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44 Views
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张洁慧 2013 年 5 月 16 日. 第一部分 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部分 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青春期孩子的特征与教育方式的调整. 找一找你在幸福上的哪一点?. 幸福的尺度从 0 —— 10, 你在哪一点上? 10 -非常幸福 9 -很幸福 8 -幸福 7 -中度幸福 6 -有一点幸福 5 -持平 4 -有一点不幸福 3 -中度不幸福 2 -不幸福 1 -很不幸福 0 -非常不幸福. 找一找你在幸福上的哪一点?.
E N D
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张洁慧 2013年5月16日
第一部分 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部分 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青春期孩子的特征与教育方式的调整
找一找你在幸福上的哪一点? 幸福的尺度从0——10,你在哪一点上? 10-非常幸福 9-很幸福 8-幸福 7-中度幸福 6-有一点幸福 5-持平 4-有一点不幸福 3-中度不幸福 2-不幸福 1-很不幸福 0-非常不幸福
找一找你在幸福上的哪一点? 幸福的尺度从0——10,你在哪一点上? 10-非常幸福(觉得狂喜) 9-很幸福(觉得心旷神怡) 8-幸福(情绪高昂、感觉良好) 7-中度幸福(觉得还不错、愉悦) 6-有一点幸福(比一般人幸福一点) 5-持平(不特别幸福也不特别不幸福) 4-有一点不幸福(比持平低一点) 3-中度不幸福(心情低落) 2-不幸福(心情不好、提不起劲) 1-很不幸福(抑郁、沉闷) 0-非常不幸福(非常抑郁、心情跌入谷底)
幸福的三个层次: • 情感幸福感:拥有积极的情感、生活满意度、快乐和流畅感。 • 心理幸福感:自我接纳、个人成长(自身发展)、人生目标、对环境的控制感自主性、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家庭、同事等)。 • 社会幸福感:社会认同、自我实现(高需要)、社会价值、社会贡献。
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 心理辅导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体现心理教师的理念 • 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代表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专题讲座---锻炼、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 • 建立各种成长小组---发挥自身的才能和创造性
感悟: 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内化为自身的专业诉求,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实践,才能得到满足。我们心理老师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把工作中的经验、案例整理归纳,形成自己的风格,展现自身的才能,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1.新生入学适应不良 • 学习适应不良 • 人际适应不良 • 2. 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 不良学习习惯 • 学习心理疲劳 • 厌学惧学 • 考试焦虑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3.情绪心理问题 • 情绪反应问题 • 焦虑 • 易怒 • 恐惧 • 烦恼 • 孤独 • 压抑 • 挫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4.人际关系问题 • 孤独 • 嫉妒 • 恐惧交往 • 师生关系问题 • 同学关系问题 • 亲子关系问题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 5.自我意识问题 • 自我评价不客观:自卑、自负 • 消极自我体验:自责、自负、失败感 • 自我冲突:独立与依赖的自我冲突 、理想与现实的自我冲突 、自我评价与他人反馈的冲突 、交往的需求和内心的封闭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 1.心理行为问题与早年成长有关 • 不与人交流,从没笑容的人——表现的心理问题是恐惧,只要自己在屋子里,就拉窗帘 • 不合群的人——都有不确定,不安全感 • 好斗的人——早年有不安全感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 2.未成年人所有问题是成年人造就 • 我是怎么来的? • 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6岁以前爱吃的,也是我们现在爱吃的 • 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小时候惯出来的 • 我的观念是唠叨出来的——父母教育的结果 • 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清华大学生泼熊 • 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即使孩子自杀、出走、犯罪,所有的行为选择,都是父母行为的结果。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 3.性格取决于6岁前的有意行为 • 孩子6岁以前主要是家庭影响,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 • 抑制任性:要从三岁起对他说不;如不给买东西就打滚 • 防止压抑:要鼓励孩子说出理由(沟通表达训练) • 克制冲动:诱惑与条件同时给出,幼儿时期的延迟满足,有利于孩子意志力的培养(时间和思维训练) • 防止自私:食物分享训练(空间思维训练) • 防止娇气:游泳等体育训练(意志力训练)有肌肉的孩子就不会胆小,难受时坚持一会儿就没事了,体力的训练与意志力的培养。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 4.习惯的养成比智力的教育更重要 • 孩子的起跑线不是记住了多少个单词,做了多少奥数题目,而是孩子独立吃饭、穿衣、洗澡、睡觉、洗内裤……如果起跑线的方向错了,那么10年后,孩子的成长成为你不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你必须为当初的错误承担痛苦的后果。当出发点和过程都做正确了,结果必然是正确的。世间有因便有果,万事万物都逃脱不了这个法则。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 5.孩子的回报取决于父母的给予 • 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 • 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的善待别人? • 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感觉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和自制?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他一定是有责任能合作的人,能自制能付出的人,而合作、责任、自制、付出均为性格,不是智力。6岁以前的习惯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很重要。幼儿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可以终身受益。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 6.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忧心重重; •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中,他便学会去爱别人; •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相信自己、也相信周围人; • 如果孩子生活在和谐中,他便能全面发展和谐成长。
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对孩子很好的示范。孩子身上的品质:如孝顺、独立、勇敢、善良、合作、自制、乐观、幽默、毅力、宽容等等的心理品质都是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因此,孩子出问题根源在父母。 • 要改变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必须先改变家长自身的行为。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青春发育带来了自我意识的增强,这种自我意识可以分裂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I 观察者 Me被观察者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情绪容易大起大落 原因:一方面,由于身体发育,特别是性的发育和成熟,青春期少男少女体内积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兴奋过度,造成情绪上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他们的神经系统还未成熟,不能很好控制调节情绪。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方式的调整 • 变化一:独立意识增强 • “我的事能不能不管” • 对成年人不再言听计从 • 甚至常常挑战成年人的权威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方式的调整 • 变化二:自尊心增强“别拿我当小孩” • 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在意别人的看法,为了使别人尊重他,他可以不计后果,胆大妄为 • 一定要尊重孩子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方式的调整 • 变化三:叛逆心理突出“大人们很烦…” • 要少说多听 • 让孩子参与家中大事:买车、买房、家里遇到问题如何处理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方式的调整 • 变化四:抽象能力+想象内容“我想成为影视中的…” • 追星 偶像崇拜 • 心理作用:替代性满足 • 想了解孩子的心理,必须关心孩子看什么书 要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向,与其共同分享,再进行引导,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方式的调整 • 变化五:同伴影响力上升——“不如找同学帮忙” • 遇到麻烦不找长辈,于是不知所措,需要寻找新的依赖对象 • 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与家庭背景
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方式的调整 • 变化六:性意识觉醒 • 关注异性,希望引起异性注意,渴望接近异性 • 举止夸张,以吸引异性的目光 • 害羞,为掩饰害羞,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 自责、内疚、压抑 • 作为父母要一同陪伴他面对自己的变化,给予适当的指导
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 • 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 • 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惘的人。
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体验我们的职业幸福!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体验我们的职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