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605 Views
校长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 高效管理者和组织者. 凤翔县横水镇第一中学. 王建强. 理顺学校最重要的几种关系.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艘运载着学生驶向彼岸的航船,那么校长就是这艘轮船的舵手,管理层(副校长、主任)就是这艘船的发动机,教师就是这艘船的燃油,学生则是这艘船的乘客。 为了把乘客顺利送达彼岸,舵手必须把握好航向,发动机必须全速行驶,燃油必须是优质燃油,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也有主次,舵手可以更换发动机和燃油,发动机和燃油却不可能更换舵手。即使发动机再全速前进,燃油再优质高效,舵手在水面上绕圈子,发动机筋疲力尽,燃油消耗殆尽,乘客还是不能到达目的地。
E N D
校长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 高效管理者和组织者 凤翔县横水镇第一中学 王建强
理顺学校最重要的几种关系 •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艘运载着学生驶向彼岸的航船,那么校长就是这艘轮船的舵手,管理层(副校长、主任)就是这艘船的发动机,教师就是这艘船的燃油,学生则是这艘船的乘客。 • 为了把乘客顺利送达彼岸,舵手必须把握好航向,发动机必须全速行驶,燃油必须是优质燃油,三者缺一不可。但三者也有主次,舵手可以更换发动机和燃油,发动机和燃油却不可能更换舵手。即使发动机再全速前进,燃油再优质高效,舵手在水面上绕圈子,发动机筋疲力尽,燃油消耗殆尽,乘客还是不能到达目的地。 • 校长应该成为高效课堂改革的高效组织者和管理者。
一、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 (一)对教育事件的反思 • 1、“范跑跑”事件;“杨不管”事件 • 2、面对课改: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 3、“功夫校长” • 4、“跳楼学生” • 5、“凶恶祝福”和改编版“上学校”、朔州二中弑师案 • 6、“绿领巾”事件;“花朵与枪手” • 7、高考状元皆为借读(择校热致教育发展越来越不均衡)
教育事件的梳理 • 结论一:从教师层面看,师德沦丧、师能下滑、观念陈旧;从学生层面看,如山作业摧垮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厌学、厌师、厌校情绪日增;从教育层面看,应试教育固若金汤,撼动不易,功利主义甚嚣尘上,遮蔽教育本应明亮的双眸。 • 结论二:能否找到一条路子,从根本上融洽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能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把学习变成内心认可的快乐的事情?能否减负高效,又全面提高质量?能否让学生发展的同时让教师专业成长,强师能、优师德、收获职业幸福感?有,高效课堂改革就是很好的一条思路。
反思传统课堂和应试教育 • 在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指导下,学生苦学、厌学、学而无效,天长日久已经失去本来应该与日俱增的学习本领。教师勤教、死教、教而无效,时间长了失去职业幸福感。学校古板要求、机械命令、指挥不灵,步入质量下滑、生源流失、社会不满意的怪圈。可以说,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走入了死胡同。高效课堂改革这种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顺应“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应运而生,短短几年便扎根大江南北,且呈燎原之势。
二、全国目前几种有代表性的高效课堂模式简介二、全国目前几种有代表性的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 洋思模式 • 杜郎口模式 • 昌乐二中模式 • 围场天卉中学模式 • 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洋思中学的“三清”运动 • 堂堂清 • 日日清 • 周周清 • “三清”清的内容: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内容;比如:课堂练习的必做题、英语单词、基本背诵内容、基本公式、规律等; • “三清”清的对象:学困生。 • “三清”时间保证:自习课、活动课、课间及周末的晚上; • “三清”管理方式:洋思中学每一位教师都承包有后进生转化任务,而且有相应的管理和奖励措施。具体实施中,采用“金字塔”的方式:教师负责学习委员、课代表等班干部,班干部负责小组长,小组长再负责“一帮一”帮扶对子的优秀学生,再由他们负责学困生。在每个周末的下午进行班班互清。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 •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 • 1、时间的划分。20%的时间属于教师,70%的时间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10%的时间组织“反刍过关” • 2、学生组成的划分。20%的优秀生,70%的中档学生,10%的 后进生。 • 3、学习内容的划分。20%不用讲学生自能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学会的。 • 4、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完成学案和训练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 5、生活学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是体育锻炼,70%的时间是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10 %的时间用于处理个人日常事务。
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大单元教学” • 大单元教学三大特色: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 • 大整合,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单元”归类;打破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限制,把相关联的知识上挂下联,以“大学科”予以围拢归整。 • 大迁移,即跨越学科、学期、学年的界限,实现迁移、对接,形成知识链条的完整性,形成从点到面的迁移,实现了知识教学的有序性、整体性、完整性。 • 大贯通,即“弹钢琴”,把三年的教学计划和规划当成一首完整的曲子来弹奏。在教学流程上,要求教师先“消化”知识,再重新编排课程,把营养“反刍”给学生,然后经过学生“自主消化”,转化成能力和成果。
“大单元教学”表现形式:三型、六步、一论坛“大单元教学”表现形式:三型、六步、一论坛 • 三型,即高效课堂的“预习展示课”、“提升展示课”、“巩固展示课”三种课型;“六步”分别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拓展,穿插巩固,当堂测验;“一论坛”即以论坛形式,在“三课”结束之后,以单元为总教学目标,采取滚动循环的手段,有教师“精讲点拨”,对本单元授课环节中挖掘不到的问题,提升不到的层次,进行有效的“二次作业”。
三、“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简介 • “五步三查”是高效课堂在数年实践基础上总结提升出来的一套适合每个学科教学的模式。 • 五步三查模式体现了高效课堂所追求的“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课堂特色,具有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的课堂特性。 • 突出特点是,从学生出发,尊重学情,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能够教好地完成三维目标对教学的要求,而且极大程度地利于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
1、“五步三查”基本模式结构说明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 “五步”: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五步: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 三查:课堂上的三次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成果交流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
2、“五步三查”基本模式详解 独学 • 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 • 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独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 • 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 • 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 • 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 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
4.第一次学情调查。 独学成果交流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对导学案独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即基础类题目),并据此确定独学的时间,适时转入下一步学习。这也就是“三查”中的第一次学情调查。
第二步:对学、群学。 • 要求:尝试解决问题。 • 首先通过同质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然后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 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 要求:暴露问题、解决问题。 • 展示的基本原则——“三性”。 • 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 • 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
2.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 • 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内容的层次不同。 • 小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大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由教师组织的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制在本环节将得以展示。大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由教师组织的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制在本环节将得以展示。 • 好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像《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 具体体现在:点拨、追问、即时评价等。
3.第二次学情调查。 • 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 • 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 • 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 要求:生成能力。 •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回到座位整理导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 1.学案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导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问题、生成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1.学案整理的内容。 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导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问题、生成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2.达标测评。 • 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 • 题目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简而精。 • 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这也是对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主要依据。
3.第三次学情调查。 • 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进行的是第三次学情调查,教师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几个概念的区分 • 有效教学:即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所创立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简称为有效教学; • 高效课堂:以《中国教师报》总编助理李炳亭为精神领袖、以山东杜郎口中学为旗帜的、以课改名校共同体为依托的、以“成长为本、问题导引”为模式的教学改革。 • 宝鸡市引进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后,借鉴李炳亭的高效课堂改革理论,提出“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力图构建具有西秦风格、宝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也简称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的共同特点 • 生进师退,学生主体: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 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 •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 关注“全人”教育(真正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不是形式,而是落到实处。) • 真正按照教学进度并完全开放 • 高效课堂强调“三段一体”。完整的课堂是指将“课中45分钟”向前后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成一个整体概念。课前教师“三备”:编制导学案——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课中教师“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抓前端预习、一头抓后端反馈,促进中间的“开放搞活”;课后学生“自查、修复”——整理纠错本、整理学案,发挥课代表、小组长、对子三种作用。 • 教师应进入做事业状态,而不应是做事情状态。
高效课堂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 观察的角度; 信息的准度; • 思维的速度; 掌控的力度; • 讲课的精度; 练习的坡度; • 激励的巧度; 处事的态度。
四、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及感悟 • 1 、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缘起、收获 • 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学校背负巨额债务 学区学生流失严重 师对学校发展失去信心 • 2、高效课堂改革的初步收获
3、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感悟 • (1)选对的事情去做,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 (2)高效课堂改革不是形式,现实地看,真正促进了质量的提高;长远地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3)从学习中汲取理论营养和在实践中尊重老师的教学创新,是我们高效课堂稳步前进的两大法宝。
4、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做法 • (1)扎实做好教师培训 理念培训,深剖传统教学弊端。 方法培训,掌握高效课堂基本操作流程 即时培训,解决推进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 常态培训,构建学习培训机制。 外出培训,落实“培训就是最好的管理”。
(2)教学过程强化六个关节点 先学后导,结构化预习是基础 延伸触角,小组建设是抓手 灵动课堂,落实“导、学、展、练、评”五因素是重点。 榜样导航,示范引领是推动 多元评价,检查督促是保障 教师学生,两个方式转变是关键
(3)教师专业成长做好“六个促进” 以学习为先导,促进转变理念 以集研为平台,促进集体攻关 以研课为途径,促进课堂实践 以交流为手段,促进教学反思 以评价为杠杆,促进教学转型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育科研
(4)抓好“三个推动” ,提升学生素质 创新德育方式推动 提高人文素养推动 特长培养提高推动
5、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体会 • 争取领导支持是前提; • 做好教师全员培训是基础; • 做好教师的导学案设计和学生学习小组建设是重点; • 改变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难点; • 凝聚人心士气是课改成功的关键(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七 律 · 随 感——为高效课堂教改一周年而赋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读史常叹变法难, 躬行始知教改艰。 赖有同仁齐戮力, 除旧布新换容颜。 时闻诗书缚孔丘, 亦听礼乐囚姬旦。 纵使水竭山无陵, 也与实验共苦甘。
联系方式 • 凤翔县横水镇第一中学 王建强 • 电话:13772709081 • 邮箱:13772709081@163.com
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