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從適當科技看台灣的太陽光電發展

從適當科技看台灣的太陽光電發展. 報告人 : 洪若凱. 前言. 世界各國國家發展再生能源的主要理由是尋求 3E 的平衡三贏:經濟 (Economics) 、能源 (Energy) 、環境 (Environment) 。然而,昂貴且效率不彰的經濟效益問題卻依然是目前阻礙太陽能發電進展的主要絆腳石。. 一、 太陽 光電的 技術與 適當科技想像. 台灣 究竟適不適合發展太陽能?儘管從各種風土條件 來看 ,台灣具有緯度低、日照充足的優勢,再加上台灣具備太陽電池生產及模組 製造 的技術能力,似乎國內發展太陽光電潛力無窮、前景可 期。但太陽能仍有現有技術無法突破的缺點。

glyn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從適當科技看台灣的太陽光電發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從適當科技看台灣的太陽光電發展 報告人:洪若凱

  2. 前言 • 世界各國國家發展再生能源的主要理由是尋求3E 的平衡三贏:經濟(Economics)、能源(Energy)、環境(Environment) 。然而,昂貴且效率不彰的經濟效益問題卻依然是目前阻礙太陽能發電進展的主要絆腳石。

  3. 一、 太陽光電的技術與適當科技想像 • 台灣究竟適不適合發展太陽能?儘管從各種風土條件來看,台灣具有緯度低、日照充足的優勢,再加上台灣具備太陽電池生產及模組製造的技術能力,似乎國內發展太陽光電潛力無窮、前景可期。但太陽能仍有現有技術無法突破的缺點。 1.產業耗能 2.發電成本過高 3.品質差 4.生產過程不環保 5.不具經濟效益等等

  4. 一、 太陽光電的技術與適當科技想像(續) • 在近期所面臨的全球暖化及能源危機之議題下不僅造就了太陽光電技術興起的第一波風潮開展,與此同時,適當科技運動的蓬勃旺盛也為擁抱太陽能挹注熱力。 • 也因此許多歐美學者主張分散式的太陽能比集中式的能源技術更能與社會公平、自由與多元文化的價值觀相契合 ,而且太陽能在技術面向與政治面向都能產生分權效果。 • 因其具有不虞匱乏、因地制宜、平易近人、大小適中且貼近使用者,可免除昂貴的輸配電路及不必要的能源損耗等特性。 • 太陽能的優勢不僅在於環保與民主的價值,更涉及到其背後所搭配的社會與政治制度抉擇。

  5. 一、 太陽光電的技術與適當科技想像(續) • 因此,適當科技的概念用處在於,提供使用者不同於現代既有電力系統建設的科技想像與選擇。 • 在適當科技的觀點底下,全球性的暖化風險與能源危機則可歸咎為現代工業文明與科技發展的副作用。於此,人類必須從肆無忌憚的科技工業中沉痛自省、採取與過去不同的評判價值與手段。 • 歐美專家開始建議應從大型電力供應系統、大型水庫,回到社區式、小型、分散而多元的方式,結合太陽能、風力、生質能等再生能源供應社區電力。 • 不僅能源供應,舉凡食物、建築、消費產品均開始強調循環、多元以及小而分散的資源管理理念。順此脈絡發展下,適當科技的關懷可說與現代綠色環保運動不謀而合、概念互持。

  6. 一、 太陽光電的技術與適當科技想像(續) • 因此適當科技的視角提供一種跳脫傳統經濟思維且具備多元價值的科技與社會分析。

  7. 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 • 從我國整體太陽能產業供應鏈來看,目前已有8 家以上的上游太陽能晶矽材料業者,超過40 家中游太陽能電池及模組業者,以及50家以上的下游系統安裝及周邊零組件等下游業者。9以上整體太陽光電產業估計至2010 年累積創造產值約820 億元及3800 個高科技就業機會(600 萬元產值/人年)。因此,台灣在發展太陽光電科技上可謂具備了適當科技觀點所重視之在地生產與勞工密集等優越條件。

  8. 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 • 然而,位處亞熱帶的區位條件,加上足備高科技生產能力,我們能就此說定對台灣這塊土地而言,太陽光電是一項適當的能源發展選項嗎? • 還有哪些影響及危害是未被平衡看待的。鑑此,我們必須更深入地從台灣的光電產業、政策及應用概況等地方脈絡出發進一步考掘。 並且,更重要的是在每一個環節上均納入與自然相互依存的考量。

  9. 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 • 推動適當科技運動的最大困難或許不是決定哪個科技適當,而是怎麼做才適當? 失敗案例: 在1980 年代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Utrek環礁島民曾經擁有一套由美國政府提供的太陽能發電系統。然而,一年後這套發電系統卻因為缺乏後續維修及保養的人力、材料,使得這套原本昂貴且立意良好的發電系統無法持續發揮應有功能。 成功案例: 在Grameen Shakti 這個農村地區,民間組織GrameenBank 成功地推動家戶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總計截至2007 年6 月為止,該地區已裝置了11000 農村家戶。並且,其中最值得關注的社會效果是,太陽光電系統的設置不僅增加社區工作機會,更使得當地女性的工程師及維修人員受到重視培育。

  10. 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 • 在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後對能源政策所提出的具體結論包括,推動汽電共生、水力發電及再生能源。並依此成立了「新能源及淨潔能源研究開發規劃小組」,對國內再生能源進行規劃及推動方式建議。據此於2000 年起展開再生能源的五年示範推廣計畫:包括:太陽能熱水器獎勵五年辦法、太陽光電示範辦法以及風能示範辦法。自此,再生能源的國內推廣及應用正式步上軌道。

  11. 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 • 以台灣的太陽光電示範推廣應用計畫為例,該計畫目標為截至2010 年為止太陽光電系統的累計裝置容量目標為21MWp。這樣的目標突顯了我國對於再生能源推廣的重心其實在於達成「總量」而非「實質」的追求。從適當科技的在地應用觀點檢視,蓬勃發展的太陽光電產業的確開創了許多在地勞動就業機會,然而諷刺的結果卻是太陽能發電設施難以貼近台灣民眾使用及購買,而且台灣多數太陽能發電設施為政府、學校等公共建築的示範應用為主,原本應該讓民眾個別響應分散型發電的,但政府卻不積極宣導及一般家庭安裝補助,政府甚至導向巨型化集中型發電政策。

  12. 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 • 以2009年落成的高雄世運會主場館為例,該館屋頂設置8844 塊太陽能光電板,發電量可達1MWp,而該館用電所剩餘電力賣回台電,卻突顯出一種科技的巨型崇拜—亦即「越大越好」,反而更使民眾更偏向集中式發電。 • 再以一個「巨型化」為例,台電的太陽電廠興建計劃之中未來將在永安溼地所規畫的電廠,預估容量為5.6MW,將是世界第二大的太陽能電廠。這個能讓太陽能產業發展目標幾乎「一次到位」集中式的太陽能電廠,卻隱藏了鞏固既有電力系統,這不僅破壞野鳥棲息地及濕地,且從適當科技的角度來看,這類大而無當的科技方案與成果經常遠離了民眾的興趣,因而只是滿足了政府單位的權威或展示偏好而已,甚至反而更使民眾更偏向集中式發電。

  13. 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 • 所以台電的興趣主要還是在於鞏固現有供電體系,致力於打造較大供應量的大型太陽電廠並彙整進入其本家系統之中。無怪乎他們研究太陽光電技術的研究旨趣是「把知識經驗提供給公司決策階層及電源開發、營建及施工、運轉及維護等部門作為規劃及興建大型系統之參考」。 • 顯而易見的是,分散型太陽能系統的廣泛設置才能促進設備大量生產,方能真正助於太陽能的擴展實踐。而在台灣電力壟斷市場的現況條件下,亦唯有非集中形式的太陽能發電設備才有可能真正改寫目前電力市場的權力關係—消費者成為真正的能源生產者。台電公司經常以電力短缺或強調關注太陽能的電量缺陷(於是陷入發電量越大才是越好的迷思)為由,因而使得台電公司在因應政府的太陽光電示範推廣計畫上呈現消極被動,而設置大型太陽能電廠不僅得以履行政府派任之工作目標,更可藉以重新鞏固其既有電力供給權威地位。然而集中式電廠的立意取向其實往往忽略了分散式小型太陽能系統與其他電力來源相互搭配的可能性。

  14. 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二、從台灣的太陽光電的政策與技術現況來看(續) 因此「集中型公用電力」與「分散型太陽電力」的對比推衍涉及政治意義上「民主或獨裁的意識形態」

  15. 三、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對環境的影響 • 主要的汙染來自於: • 晶圓清洗 • 蝕刻(酸鹼廢氣) • 蒸鍍等製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包括:酸鹼廢水、氟系廢水以及廠務廢水) • 焊接(產生揮發性有機氣體)

  16. 四、心得感想 在看過助教資料後,我認為現階段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政府如果要以太陽能發電轉型為主,必須要配合民間環保團體積極提倡與宣導分散型太陽能發電,並且效法德、日裝設就有補助的政策,且培訓太陽能光電工程師及維修人員,如果政府還是一昧以巨型化集中發電發展,那我認為政府只是想拓展權威及壟斷發電市場利己不利民,而且對環境的影響更是相當嚴重的,一旦政府不積極宣導那要達到分散型太陽能發電,那要普及化分散型太陽能發電根本困難重重。 再來就是太陽能產業汙染問題,將生產材料找出可回收的材料,且能在製造過程產生對環境最小的汙染、低成本。在生產模式方面偏向勞力密集、小規模(分散型) 。 我相信只要逐一實行便能減少民眾對集中型發電的仰賴與迷思,二來也增加就業機會,使民眾更能接受小而美的科技型態。

  17. 報告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