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331 Views
拒绝平庸 摒弃完美 打造精品 追求卓越 ---- 学校半学期工作现状问题与思考 蔡东曦. 1. 师德是教师的魂、根与本。 2. 质量是生命,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3. 活动是手段,有效是保证与前提,精品与精彩是目标。 4. 按教学常规要求,创新育人方法,提高育人质量是教师 自我提升,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5. 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热爱生命。. 生命蕴含其中 —— 学生的财富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 已不再 是难以企及的梦想。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需求。
E N D
拒绝平庸 摒弃完美 打造精品 追求卓越 ----学校半学期工作现状问题与思考 蔡东曦
1.师德是教师的魂、根与本。 2.质量是生命,是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3.活动是手段,有效是保证与前提,精品与精彩是目标。 4.按教学常规要求,创新育人方法,提高育人质量是教师 自我提升,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5.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热爱生命。
生命蕴含其中——学生的财富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已不再 是难以企及的梦想。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需求。 因此,探索“一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究竟受那些因素的 影响”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办好学校的 一些抓手、一些着力点,使学校教育真正为学生积攒财富, 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我们将基于学校现状,结合对学校教育生活的体验,寻找学 校难以形成区域名校的原因。我谈个人的看法:
要为前进寻找条件,不为后退拼凑理由 1.端正教育态度,我们确实做得不够。 教师是学生的“重要的人”,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 人,我们应当首先成为我们所要培养的那种人。举个最基 本的例子:“你希望学生认认真真地听课、做作业,那么 自己首先要扎扎实实地备课、批改与辅导;你希望学生不 迟到、不早退,那么自己首先要守时守纪。”简单的例子 折射出的却是深刻的为师之道。 试问:我们做到了吗?
2.静心教学研究,我们还缺乏一种精神。 教师工作是一种单薄、宁静的生活,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然而,面对这个繁华的世界,我们仍旧无 法摒弃浮躁、克服惰性。例:阅读书籍,我们不善找时间、 挤时间;课题研究,学科教研,我们仍旧满足于形式,潜心 参与研讨我们觉得应该别人去做;上公开课、我们没有初生 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敢毛遂自荐;参加竞赛课,我们缺乏 敢拼就会赢的劲头,追求功利,害怕失败。孰不知,失败可 以重来,好课需要多磨,名师需要打造。每一节成功的课, 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之外,背后一定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导师 队伍”支撑着,这一点我想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缺乏的还是那 种“荣辱与共”的大家精神。
3.教书育人,我们无正确的人生规划。 “教是为了不教,工作的计划性不仅会使你的一天生活过得 有秩序,而且会使你的一生有所作为。” 现实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痛苦”。如何破解 这一困局?确立长远目标,制订短时规划!每天,教师应该进 行一天的规划;下午放学后,老师要及时进行一天规划的评价 和反思;周末进行小结与调整;课堂上,我们同时可以对学生 进行潜移默化的人生规划指导……渐渐地,每个人的未来变得 清晰。我们不再盲目无措,而是从容地向着目标前进。教师跟 学生的交流变得平等,同事之间的合作水平大幅提升,而教师 自己规划人生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书’ 到‘教书育人’的转变,实现教育价值的本位回归。 试问:我们做到了吗?
教育的成果,凝聚在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之中。教育的成果,凝聚在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之中。 我想我们的教育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要真正去服务 于学生的美好生活。通过我们的探索,我们希望每一个学 生心中能有更丰厚的、更美好的生命的情怀,对生命有更 多的眷恋;学会过精神生活,同学间能有更和谐、更美好 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校园能处处充满生机,学生的幸福指 数能日益提高。我想这才是我们教育更大的成功。 学校为构建这个梦想之城,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1.细微处“化情” 。 对学校环境我们像对一个精彩的生命一样进行了全 方位、高品位的打造:“气象万千”的校园活动、“奇思妙 想”的班级布置,“童心飞扬”的艺术天地、“腹有诗书气自 华”的图书馆、“舞动起来,让生命更加精彩”的舞蹈室, 一个创意,一个名字,这些原本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师 生的手中赋予了勃勃生机。
2.教育得走进家庭 在孩子教育问题增多与我们家庭缺少教育的矛盾 不断增长的今天,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尽快给孩子补 上“家庭教育”这一课迫在眉睫。守护孩子的生命是家长 义不容辞的责任,培植孩子成长是家长首当其冲的要事, 这也是目前制约我校孩子发展的一项很重要的因素。期 待孩子活得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加快乐、更加精彩, 家庭教育一定得跟学校教育同步。实现这一步,我觉得 难度有点大。
3.改变从可能之处入手。 我们应尝试从课堂结构入手,开展“快乐课堂”教学模式, 还孩子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快乐时光。快乐课堂的构建首先从 时间上划分,将课内与课外相关联,把学习的空间向外围进 行辐射;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参加各种实践,查阅资料,多 去旅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因为“纸上谈兵”,终究比较狭 隘。我们老师常责怪孩子过于愚笨,不善表达,可事实并非 如此,因为孩子犹如“井底之蛙” ,叫他们如何“聪明”得起来? 我们应该以生活化的形式带给学生生活化的学习,加大综合实 践课程、品社学科、科学学科等学科的开发与建设力度,才能 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能力。 我们的生命教育方兴未艾,丰富孩子们的生命历程,为幸 福人生奠基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是我们教育人的价值追求。
与老师共体会: 1、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 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才会成功。 2、语言不是最好的行动,行动才是最好的语言。 3、教师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教书育人,读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