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37 Views
学校健康教育.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 : 张轶群 2010 年 4 月 15 日. 内 容. 1 、什么是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2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3 、如何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教育宣传版面设计。. 4 、解读 《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健康教育的涵义.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 1998 年第 13 届世界健康大会) 重点研究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理论、规律和方法。. 健康教育的涵义.
E N D
学校健康教育 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 张轶群 2010年4月15日
内 容 1、什么是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2、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3、如何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教育宣传版面设计。 4、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健康教育的涵义 •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 (1998年第13届世界健康大会) • 重点研究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理论、规律和方法。
健康教育的涵义 •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 其实质是一种干预,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须的知识、技术与服务。
什么是学校健康教育? • 学校健康教育是指学校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 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开展学校健康的意义 1、学校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健康教育是实现全民基础保健、提高群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3、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家庭、社会、整个人群健康的治本之策。
健康教育有哪些方法? • l、语音方法: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包括: • 讲座:是个人系统发言的形式,要突出重点,注意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 健康座谈: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集中相关人员进行座谈,肯定正确的知识,纠正错误的认识; • 健康咨询:由专业人员对群众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解释,针对性强,效果较好; • 保健知识广播:通过广播设备进行,播送范围广,收听人群多,效果较好。
健康教育有哪些方法? • 2、文字方法:作用广泛,便于流传,常用形式有报纸、杂志、科普书籍、黑板报等。 • 3、形象方法:主要是电视、电影和幻灯片。
健康教育中常用的传播方式 • 1、对个人传播:如个别谈话,谈心,咨询。 • 2、对集体传播:如集会演说,讲座,座谈会,报告会,上卫生课,大组或小组讨论等。 • 3、对大众传播: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戏剧,演唱,墙报,幻灯,传单,标语,黑板报,宣传栏,各种美术,摄影图片及模型、标本、展览等。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1、健康知识讲座:听 • 2、健康主题班会、队会:说、讨论 • 3、健康游戏:角色扮演、趣味性 • 4、健康主题演讲:激情、自我展示 • 5、健康故事会:讲、生动性 • 6、健康知识竞赛:好胜心、荣誉感 • 7、黑板报、手抄报、健康展版、图片展:制作、观赏 • 8、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广覆盖 • 9、健康咨询室、咨询活动:贴心、私秘 • 10、健康歌谣、健康舞蹈、健康操:创新、娱乐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1、健康知识讲座:听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2、健康主题班会、队会:说、讨论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3、健康游戏:角色扮演、趣味性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4、健康主题演讲:激情、自我展示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5、健康故事会:讲、生动性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6、健康知识竞赛:好胜心、荣誉感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7、黑板报、手抄报、健康展版、图片展: • 制作、观赏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8、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广覆盖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9、健康咨询室、咨询活动:贴心、私秘
学校健康教育课外活动类型简介 • 10、健康歌谣、健康舞蹈、健康操: • 创新、娱乐
健康教育活动设计 • 一、确定主题 • 二、确定活动目的 • 三、确定活动类型 • 四、确定活动内容 • 五、确定参加人员 • 六、确定各类人员分工 • 七、确定活动器材及经费预算 • 八、确定效果评价指标
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 1、传播者的条件:传播者的资格、信誉和权威越高,传播的效果就越好。 • 2、传播的情感因素: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的感染力越强,越吸引人,效果就越好。
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 3、传播内容的正确性:传播内容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科学,不合理的传播效果则将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 4、传播的方法:满足受传播者的需要和实现受传播者的目标的途径与方法越简便、越明显、越直接、时间越紧迫,传播效果越好,要尽量把信息的好处形象地表现出来。
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 5、受传播者的选择性:传播的信息、方法、手段、媒介等必须与传播者的心理特点相适应,同他的立场、信仰相一致,并支持他的价值观念,传播的效果才是好的。 • 6、传播者与受传播者的“共同经验范围”。传播者与受传播者双方的经验范围越大,有共同语言,其传播效果就越好。 • 7、意见领袖和多级传播:信息先传给意见领袖(舆论领袖),经过他们选择和补充,传播给周围人群,进而扩展成多级传播,其传播效果将更大,受传播者参与传播活动愈多,劝说力就愈大。 • 8、环境影响:如果传播的内容符合受传播者所属的社会范围和群体规范,传播的效果就较高。
健康教育宣传版面设计 • 一、宣传栏的素材 • 二、宣传栏的特点 • 三、制作设计要点 • 四、现代宣传栏的电脑辅助设计 • 五、设计理念 • 六、 Photoshop(简称PS)
宣传栏素材 • 文字素材 • 依据需要选取或撰写文字稿件。 • 使用醒目的标题。 • 文字必须考虑版面的大小与稿件的长短,内容不宜过多,一版一议。 • 图片素材 • 用于强调文字、美化版面。 • 包括底色与插图。 • 考虑色彩搭配、版面视觉效果、插图与文字之间的关系问题。
宣传栏的特点 用于向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传播特定内容的媒介。 具有单向传播的特性。 受场地、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位置相对固定、内容更新定期。
制作设计要点(环境) • 目标区域的人文环境 • 生活习惯、审美习惯、民俗。 • 投放地的外部地理环境 • 最佳视角、人群流动特征、光线。
制作设计要点(载体) • 纸质载体 • 选材容易、低成本,易损坏。 • 容易运输、收藏、适宜室内使用。 • 塑胶载体 • 需要专业制作、对布放环境要求低。 • 金属等硬质载体 • 使用周期长、造价高、需专业制作。
设计制作要点(方式) • 手工制作方式 • 手绘、手写。 • 电脑制作 • 利用图形、文字软件辅以相应的外部输出硬件。
现代宣传栏的电脑辅助设计 • 相关应用软件: • Photoshop(强大的图片编辑、图文设计软件,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软件) • Office (重点用于文字处理,可作一般的小幅面图文混排版面的制作) • CorelDRAW(强大的矢量图形设计软件,适用于大型户外广告设计,也可用于效果图和工业产品外观设计) • CAD(功能强大的工业设计软件,多用于工业产品整体设计)
设计理念 设计者匠心独具的构思与版面处理的艺术效果。 文字稿浅显易懂,语言明快。 内容适合目标区域人群需求。 形象生动的插图和简单明快的底色搭配。 醒目的标题符合审美要求的图形、文字。
Photoshop(简称PS) 该软件是目前宣传品设计制作应用最广泛的软件。 多图层图形、文字排版处理。 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支持大幅面输出。 色彩管理与插件扩展功能齐全。 支持目前众多格式的图形处理与编辑。 是目前印刷、制版、图形设计的主流软件。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颁布单位】:教育部 • 【颁布日期】:2008年12月1日 • 【实施日期】:2008年12月1日 • 【文号】:教体艺〔2008〕12 号 • 【名称】: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组成部分: •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 二、健康教育具体目标和基本内容 • 三、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制定《纲要》的目的: •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 。 • 2、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制定《纲要》的依据: • 1、《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 2、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 。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一、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 。 • 二、目标:增强学生健康素质 ,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三、基本原则 : • 1、健康知识传授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原则 • 2、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授呈螺旋式递进原则 • 3、健康知识传授、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形成相统 一原则 • 4、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原则 • 5、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原则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四、基本内容 :五个领域 •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 2、疾病预防 • 3、心理健康 •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5、安全应急与避险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五级水平 : • 1、水平一(小学1—2年级) • 2、水平二(小学3—4年级) • 3、水平三(小学5—6年级) • 4、水平四(初中阶段) • 5、水平五(高中阶段)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每级水平中分述: • 1、目标 • 2、基本内容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 (2)疾病预防 • (3)心理健康 •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5)安全应急与避险 真正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健康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水平一(小学1—2年级) • 一、目标 • 1、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 • 2、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 • 3、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 • 4、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 • 5、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 • 6、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 • 7、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水平一(小学1—2年级) • 二、基本内容 : •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 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 •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 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剪指甲(包含头虱的预防); • 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预防); • 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 • 正确的洗手方法; • 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 • 正确的读写姿势; • 正确做眼保健操; • 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水平一(小学1—2年级) • 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选择适宜的牙刷和牙膏; • 预防龋齿(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 • 适量饮水有益健康,每日适宜饮水量,提倡喝白开水; • 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规律; • 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 • 经常喝牛奶、食用豆类及豆制品有益生长发育和健康; • 经常开窗通气有利健康; • 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 • 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水平一(小学1—2年级) • 2、疾病预防: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 • 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 •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 • 5、安全应急与避险: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行人应遵守的基本交通规则;乘车安全知识;不玩危险游戏,注意游戏安全;燃放鞭炮要注意安全;不玩火,使用电源要注意安全;使用文具、玩具要注意卫生安全;远离野生动物,不与宠物打闹;家养犬要注射疫苗;发生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医疗求助电话:120,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
水平三(小学5—6年级) •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 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 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男性、女性第二性征的具体表现); • 女生月经初潮及意义(月经形成以及周期计算); • 男生首次遗精及意义; • 变声期的保健知识; • 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
解读《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各级水平目标明确 • 基本内容全面、详细 • 可操作性强 • 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性 • 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