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品 管 人 員 訓 練 手 冊 之

品 管 人 員 訓 練 手 冊 之. 品質基礎知識. 品質的類型. 1.產品品質 產品品質是指 產品從原材料投入到成品產出直至客戶使用後之整個過程中.其結果各項條件是否均能符合/滿足各段落/工序所規定之要求. 2. 工作品質 工作品質是指大家在工 作中表現出之成果是否被您的上 司或周圍的同事得到認同與滿意. 注: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應不斷了解上司及周圍同事的要求水準. 從而滿足他們的需求來提升自己. 3. 服務品質 服務品質是指除了產品/工作的品質外.為了贏得顧客的信

giz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品 管 人 員 訓 練 手 冊 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品 管 人 員 訓 練 手 冊 之 品質基礎知識

  2. 品質的類型 • 1.產品品質 • 產品品質是指 • 產品從原材料投入到成品產出直至客戶使用後之整個過程中.其結果各項條件是否均能符合/滿足各段落/工序所規定之要求. • 2. 工作品質 • 工作品質是指大家在工 • 作中表現出之成果是否被您的上 • 司或周圍的同事得到認同與滿意. • 注: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應不斷了解上司及周圍同事的要求水準. • 從而滿足他們的需求來提升自己. • 3. 服務品質 • 服務品質是指除了產品/工作的品質外.為了贏得顧客的信 • 賴與滿意度而採取一種更優惠.更有利的措施.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

  3. 品質在企業中所占地位 • •品質是企業的生命. • •沒有品質.就沒有明天. • •品質是價值與尊嚴的起點. 品質與客戶間的關係 • 何為客戶? • 在傳統的定義上來講.客戶 • 就是買主.但在企業界而言.客戶 • 就是下一工程的承接者.它分為 • 外部客戶和內部客戶兩類. • 外部客戶:

  4. 一. “品質管制”之意義: 品質 ------ 滿足客戶之需求及所期待的產品,是适當的品質,而不一定為最好之品質. 簡單的說:品質就是滿足顧客的需求. 管制 ------ 先确立品質標准,然后進行調查各項作業流程,隨時保持品質標准,此一系列的活動稱之為管制. 所謂“品質管制”是依生產計划,制造所規定的產品,并在生產程序各階段中,為了維持并提高產品品質水准的一系列活動与檢驗稱之. 第一章 品質觀念之建立 二. “品質管制”的定義: 适 用 ------ “ Fithess for use ” 符合需求 ------ “ Conformance to Requireiments ” 三. 品質管理的最高境界 1. 第一次就做好(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 2. 第一次都做好(Do It Right Every Time) 3. 零缺點(Zero Defects)

  5. ※ 下 工 程 就 是 顧 客 ※ --『在公司內每一位員工,應該把接受他工作成果或受他工作成果 影響的者,當作他的顧客。』-- 顧客第一的理念 品質管制專有名詞解釋: IQC: 進料檢驗 IPQC: 制程檢驗 FQC: 最終檢驗(成品檢驗) OQC: 出厂檢驗 QA: 品質保証 SQC: 統計品管 TQC: 全面品質管制 5S: 整理、整頓、清洁、清掃、修身(習慣) QFD: 品質机能展開 CWQC: 日本模式TQC-全公司品管 TQM: 全面品質管理 AQL: 判定基准-不良率為% PPM: 百万分之一不良率 SOP: 標准作業程序 SIP: 標准檢驗程序 PDCA: 戴明管理循環 修正(Action) 設計(Plan) 4 1 3 2 檢查(Check) 制造(Do) 觀念上重視品質和對品質有責任感 戴明管理循環圖 P - Plan 設 計 D - Do 制造,實施 C - Check 檢 查 A - Action 修 正

  6. 第二章 品質管制的發展 1. 操作工人的品質管制階段(1900年以前) 操作工人必須能完全負責、管制其制品的品質,並且在此階段受到產業革命的影響不斷產生新的品管技巧,以適應當時的需要. 2. 領班的品質管理階段(1901~1918年) 在此階段科學管理之父泰勒博士大力提倡工作、時間,與作業之標準化;並且工廠制度興起后,工廠普遍設有領班以督導同類工作性質的作業員,領班除了負有管理工作、人員之外,並對產品品質負責. 3. 檢驗員的品質管理階段(1919~1937年) 此階段為制造與檢驗分開的開始,工廠規模愈趨龐大復雜,領班管理大量工作,無法兼顧品管的工作,因而產生專職的品管檢驗人員,於1920年代,檢驗組織逐漸擴大,另成立一個品管部門來管理. 4. 統計的品質管制階段(1938~1960年) 為科學管理發展最快的階段,而統計品管(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SQC,是指以統計理論為基礎,而以管制圖、抽樣檢驗、實驗計劃、統計推理與變異數分析為管制工具的管制方法.

  7. 5. 全面品質管制時代(1961~1980年) 全面品管(TQC,Total Quality Control)-由於消費者意識日益明顯,顧客對產品品質的要求提高,工業界為有效提升品質,必須把品質管制由過去的技術、制造、檢 驗部門擴大到市場調查、研究發展、產品設計、原料管理、銷售服務等品質有關的人員和部門,共同協力合作,全體職工人員都應具有品質意識及擔負品質責任. 6. 自動適應品質管制階段(1980年以后) 應用微處理機和微電腦,使得人和電腦綱絡及制程機器設備整體聯結品質管制的方式,稱為自動適應品質管制(Automatic Adaptive Quality Control, AAQC)。 第三章 品管舊七手法之介紹 一. 柏拉圖 將問題按大小順序,排列出來. 20/80定律-在許多問題中如果能掌握影響問題之原因中最重要的20%時,問題便能解決約80%. 例如: 在行銷方面,大約有80%的營收來自約20%的顧客;在成本分析中,制造成本中約有80%為零件中的20%所占去.當然20/80這比值,並非一定的,不過這個比值卻能給人一個清晰的概念,故一般稱為「20/80定律」,或分配對數定律. 利用柏拉圖分析圖找出幾個影響問題的最大因素,作為優先改革的對象,唯有如此才符合以最小的努力獲致最大的改良之經濟原則.

  8. 二. 特性要因分析圖: 是一種用來說明品質特性,及影響品質之主要因素與次要因素三者間因果關系的圖形;又稱「魚骨圖」或「石川圖」,此圖之作用是在說明事件發生之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故又有人稱「因果圖」. 與層別法相互運用將問題發生的原因分為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再依其類別分析,如: 人員因素、材料因素、機器設備因素、作業方法因素(4M)……等. 三. 層別法 將复雜問題理出頭緒來. 四. 檢核表 將可能發生之問題,逐項加以檢核.例如: 進料檢驗品質報告表.

  9. 直方圖 • 將問題的中心与變異的程度用次數表示出來.通常數据約為50~200個. 六. 散布圖 將相關事物找出,繪成分析圖.超過200個數据使用此方法.

  10. 七. 管制圖 讓過程(制程)在希望的管制范圍內正常進行,有異常易於發現. 第四章 統 計 分 析 1. 統計之應用方式: 1.1演繹統計: 為從事描述并分析某一對象或群体為主. 1.2.歸納統計: 其應用是經由有限資料(樣本)以得到有關大量資料(群体)的重要結論.

  11. 2. 在品質管制中所用之統計方法: 2.1初等統計: 例如:資料的收集,記錄,數量化等過程,均需應用到百分比,平均數或標准差等統計方法,以顯示資料的分布情況. 2.2抽樣: 由於大量生產,為節省檢驗時間和成本,對原料,零件成品的檢驗必須采抽樣方 式檢驗以代替全數檢驗,以達品管之目的. 2.3管制圖: 品管的圖解記錄,利用統計方法,將所收集的資料計算出管制界限,以管制,判斷品質是否有變異發生. 3. 數据之种類: 3.1.計數值: 其數值為正整數,例如: 缺點數,不良品個數,連接器上之PIN數……等 3. 2.計量值: 用儀器測量而得之數据,通常為近似值而已.

  12. 第五章 改善品質之方法及步驟 1. 以現場作業對象,發掘問題: 甚么才是問題? (1) 時常為此而困扰的問題. (2) 工作很費力,很難操作的問題. (3) 工作做不好的問題. (4) 工作感到不安的問題. (5) 覺得是浪費(勞力、成本 、物品 、時間……等) 消除浪費: 1.制造過多的浪費. 2.待工、待料的浪費. 3.搬運浪費. 4.加工浪費. 5.庫存浪費. 6.動作浪費. 7.制造不良品浪費. (6) 常引起事故、故障、不良品較多的問題. (7) 不知到誰來做的問題. (8) 前后工程相互抗議的問題. (9) 与目標不符的問題. (10)無法達成生產計划的問題.

  13. 2. 把握現狀收集數据,決定目標: 發現問題時要把握現狀,馬上收集數据以利異常或問題之分析. 3. 針對問題擬定改善方案,找出最佳可行者: 針對問題或異常擬定出几個改善方案,再經過檢討及分析找出最佳可行之方案. 4. 實施對策要比較得失: 實施改善方案后,要收集各方面數据以綜合各部門意見, 召開檢討會議以比較得失. 5. 确認結果: 利用統計方法統計實施改善對策后異常問題之改善效果,以驗証改善方案之有效性,以及改善方案之實施成效. 6. 作業標准化,防止錯誤再發: 經過确認效果后,須將改善方案標准化以防止類似問題或異常再次發生. 所謂“標准化”即是將改善問題的方法,以書面程序加以記錄納入正常作業指導書并對相關單位、人員實施教育訓練.

  14. 第六章 本公司之品質要求 ※ 品質政策: 品質至上 持續改善 顧客滿意 第七章 本公司之檢驗手法及步驟 1. 檢驗手法及步驟: 依本廠檢驗規范或辦法實施。 2. 抽樣標准之說明: 本公司最常用之抽樣標准: MIL-STD-105E正常檢驗水准Ⅱ(另作講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