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制作人:姜 宏.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资本 ——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资本 - 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第一 ,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制作人:姜 宏

  2.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3.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 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 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 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

  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 第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

  5.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渗透

  6. 一、军事侵略

  7.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8. 八国联军入侵

  9. 屠杀中国人

  10.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每次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都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11. 瓜分之局

  12.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资本——帝国主义还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3. 火烧圆明园

  14. 二、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前列队

  15. 扶植、收买代理人 为了进一步深入控制中国政治,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16. 三、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外,还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进一步对中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帝国主义在一些通商口岸设有租界

  17. (一)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而且必须经过官方指定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 而鸦片战争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后来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也相继将通商口岸的数量进行了拓展。 广州十三行

  18.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的重要经济主权。但《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这就开了所谓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 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不仅不能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和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19. (三)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把中国逐渐变成了他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基地。 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此后,除1872年到1876年曾一度小量出超外,一直是入超,而且数额越来越大。

  20. (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联系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工业,控制了中国的金融、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是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21. 外国资本占新式采铁和冶铁企业投资总额的100﹪。外国资本占新式采铁和冶铁企业投资总额的100﹪。 • 据统计,至于1911年,全国各地9618公里铁路中,由外国帝国主义控制的达8952公里,占据93.1﹪.

  22. 四、文化渗透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一些西方传教士也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西什库教堂

  23.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他们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收 “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他们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等等。

  24.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中国人民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

  25.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敢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三元里人民的战斗旗帜 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外三元里一带进行抢掠时,遭到当地人民的激烈抵抗。此战大大显示出中国的人民的爱国气节。

  26.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爱国官兵都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27. 中日甲午战争

  28.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狂潮。这期间,中国也成为帝国主义关注的对象。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逐渐蚕食中国的领土。

  29.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战争。 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人民就以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打击了帝国主义者。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的战斗,才打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30. 义和团运动

  31.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是这些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32.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官员,许多都是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叶名琛(1807——1—859年),字昆臣,湖北汉阳人。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他们大都害怕拥有舰船利炮的外国侵略者,甚至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33. 愚昧残忍的慈禧太后 慈僖于1898年9月21日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法。

  34. (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一方面,武器装备上中国的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另一方面,在军队战斗力上,许多军官不熟悉近代军事指挥。 中国一级战船 中国二级战船

  35.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地思考和探索。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地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地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36.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鸦片战争像晴空霹雳,惊破了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受到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

  37. 开眼看世界地第一人——林则徐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地第一人。 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广东领导抗英斗争时,就组织人翻译西方书刊。 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周志》一书。

  38. 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在对《四周志》等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的教训等思想。 此外,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39. (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鸦片战争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梁启超曾指出“我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40. 大义凛然的谭嗣同

  41. 复习思考题 • 1、西方列强是如何一步一步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 2、分析反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 • 3、概括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