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 likes | 1.09k Views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 能力目标. ○ 比较古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 ○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结合自身的体会,认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明确对中华传统文化做到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E N D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明确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能力目标 ○比较古代中华文化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 ○认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结合自身的体会,认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明确对中华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难点 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古代辉煌的历程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古代辉煌的历程: (1)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你知道吗?
古代文明: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印度的婆罗门文化极其辉煌,可创造文化的雅利安人却不是本土居民;埃及的文化渊源甚古,但历经希腊化、罗马化,直到17世纪伊斯兰化,已与古代面目全非;玛雅的天文数学无与伦比,可这盛极一时的文化早已被湮没,留给后人千古不解之谜。
结论: 它们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的遗憾!
埃及金字塔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特征 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 两河流域文明湮灭…… • 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 埃及文化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 • 希腊文化、罗马文化沉睡千年…… •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A.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汉儒家思想 司母戊鼎 秦兵马俑 根据历史知识,谈谈你看到的内容? 宋元明诗词 唐三彩
B.近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B.近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也创造了“马力”这个概念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汉字及其重要性(即为什么能够见证) (2)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见证一: 汉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意义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B.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汉字的演变顺序: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见证二: 史书典籍 你都知道哪些史书典籍? 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史书典籍的 意义: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中国从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了史官)。 特点:中华民族的史书典籍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表现: (1)封建意识浓厚、民族意识薄弱、压抑进步思想 (2)清朝:现代科技水平落后 (3)鸦片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渐渐消失 (4)西学大量传入中国 结论: 国家衰落决定文化衰落
(2)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A .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根本因素 B .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正确方向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要求
方法: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法: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中华传统文化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见证 知识梳理 辉煌历程 文字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史书典籍 原因 包容性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富有魅力的古典戏曲; 不可思议的中华气功; 手到病除的中医药、蒙医药、藏医药; 意蕴丰富的书法艺术……
(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 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点评 《水浒传》英雄好汉的忠义悲曲 《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祖 《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对世界的贡献(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及对世界的贡献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 (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春秋-西汉 南北朝-北宋初 北宋-明中期 东汉-东晋
表中所展示的中国有中国历史四个阶段大致是春秋到西汉,东汉到东晋,南北朝到北宋初年,北宋到明中期。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优势地位,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交流共享。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交流共享。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科学方面如天文、立法、医学、数学、农学等;技术发明创造方面如四大发明、蚕丝织品、瓷器、铁器等,不仅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广延亚洲、远播世界,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列举中国在数学、天文历法、蚕丝纺织、陶瓷、冶铁、农学、医药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三孔”:孔府、孔庙、孔林 泰山:五岳之首
(2)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2)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客家文化 荆楚文化 三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