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第 34 章 其他病毒

第 34 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 外形呈子弹状 核酸 -ssRNA 核衣壳为螺旋对称型 有包膜 , 有糖蛋白刺突 抵抗力弱 毒力变异. 一、生物学性状.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易感动物范围 广: 家畜( 犬 、猫 、牛等 ) 及 野生动物(狼、狐狸、猴、蝙蝠等) 靶细胞:表面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细胞. 传染源:病犬,其次家猫和狼,隐性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经破损皮肤、黏膜(咬伤、抓伤或密切接触). 临床表现: 人被咬伤发病率为30% ~ 60%。 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 包括狂暴型和麻痹型。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34 章 其他病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4章 其他病毒

  2.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 外形呈子弹状 核酸-ssRNA 核衣壳为螺旋对称型 有包膜,有糖蛋白刺突 抵抗力弱 毒力变异 一、生物学性状

  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易感动物范围广:家畜(犬、猫、牛等)及野生动物(狼、狐狸、猴、蝙蝠等) 靶细胞:表面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细胞

  4. 传染源:病犬,其次家猫和狼,隐性感染的动物传染源:病犬,其次家猫和狼,隐性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经破损皮肤、黏膜(咬伤、抓伤或密切接触)

  5. 临床表现: 人被咬伤发病率为30%~60%。 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 包括狂暴型和麻痹型。 1.潜伏期:长短不一 2.前驱期: 3.兴奋期:“三恐”、肌肉痉挛 4.麻痹期: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6. 免疫性 体液免疫:抗糖蛋白抗体,抗核蛋白抗体等。 细胞免疫:CTL、单核细胞等

  7.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动物咬伤史、典型临床症状及对动物观察和检测。 1.发病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测病毒抗原。 2.存活一周以上者取血清检测抗体效价。 3.死后取脑组织标本(海马回、部分脑干、小脑),用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内基小体(Negri body)。

  8. 内基小体

  9. 四、防治原则 1. 人伤口处理 ①挤出或吸出含有狂犬病毒的血液;②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反复彻底冲洗伤口,再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20min以上;③然后用3%~5%的碘酊或75%酒精0.1%季胺化物中的一种,消毒伤口;④抗狂犬病病毒血清绕伤口做包围注射或底部注射。 2.及时接种高效价狂犬疫苗(灭活疫苗) 。 3.加强护理,对症治疗

  10.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HPV ) 属于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属 基因组为双链环状DNA 核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型 无包膜

  11. 靶细胞: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 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变部位、性接触、垂直传播 临床表现: 人皮肤黏膜增生性病变。 1.皮肤疣:寻常疣、扁平疣、跖疣等 2.泌尿生殖道感染:尖锐湿疣 3.恶性肿瘤:宫颈癌、口腔癌、皮肤癌等

  12. 防治原则 防:VLP疫苗或病毒基因工程疫苗 治:局部涂药 激光、冷冻、电灼或手术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