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廢水處理實驗 活性污泥活性試驗

廢水處理實驗 活性污泥活性試驗. 指導老師:王文裕 教授 第 5 組 組員:羅文靜 9925114 陳國霖 9925002 林聖杰 9925006 余承峻 9925008 鄭又維 9925016 蕭翔玲 9925042 江坤育 9925066 吳健祐 9925084 羅紹瑋 9925116 賴敦御 9925122. 目錄.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設備,材料與方法 四、實驗步驟 五、實驗結果 六、問題與討論 七、參考文獻. 一、實驗目的.

g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廢水處理實驗 活性污泥活性試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廢水處理實驗活性污泥活性試驗 指導老師:王文裕 教授 第5組 組員:羅文靜9925114 陳國霖9925002 林聖杰9925006 余承峻9925008 鄭又維9925016 蕭翔玲9925042 江坤育9925066 吳健祐9925084 羅紹瑋9925116 賴敦御9925122

  2. 目錄 一、實驗目的 二、實驗原理 三、實驗設備,材料與方法 四、實驗步驟 五、實驗結果 六、問題與討論 七、參考文獻

  3. 一、實驗目的 • 活性污泥沉降是去除生物膠羽,大部分沉降作用的主要目的是製造澄清的放流水,但也有用來使粒子集中成污泥以便處理。(廢水工程學,P.272,溫清光、王友增,1984)

  4. 二、實驗原理 • 污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於劇烈攪動的狀態,形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這是由於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多糖類黏性物質。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 • 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並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淨化處理。

  5. 三、實驗設備,材料與方法 • 主要設備:1000ml量筒、溶氧計(DO meter)、曝氣機、批次反應槽、烘箱、濾紙、鑷子、電子天平、過濾裝置、鋁盤、洗滌瓶、吸量管 • 主要材料:福田污水處理場活性污泥(950ml)、基質(50ml)

  6. 污泥清洗 沉降10分後取出上澄液 添加清水,等沉降後取出上澄液 加入基質後曝氣10分 攪拌並插入DO meter分析 溶氧記錄(每10秒一次,共60次) 分析MLSS 四、實驗步驟

  7. DO變化量 單位:mgO2/L 0(S) 時DO為7.22

  8. 五、實驗結果

  9. 攝氧率 單位: mgO2/L.s 公式: OUR(mgO2/L.s) = DO前 - DO後/間隔時間(S)

  10. 五、實驗結果

  11. 比攝氧率 單位:mgO2 /mlss.d 公式: SOUR(mgO2/mlss.d)=OUR/MLSS

  12. 五、實驗結果

  13. 六、問題與討論 1.溶氧變化曲線圖中,溶氧變化為什麼呈現此種趨勢? 從溶氧變化曲線圖來看,起初的溶氧量下降的很快,大約在200秒左右,速度明顯的慢下來,我們推斷可能是水中有機物分解或生物之呼吸把氧大量消耗掉,隨著氧的越來越少,才會出現很明顯的差異。 2.OUR變化曲線圖中,OUR變化為什麼呈現此種趨勢? 攝氧率 (oxygen uptake rate, OUR)攝氧率表示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在每單位體積、時間下分解基質所消耗的氧。當溶氧隨時間呈現緩慢降低的趨勢改變,OUR呈現在圖形上的改變幾乎像是個定值,若是在每段與每段的時間內,溶氧改變率太大就會造成OUR的圖形變化較大,就像是一開始0秒到50秒的溶氧變化率大,而使OUR的圖形變化率較大。

  14. 六、問題與討論 3.SOUR變化曲線圖中,SOUR變化為什麼呈現此種趨勢? 通過檢測SOUR可以了解顆粒污泥生物學上的變化,以及有機承載和顆粒的生長狀況等等,因而能夠對顆粒污泥的培養及污染物的處理做出相應的調整。從曲線圖中觀察SOUR趨近於0.05mgO2,表示溶氧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降低,使SOUR也降低至一定程度。 4.由上述幾項原因,如何推論基質濃度對污泥活性之影響? 加入基質後,使污泥的沉降速度加快,排水的效果更佳。因此基質的濃度愈高,活性污泥沉降愈多。

  15. 七、參考文獻 • 廢水工程學,P.272,溫清光、王友增,198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