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338 Views
失街亭 . 罗贯中. 选自 《 三国演义 》.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的有关情况。 2. 掌握课文的情节结构及线索。 3. 分析课文塑造人物的方法及形象特点。. 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现存小说除 《 三国演义 》 外,还有 《 隋唐志传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等。现存杂剧有 《 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 等。作者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 《 三国志 》 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 《 三国演义 》 简介.
E N D
失街亭 罗贯中 选自《三国演义》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有关情况。 2.掌握课文的情节结构及线索。 3.分析课文塑造人物的方法及形象特点。
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现存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现存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作者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简介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止,共97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五十回以前(赤壁之战以前),写出了中华大地上无数军阀割据的局面及这些军阀各自消长沉浮的命运;五十回以后,则集中写魏、蜀、吴三个政权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
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大败。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大败。 与课文相关内容简介
街亭战前情况简介 公元227年,诸葛亮采用马谡的离间计,使司马懿削职。诸葛亮认为时机成熟,起兵北伐。曹叡大惊,亲临长安,恢复了司马懿的官职,加封平西都督,率南阳各路兵马。 时魏蜀以秦岭为界。诸葛亮从中路斜谷取郿城,下长安。司马懿可从西路阳平关绕街亭断蜀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街亭之重,可见一斑。
读课文,思考讨论: 1.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文章的情节、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课文线索:街亭的攻守 孔明调兵 开端 马谡拒谏 发展 情节结构 街亭失守 高潮 挥泪执法 结局
思考讨论: 马谡的三笑,表现了怎样的性格? 诸葛亮的三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
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 马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 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一笑丞相) (二笑王平) (三笑司马) 自恃轻敌 违令拒谏 死守教条
挥泪 别 爱惜 人才 流涕 斩 内心 矛盾 大哭不已 有负 重托
课文塑造人物采用了哪些方法? 王平的谦虚和气 诸葛亮勇于自责 司马父子的机谨 马谡 骄横 衬托 语言情态 反 衬 无知 无能
衬托 司马懿的自愧不如 王平的正确建议 直接描写 知己知彼,周密用兵 勇于自责,体恤部下 奖罚分明,有情有义 诸葛亮 近妖之诸葛有了人情
课堂小结: 1.《三国演义》及作者简介。 2.线索、情节。 3.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
下节讨论: 1.街亭失守,谁之过? 2.你对课文还有什么疑问? 3.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准备好200字左右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