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41 Views
第二节 手感整理. 柔软整理 硬挺整理. 柔软整理. 有机械柔软整理法和化学整理法. 一、 机械柔软整理. 机械柔软整理主要是利用机械方法,在张力状态下,将织物多次揉屈,以降低织物的刚性,使之能恢复至适当的柔软度。. (一) AIRO-1000 型松式机械柔软整理机. 1-栅格2-文氏管3-大导布辊4-处理槽5-水平导布框架6-织物 7-叶形导布辊8-垂直导布翼9-鼓风机10-热交换器. 工作原理. 利用高压气体的冲击和驱动力,对织物纤维进行机械的甩打和膨化处理而获得特殊的整理效果。. 超细涤纶织物 车速 1000 m/min
E N D
第二节 手感整理 柔软整理 硬挺整理
柔软整理 有机械柔软整理法和化学整理法
一、 机械柔软整理 • 机械柔软整理主要是利用机械方法,在张力状态下,将织物多次揉屈,以降低织物的刚性,使之能恢复至适当的柔软度。
(一)AIRO-1000型松式机械柔软整理机 1-栅格2-文氏管3-大导布辊4-处理槽5-水平导布框架6-织物 7-叶形导布辊8-垂直导布翼9-鼓风机10-热交换器
工作原理 • 利用高压气体的冲击和驱动力,对织物纤维进行机械的甩打和膨化处理而获得特殊的整理效果。
超细涤纶织物 车速 1000m/min 风量 95% 气流温度 120℃ 处理时间 30min 纯棉织物 车速 800m/min 风量 95% 气流温度 100℃ 处理时间 20min 加工工艺
湿处理 车速 150m/min 风量 95% 气流温度 100℃ 处理时间 10min 干处理 车速 500m/min 风量 95% 气流温度 100℃ 处理时间 20min 加工工艺 粘胶纤维及其混纺织物
丝绸织物 车速 200~300m/min 风量 80% 气流温度 90~100℃ 处理时间 10~20min 灯芯绒织物 车速 450~600m/min 风量 95% 气流温度 100~110℃ 处理时间 30~50min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 • 涂料印花织物 车速 500m/min 风量 90% 气流温度 100℃ 处理时间 30min • 在AIRO-1000型设备上对印花后的织物进行整理,可以使印有图案的部分与没印图案的部分具有相同的手感。
(二)VH SoftSet翻滚式柔软定形烘燥机 1-六角盘2-探视窗3-喷嘴4-空气过滤器5-贮布室 6-排风机7-主风机8-过滤器9-加热器
工作原理 • 它利用热风喷射原理对织物进行翻滚式烘燥、柔软处理,在工作时由喷嘴喷出高压热空气流,驱动织物在贮布室内高速循环运行,对织物施加翻滚、松弛、揉搓等作用,并在贮布室内得到充分的松弛。
二、化学柔软整理 • 化学柔软整理是采用柔软剂对织物进行柔软整理的方法。 • 柔软剂作用是减少织物中纱线间、纤维间的摩擦阻力和织物与人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一)摩擦系数和柔软性的关系 • 静摩擦系数的降低意味着纤维或织物握在手中,用很小的力就能使纤维间滑动,而动摩擦系数越小,则表示对已经滑动的纤维或织物使其继续滑动所需要的力越小,以致感到柔软、平滑。
(二)柔软剂的化学结构与柔软性能的关系 • 长链脂肪烃类:柔软剂的柔软平滑作用主要是由近乎直链的脂肪族碳氢结构部分所决定的,如CH2CH2……CH2CH2- • 疏水基的烷基若呈细长链形,增加了分子的柔曲性。在具有相同碳链的各分子链中若含有双键、支链,特别是苯基,将降低长链分子的柔曲性,分子链中若含有酰氨基,则会使摩擦系数减小,提高柔软效果。 • 脂肪酸单分子层摩擦系数和疏水基碳链长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是随着碳链的增加,摩擦系数减小。 • 有机硅柔软剂的柔软平滑作用,则是由于有机硅结构中的疏水基——甲基定向排列的缘故。
(三)柔软剂的分类和应用性能 • 表面活性剂型柔软剂 • 反应型柔软剂 • 非反应型柔软剂
(四)柔软整理工艺 • 柔软整理有浸轧法和浸渍法两种,且常和增白或上浆整理同时进行。其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如下: • 先将织物浸轧整理液(一浸一轧或二浸二轧,温度30~50℃,布速一般控制在40~70m/min),然后经热风拉幅烘干(温度为105~120℃)。 • 反应型柔软剂在整理过程中需经一定条件的高温处理,以促进与纤维分子的化学反应,这样能显著提高其耐洗性。
硬挺整理 • 硬挺整理是利用一种能成膜的高分子物质制成的浆液粘附于织物表面上,干燥后,织物就有硬挺和光滑的手感。 • 织物整理用的浆液组分通常是由浆料、填充剂、防霉剂、增白剂和着色剂等一种或多种用剂配合组成
一、浆料 • 织物整理剂浆料具备能增进织物的硬挺度,能胶合大量的填充剂且本身有充填作用等性能。 • 现在较广泛应用的有天然、改性和合成浆料。
(一)天然浆料 • 淀粉 • 糊精 • 海藻酸钠 • 植物胶 • 动物胶
(二)改性浆料 • 改性浆料就是将天然浆料进行化学改性的产物。当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烷基、羟烷基、羟甲基等基团取代后,可以改善它们的增稠性等性能。包括: 甲基纤维素(MC) 羧甲基纤维素(CMC) 羟乙基纤维素(HEC)
(三)合成浆料 • 聚乙烯醇(PVA) • 聚丙烯酸胺(PAM) • 热塑性或热固性合成树脂
二、添加物 • 填充剂 • 着色剂 • 防腐剂
三、织物硬挺整理设备 • 织物上浆设备通常由上浆和干燥两部分组成。 • 上浆机有浸轧上浆机、单面上浆机等形式。
(一)浸轧上浆机 • 浸轧上浆机有两辊或三辊两种,压液辊由软、硬辊组成。浸轧上浆机常用穿布方式,如图
(二)单面上浆机 • 单面上浆分轻浆和重浆。 轻式单面上浆穿布 1-浆液加入处 2-隔板 3-给浆辊 4-刮刀 重式单面上浆穿布 1-给浆辊2-刮刀3-浆槽
(三)烘干方式 • 大烘筒与普通烘筒混合式 • 先用大烘筒与无浆面接触烘至半干,然后让有浆面与普通烘筒接触烘干。 • 花篮辊筒与烘筒混合式 • 开始烘干时,烘筒仅与无浆的一面接触,有浆的一面则只与花篮辊筒接触,待半干后才与烘筒接触。 • 蛛网式热风烘干与烘筒混合式 • 织物上浆后先用蛛网式热风烘至半干,然后用烘筒烘干。 • 热烘筒与冷水烘筒混合式 • 织物在上浆后可以在热烘筒与冷水烘筒上交替运转,但有浆的一面,在烘至半干前,仅允许与冷水烘筒接触。
四、织物硬挺整理工艺 • 一般轧浆整理 • 单面浆
五、织物耐久性硬挺整理 • 耐久性硬挺整理就是利用耐久性浆料整理织物,使织物软硬适中、富有弹性,并具有易洗、快干、免烫、缩水率小的特性,从而获得耐久性硬挺的整理效果。 • 织物进行耐久性硬挺整理时多选用热固型树脂与普通浆料的混合物为耐久性硬挺整理剂。目前以甲醚化多羟甲基三聚氰胺与聚乙烯醇的混合浆料应用最多。
耐久性硬挺整理工艺流程及处方 织物耐久性硬挺整理工艺流程如下:浸轧硬挺整理剂工作液→预烘→焙烘→水洗→烘干、落布。浸轧方式:二浸二轧,轧余率65%~70%。 预烘:90~100℃。 焙烘:150~155℃,3~4min。 工艺处方如表
作业 • P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