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99 Views
猿猴之愛. 哈洛的靈長類動物. 碩人 一甲 莊 尚儒. 哈洛 Harry Harlow ( 1905-1981 ). 生於:愛荷華州費爾菲德 (Fairfield) 本名:亨利 • 以色列 (Harry Israel) 此報告以 恆河猴實驗 證明 ” 愛 ” 的存在。. 實驗 1-1. 1. 將幼猴、母猴和其他同伴 隔離 2. 隔絕幼猴和母猴的獸籠地上 鋪一塊絨布毛巾. 絨毛布巾. 依附現象. 實驗 1 的依附現象. 先前心理學界以 營養取得 的觀點解釋。
E N D
猿猴之愛 哈洛的靈長類動物 碩人一甲莊尚儒
哈洛Harry Harlow(1905-1981) • 生於:愛荷華州費爾菲德(Fairfield) • 本名:亨利•以色列(Harry Israel) • 此報告以恆河猴實驗證明”愛”的存在。
實驗1-1 • 1.將幼猴、母猴和其他同伴隔離 • 2.隔絕幼猴和母猴的獸籠地上鋪一塊絨布毛巾 絨毛布巾 依附現象
實驗1的依附現象 • 先前心理學界以營養取得的觀點解釋。 • 赫爾(Clark Hull)和史賓斯(Kenneth Spence)主張,人類行為的依附行為都是為了消除慾望。 Ex:飢餓、口渴、性欲等等 • 1930至50年代,心理學界慣以消除欲望來解釋關愛現象。
實驗1-2 • 1.拿塑膠瓶給幼猴餵奶 • 2.拿走絨毛布巾 1 絨毛布巾 2
實驗1-3 • 1.將母猴封閉隔離 • 2.將一群剛出生的幼猴隔離至有兩隻代理母猴的籠裡。一隻由鐵絲纏繞而成食物取之不盡,一隻布做的母猴,乳房裡西不到奶,但笑容可掬。 • 數天之後…. • 影片連結1 • 影片連結2 肢體接觸 的安全感
實驗1-4 • 1.以表情較為精細但沒有五官的假母猴,與剛出生的受試幼猴一同放進籠子裡 • 2.一段時間後,再將精美、逼真的面具套上假母猴的臉 • 銘印作用:某些生物出生以後會緊跟著它第一眼見到的較大的可移動的物體而走,一旦發生就很難改變
實驗1-5 • 將鐵娘子與幼猴放置同一空間 • 鐵娘子-為一種代理母猴,會突然射出釘子或噴出冰冷的強烈氣流等,為測試惡毒的母親對幼猴的影響
實驗2 • 將布製代母共同生活的幼猴移出隔離籠,與其他猴子共處 • 將一隻與會動的代理母猴一起生活並每天與一隻真的猴子玩半小時的幼猴移出隔離籠,與其他猴子共處 反群體、自閉或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
實驗3 • 1.使用強暴架(Rape Rack),固定母猴身體,並將頭往下壓 • 2.放入一隻交配經驗豐富的公猴,使其交配繁衍後代,進而觀察其互動行為
結論 • 人是群體的動物,是需要愛的,而關愛不是只有滿足生理上的需求就可以達到。 • 要滿足靈長類動物的心理需求需要有三個與愛有關的變數,接觸、動作、遊玩。
參考文獻 • http://blog.sina.com.tw/littleplanet/article.php?pbgid=34855&entryid=581912 • http://wiki.mbalib.com/zh-tw/%E5%93%88%E5%88%A9%C2%B7%E5%93%88%E6%B4%9BMBAlib智庫 百科 • 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8047依恋理论——恒河猴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