識庫建置計畫」成果檢討彙整。 防災e學院首頁畫面 ( http://hazard-edu.nchc.org.tw/ ) 4~6年級颱洪課程引導頁面
六、防災教育創意與宣導活動 • 辦理全國性富創意與宣導性防災教育課程與教案發展活動 • 利用大眾媒體進行防災教育宣導。 • 辦理各項防災教育相關創作競賽。 • 舉辦結合防災觀念相關科學實作與競賽(課程)。 • 巡迴展示。
防災教育宣導專案~教育廣播電台 • 每個月的第一、三個禮拜一,早上9:00~10:00,現場專訪。 • 預計完成17場專訪,包含體系、颱洪、人為、坡地、地震、消防等領域之專家受訪,未來將陸續邀請社經、政府、教育等領域之專家接受現場專訪。 • 專訪內容之逐字稿,將放置於計畫辦公室網站及教育廣播電台之有聲資料庫內,供社會大眾閱覽。 • 電台專訪之錄音資料則將放置於計畫辦公室網站供民眾收聽。
防災教育宣導專案~國語日報 防災教育向下扎根 九~十月,每週五,第八版 • 淺顯易懂的專刊。 • 饒富學習樂趣的漫畫。 • 很簡單的有獎徵答。(豐富的獎品等著你們喔!) 10/7截止收件,國中~小三 • 啟發思考的徵文比賽,獎金優厚。(第一名有6千耶~)
教育部2004年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校際競賽教育部2004年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校際競賽 • 巳於9月18~19日,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舉辦。 • 參加學員包括國內學生及英美、日、香港、 歐美等 • 僑校國際學生,計有研究生組、大專組及高中職組 • 共70隊300人參賽。 比賽的精采實況 選手安裝模型的認真表情
教育廣播 電台節目 6月 全國創意防 災繪本比賽 全國創意防災部落格競賽 成果記者會 全國創意防災話劇競賽 全國創意防災巡迴展示 12月 全國創意防災巡迴展示 全國創意防災話劇競賽 成果記者會 教育廣播電台節目製播 全國創意防災繪本比賽 全國創意防災部落格競賽
辦理全國性富創意與宣導性之防災教育課程 以講授與實習的方式培育大學生們,讓學生熟悉防災知識 與技能並增進其創造思考能力,進而成為防災教育種籽教師。 辦理全國性富創意與宣導性之教案發展 融合高中基礎地球科學、防災知識與技能、教具、生活經驗、創意等相關資訊發展一教案,內容包含教材與活動設計單;並於95年11月20、27日進行試教,約200名高中地科教師參與。試教活動反應良好,老師們皆相當滿意本教材,並欲將本教材內容與活動設計引用至平常教學課程中。
辦理全國性富創意與宣導性推廣宣導或活動之競賽辦理全國性富創意與宣導性推廣宣導或活動之競賽 本計畫於95年度共辦理了(1)95年水土保持週展覽活動;(2)台中縣防災海報繪畫比賽;(3)「防災GOGOGO」趣味競賽;(4)蜂鳴雨量筒創意競賽;(5)防災教育宣導;(6)台北縣「防災GOGOGO」趣味競賽;(7)『誰能比我「牆」』趣味競賽;(8)「石林壩主爭奪戰」趣味競賽宣導活動,宣導區域遍及14個縣市,參與人次近萬,而所辦理的活動,皆以配合具有防災教育意義之展示品、教案,藉由多樣化的宣導活動確實將防災教育推廣至各地。
七、全國各級學校災害潛勢資料規劃與建置 學校是培育人才的場所,也是災難發生時居民緊急避難的地方,若校舍於災害中受損,將嚴重影響其避難與收容之功能,因此確保學校校園環境的安全,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資料庫 執行方法與流程 1.針對地震、颱洪、坡地及人為災害 之不同特性,訂定其災害潛勢之分析判定方法,以及設計所需調查欄位表格能。 表格設計 3.針對蒐集資料內容檢核驗證,並進行各級學校災害潛勢分析判定。 學校災害潛勢資料庫建置 災害潛勢資料 分析判定 調查表格資料蒐集 2.藉由網路填表方式,進行全國各級學校災害潛勢資料蒐集,建置學校災害潛勢資料庫。 現地調查及 資料檢核驗證 4.建置「學校災害潛勢資訊管理系統」,提供決策支援參考建議。 學校災害潛勢 資訊管理系統
1226恆春地震 屏東縣受災學校 簡易耐震評估結果 <50分, 高潛勢10所 50~80分, 中潛勢11所 >80分, 低潛勢9所 本次受災學校(33所)驗證於 學校災害潛勢資訊管理系統 學校中具中、高潛勢有耐震疑慮建築物者 共21所,佔70%(未填報資料學校不列入計算)
教育部顧問室 計畫辦公室 規劃、辦理說明會及審查會議 防災教育素養調查 防災教育數位學習網站 地方政府教育局 遴選 協助進行 國中小防災實驗學校 選擇推動議題(複選) A.建立在地化之教學模組 B.強化地方防災教育師資 C.擬訂校園災害防救計畫 D.充實防災教育數位教案 八、地方政府防災教育深耕實驗專案
校園災害防救計畫(減災、整備、應變、復建) 生活周遭 課程綱要 應變演練 網路資源 教材、教案 課程 師資 環境 資源 提升師生防災素養(知識、態度及技能) 生命財產有保障
第一梯次及第二梯次共計16個縣市政府教育局及49個實驗學校通過第一梯次及第二梯次共計16個縣市政府教育局及49個實驗學校通過 議題說明:A_建立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B_強化地方政府防災教育師資 C_研訂學校災害防救計畫;D_充實防災教育數位學習網站
肆、未來展望 • 本計畫的前身為『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之一環,雖然在防災科技教育相關研發工作已開發不少成果,且已做初步測試,但未臻成熟,仍有待進一步實驗深耕,建立穩當之模式與制度,俾憑藉做為全面持續推行防災科技教育之基礎。 • 本計畫規劃將歷年之防災教育相關研發成果,予以實驗、深耕、研發,建立落實模式與制度,俾便在99年度結束時,完整且有系統地移轉至教育部相關司處,促成常態、持續進行防災科技教育。
因此,96~99年度為建立各學習階段(幼稚園、國中小、高中職、大專院校及社會大眾)之推動運作機制及研擬相關配套措施,擬接續推動「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因此,96~99年度為建立各學習階段(幼稚園、國中小、高中職、大專院校及社會大眾)之推動運作機制及研擬相關配套措施,擬接續推動「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 • 各項重點包括『運作與支援機制建立』、『課程發展及推廣實驗』、『師資培訓機制建立』、『實驗推動』、『學習推廣』及『學習推廣』等要項,並透過『成效評估機制建立』逐年進行滾動修正。
領域 (災害類別) 次領域 (執行對象) 計畫名稱 重點計畫 地震災害 颱洪災害 坡地災害 人為災害 幼稚園 中小學 高中職 大專院校 社會大眾 運作與支援機制建立 防災科技教育深耕實驗研發計畫 課程發展及推廣實驗 師資培訓機制建立 實驗推動(含地方政府深耕專案) 學習推廣 成效評估機制建立 計畫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