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51 Views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五四爱国运动.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的侵略。. 国际因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 对内. 北洋军阀. 根本原因. 对外. 国内因素.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 二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五四爱国运动. 巴黎和会. 导火线. 爆发. 时间. 1919 年 5 月 4 日. 地点. 北京. 五四爱国运动.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上海. 中心:. 北京. 参加者:. 学生等. 工、商、学. 主力:. 学生. 工人.
E N D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五四爱国运动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的侵略。 国际因素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 对内 北洋军阀 根本原因 对外 国内因素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五四爱国运动 巴黎和会 导火线 爆发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地点 北京
五四爱国运动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上海 中心: 北京 参加者: 学生等 工、商、学 主力: 学生 工人 三罢斗争 方式: 罢课示威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等 口号: 6月3日
五四爱国运动 释放学生 斗争成果 罢免职务 拒绝签字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先锋:学生 主力:工人 领导:先进的知识分子
五四爱国运动 意义 功绩: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的开端
一战结束后1918年1月6日召开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一战结束后1918年1月6日召开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 取消“二十一条”等项要求,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一 切殖民权益。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愤,成为“五四”运动的 直接导火索。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游行队伍在向天安门行进 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城楼前
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 章宗祥:任驻日公使 陆宗舆:币制局总裁,订 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领导和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相互促进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