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361 Views
就 业 准 备. 近五年南京职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 95% 以上,还有不少人拿上了“洋薪水” 扬子晚报 2012-06-18. 江苏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人数增加需求萎缩 扬子晚报 2012-11-21. 调查指标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就业率 92.43 94.99 95.56 96.86 97.37 合同签订率 54.24 74.06 80.74 85.81 90.53
E N D
近五年南京职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5%以上,还有不少人拿上了“洋薪水”扬子晚报 2012-06-18 江苏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人数增加需求萎缩 扬子晚报 2012-11-21
调查指标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就业率 92.43 94.99 95.56 96.86 97.37 合同签订率 54.24 74.06 80.74 85.81 90.53 学生满意率 91.2 92.39 93.33 94.2 97.63
据了解,南京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5%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96%。“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并且这种就业应该是高质量的。”南京市教育局职社处梁晓峰处长透露说,南京职校生的就业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很多学校的学生是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提前预定了。目前,南京职校生第一年就业的人均月薪能够达到3000元,甚至比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受欢迎。据了解,南京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5%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96%。“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并且这种就业应该是高质量的。”南京市教育局职社处梁晓峰处长透露说,南京职校生的就业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很多学校的学生是还没毕业,就被企业提前预定了。目前,南京职校生第一年就业的人均月薪能够达到3000元,甚至比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受欢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年南京都有一批职校生出国去挣“洋薪水”。“我们学校有个叫孙洋的学生,从小丧父,家境困难。他到学校学习烹饪,多次拿到南京市烹饪技能大赛的金牌,从上千名厨师中脱颖而出,被亚洲最大的邮轮公司——丽星邮轮公司录取为案板主管,后来又成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一家酒店厨师长,年薪超过20多万元人民币。”南京旅游营养中专张登华校长介绍说,学校有不少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他们在职业学校掌握了一技之长,最后可以改变整个家庭的境遇。
20日,一年一度的“11·20”江苏省暨南京市2013届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专场公益供需洽谈会在河西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行,5.7万毕业生进场,争抢4.2万个岗位。首场人才大集也通常是年度就业形势的风向标,2013届高校毕业生共有53.2万人,比去年多了6000,而岗位需求明显缩水,仅20日和21日省内两场最大招聘会提供的岗位就少了4000个。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让大学生求职到达冰点。而业内专家分析,2013年并不比2008年形势更好。
一、求职定位 • 1.端正就业观念 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 (1)就业: 就业观念就是毕业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求职形势、求职机制的影响下,在求职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 (2)就业观念:
端正就业观念 案例1 • 小王是某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学生。临毕业前,为小王的工作去向家里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父母总是用传统的观念看待就业,认为国有企业稳定,不准他到私营企业。小王认为父母是老眼光,私营、国有企业都一样。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互不让步,一度关系极为紧张。 你赞成谁的看法? 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做? 而小王是怎么做的呢……
小王将班主任和在私营企业工作已经有一定成效的学长请至家中,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同时,小王也搜集了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分析各种类型企业的优势,多次与父母沟通,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小王将班主任和在私营企业工作已经有一定成效的学长请至家中,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同时,小王也搜集了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分析各种类型企业的优势,多次与父母沟通,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 2011年7月12日,小王高兴地接到了某私营企业的录用通知书,如愿地走上了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岗位。
正确的就业观念: ①不等不靠找市场。 ②不究性质谋单位。 ③不唯对口用所长。 ④不贪安逸求发展。 ⑤不求定位先就业。 ⑥不求从业求创业。
一、求职定位 • 2.找准职业定位 从基层做起 脚踏实地 逐步积累经验 谋求发展
一、求职定位 • 3.把握就业机遇 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案例2 • 小张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在其他同学都一心为实习做准备之时,他却不动声色地为收集就业信息忙开了。他首先到阅览室,了解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去了一趟班主任的家,拜托班主任帮忙推荐合适的单位;又到学生处,将自己的自荐材料留下来;另外拜托老乡定期将合适的信息及时告知自己;最后,又到人才交流市场查询就业信息,并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每年4~5月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学校多次将招聘、面试信息通知他;班主任专门向用人单位介绍了张某的基本情况;老乡也为其提供了几条重要信息;同时他经常联系人才市场,询问有关情况。这样,尽管人在外地实习,小张却总是比班上其他同学消息更灵通,不断接到用人单位的面试通知,选择的机会颇多。实习刚结束,许多同学还在为工作四处奔波,而小张的工作单位就顺利敲定了。 议一议:1.当许多同学还在为工作四处奔波时,为何小张已经找到了一 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把握机遇,主动出击
小张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在其他同学都一心为实习做准备之时,他却不动声色地为收集就业信息忙开了。他首先到阅览室,了解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去了一趟班主任的家,拜托班主任帮忙推荐合适的单位;又到学生处,将自己的自荐材料留下来;另外拜托老乡定期将合适的信息及时告知自己;最后,又到人才交流市场查询就业信息,并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每年4~5月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学校多次将招聘、面试信息通知他;班主任专门向用人单位介绍了张某的基本情况;老乡也为其提供了几条重要信息;同时他经常联系人才市场,询问有关情况。这样,尽管人在外地实习,小张却总是比班上其他同学消息更灵通,不断接到用人单位的面试通知,选择的机会颇多。实习刚结束,许多同学还在为工作四处奔波,而小张的工作单位就顺利敲定了。小张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在其他同学都一心为实习做准备之时,他却不动声色地为收集就业信息忙开了。他首先到阅览室,了解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去了一趟班主任的家,拜托班主任帮忙推荐合适的单位;又到学生处,将自己的自荐材料留下来;另外拜托老乡定期将合适的信息及时告知自己;最后,又到人才交流市场查询就业信息,并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每年4~5月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学校多次将招聘、面试信息通知他;班主任专门向用人单位介绍了张某的基本情况;老乡也为其提供了几条重要信息;同时他经常联系人才市场,询问有关情况。这样,尽管人在外地实习,小张却总是比班上其他同学消息更灵通,不断接到用人单位的面试通知,选择的机会颇多。实习刚结束,许多同学还在为工作四处奔波,而小张的工作单位就顺利敲定了。 议一议: 2.小张在实习前所做的工作最突出的是什么? 提早做好择业的准备 ——多方收集就业信息,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二、信息收集 政策类信息、就业形势类信息、需求类信息。 具体招聘信息内容包括招聘单位的基本情况、需求岗位的工作情况、招聘条件、招聘数量、报名办法、工资待遇等。 • 1.就业信息内容: • 2.信息收集渠道: 主要有: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实践或实习、各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人才市场及就业洽谈会、有关新闻媒介、互联网、社会上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上门“自荐”。 3.就业信息甄别
就业信息甄别 • 案例3:这则招聘短信值得怀疑吗? 小王同学正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突然手机里跳出一条短信“某公司招收储备经理,要求:男性,身高1.75米以上,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联系电话********”。小王看了短信后感觉自己完全符合应聘条件,立刻与对方联系,对方答复到某酒店大厅面试。十几分钟后,小王赶到了酒店大厅,时间不长,小王的电话响了,对方说面试通过,等待上岗通知,但要交服装费1500元,并将账号发到了小王的手机上。小王按照要求如数将服装费打到对方提供的账号上。过了几天,小王一直没有等到上班通知,便按照原来的号码打过去询问,对方手机却已停机。 思考:①这则招聘短信值得怀疑吗? ②需注意哪些虚假信息?
提醒 • 在招聘信息中,凡遇到“等通知”;收取一定的“服装费”“面试费”“岗前培训费”;月薪特别高,另加提成等方面的内容,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
辨析: • 职校生学历低,没有优势,就业很困难。 职校生的优势:动手能力强; 工作上手快; 心态摆得正; 遵章守纪好。
三、心态调适 • 1.求职心理问题 焦虑 急躁 消极等待 自卑 自负 从众 攀比 依赖
三、心态调适 • 2.求职心理调适 (2)心理调试方法: 自我激励法 注意转移法 适度宣泄法 自我安慰法 合理情绪疗法
课堂活动 • 心理测试 ——职场性格测试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人——巴斯德 求职定位 为就业做好准备 信息收集 心态调整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基础作业:完成学习指导的相关习题,并做好复习预习。 2.拓展作业:利用各种渠道收集有效的就业信息,注重积累,尝试建立就业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