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89 Views
环境影响评价 EIA.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第 2 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管理. 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1.1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2.1.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2.2.1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规定 2.2.2 环境敏感区的界定 2.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2.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2.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 2.3.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及评价要求 2.3.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
E N D
环境影响评价 EIA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第2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管理 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1.1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2.1.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2.2.1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规定 2.2.2 环境敏感区的界定 2.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2.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2.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 2.3.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及评价要求 2.3.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跟踪评价 2.4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2.4.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 2.4.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2.4.3 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
2.1.1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几个重要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2005年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1年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2004年
2.1.2 中国环境评价制度特点 (1) 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规划) (2) 具有法律强制性 (3) 预先报批制度(纳入基本的建设和规划程序) (4) 分类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 规划:篇章或说明、报告书 (5) 持证评价制度 (6) 公众参与制度 (7) 跟踪评价制度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 记住一点:“分类管理” 为什么分类进行管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第一条 为了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名录。 第二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名录的规定,分别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第三条 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一)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三)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第四条 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第五条 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第六条 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第七条 本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公布。 第八条 本名录自2008 年10 月1 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 号)同时废止。
2.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 • 哪些规划需要进行环评? “一地”、 “三域”、 “十个专项”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3.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及评价要求 • 规划环评的两种形式——篇章或说明、环境影响报告书 (1)“一地”、 “三域”综合性规划——编制篇章或说明 (2) “十个专项”中的指导性规划——编制篇章或说明 (3)“十个专项”中的非指导性规划——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一地”“三域” 的相关规划和“十个专项”中的指导性规划都需要编制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而“十个专项”中的非指导性规划就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指导性规划——以发展战略为主要内容的规划
2.4.1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200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2005 • 独立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承担评价工作 • 严格按照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进行评价工作 • 合理收费,严禁存在各种利益关系
2.4.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1)资质等级: • 甲级 • 乙级 乙级:报告书 乙级:报告表
2.4.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1)评价范围: • 报告书范围——11类 轻工纺织化纤类、化工石化医药类、冶金机电类、建材火电类、农林水利类、采掘类、交通运输类、社会区域类、海洋工程类、输变电及广电通信、核工业类 • 报告表范围——2类 一般项目(前9类) 特殊项目(后2类:输变电及广电通信、核工业类)
2.4.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2)资质申请条件: • 硬件:资金、资产 • 技术力量:专职人员(环评工程师及岗位人员) 甲级:20名专职人员,其中10名以上工程师,其余为岗位人员 乙级(报告书):12名专职人员,其中6名以上工程师 乙级(报告表):8名专职人员,其中2名以上工程师 • 评价范围与工程师的登记类别相匹配 • 其他质量保证和设备条件 • 限制不能申请的单位——环保局、监测站、评估机构等
2.4.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3)资质管理、考核、监督 • 业绩 • 工作质量 • 人员变更 (4)违规行为处理 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整改3~12个月、缩减评价范围、降低资质等级、取消评价资质。
2.4.3 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 目 录 1 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 2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 3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6 声环境影响评价 7 生态影响评价 8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9 清洁生产 10 风险评价 11 环境监测 附录 (1)岗前培训 持证上岗
(2)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 滚动考试:连续2年内通过4个科目的考试 科目名称 试卷满分 合格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200 1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150 9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150 90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20 72 (3)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制度
第一科法律法规题目: 1. 下列几家公司均准备申请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根据有关规定判断哪些公司的现有情况一定不具备申请乙级资质的条件?( ) A 、某公司工商注册资金450 万元,有员工89 人 B 、某公司工商注册资金20 万元,有员工20 人 C、某公司工商注册资金65 万元,有员工5 人 D 、某公司工商注册资金10 万元,有员工20 人 答案:BCD
第一科法律法规题目: 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规定,下列哪些单位可以申请环境影响评价资质?( ) A 、某私有企业法人 B 、某环境监测机构 C 、某政府机关 D 、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机构 答案:A
第一科法律法规题目: 3. 国家环境保护部在确定评价资质等级的同时,根据评价机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确定相应的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分为( ) A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11个小类和报告表的3 个小类 B、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11个小类和报告表的2 个小类 C、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12 个小类和报告表的3 个小类 D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13 个小类和报告表的2 个小类 答案:B
第一科法律法规题目: 4、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下列哪些国家机关有权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要求对本辖区的县级人民政府编制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A 、某省政府 B 、某自治区人民政府 C 、某直辖市人大 D 、某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E 、某省会城市人民政府 答案:AB
第一科法律法规题目: 5.《 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其中“国务院有关部门”包括( ) A 、国务院组成部门 B 、国务院直属机构 C 、国务院办事机构 D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E 、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答案:ABCDE
思考题 1、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其特点。 2、如何界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 3、何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怎样进行分类管理? 4、哪些规划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关于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还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如何界定? 5、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等级如何划分?评价范围如何划分?各等级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是多少? 6、我们常说的“环评证”包括哪两种,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