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单片机技术实验课件

单片机技术实验课件. 数据传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 掌握单片机的汇编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2 、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3 、熟悉 Keil 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 、掌握单片机应用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1 、 实现单片机内部 RAM 之间,外部 RAM 之间以及内部 RAM 与外部 RAM 之间的数据传送。 2 、利用 Keil 软件编辑、汇编、调试、运行实验程序并记 录实验数据。. 三、设计要求 1 、编写程序将 00H ~ 0FH 16 个数据分别送到单片机内部

Download Presentation

单片机技术实验课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单片机技术实验课件

  2. 数据传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片机的汇编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3、熟悉Keil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应用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1、实现单片机内部RAM之间,外部RAM之间以及内部RAM 与外部RAM之间的数据传送。 2、利用Keil软件编辑、汇编、调试、运行实验程序并记 录实验数据。

  3. 三、设计要求 1、编写程序将00H~0FH 16个数据分别送到单片机内部 RAM 30H~3FH单元中。 2、编写程序将片内RAM 30H~3FH的内容传送至片内RAM 40~4FH单元中。 3、编写程序将片内RAM 40H~4FH单元中的内容传送到外 部RAM 4800H~480FH单元中。 4、编写程序将4800H~480FH单元内容送到外部RAM 5800H~580FH单元中。 5、编写程序将片外RAM 5800H~580FH单元内容传送回 片内RAM 50H~5FH单元中。

  4.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4、实验总结。 5、思考题。 五、思考题 1、说明MCS-51系列单片机对片内RAM和片外RAM存贮器各有 哪些寻址方式? 2、说明指令MOV A,20H和MOV C,20H中的20H含义有什 么不同?传送指令中的助记符 MOV,MOVX,MOVC各适用 于访问哪个存储器空间?

  5. 单片机并行I/O口的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Proteus软件和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2、熟悉单片机应用电路的设计方法。 3、掌握单片机并行I/O口的直接应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1、利用单片机并行I/O口控制流水灯。 2、利用单片机并行I/O口控制蜂鸣器。

  6. 三、设计要求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要求在P1.0至P1.7口 线上分别接LED0至LED7八个发光二极管,在P3.0口线上 接一蜂鸣器。 2、编写程序:要求LED0至LED7以秒速率循环右移。 3、编写程序:要求LED0至LED7以秒速率循环左移。 4、编写程序:要求在灯移动的同时,蜂鸣器逐位报警。

  7.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4、电路原理图。 5、实验结果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编程实现LED0至LED7以十六进制计数规律亮灯?

  8.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一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功能的使用方法。 • 2、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查询使用方 法。 • 3、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在单片机 • 口线上产生连续周期性矩形波。

  9. 2、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在单片2、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在单片 • 机口线上产生连续周期性矩形波。 •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 • /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在P1.0口线上产生周期 • 为200μS的连续方波,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 • 察波形。 • 2、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 • /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作,在P1.1口线上产生周期 • 为240μS的连续方波,在P 1.1口线上接示波器观 • 察波形。

  10.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波形图)。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在P1.0口线上产生周期为500微秒,占空比为2:5的 连续矩形波。

  11. 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二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功能的使用方法。 • 2、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查询使用方法。 • 3、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计数外 • 部连续周期性矩形波并在单片机口线上产生某一 • 频率的连续周期性矩形波。

  12. 2、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计数外2、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计数外 • 部连续周期性矩形波并在单片机口线上产生某一 • 频率的连续周期性矩形波。 •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 • 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 • 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 • 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 • 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 2、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 • 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 • 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200 • 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 • 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13.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波形图)。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利用定时器0,在P1.0口线上产生周期为200微秒的连续 方波,利用定时器1,对P1.0口线上波形进行计数,满 50个,则取反P1.1口线状态,在P 1.1口线上接示波器 观察波形。

  14. 外部中断应用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掌握中断系统外部中断源的使用方法。 • 2、掌握延时程序的编程及使用方法。 • 3、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在单片机口线上产生某一频率的连续周期性 • 矩形波。

  15. 2、以按键K0作为外部中断源0开启波形。 • 3、以按键K1作为外部中断源1关闭波形 。 •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在单片机的P1.0 • 口线上接按键K0 ,作为外部中断源0使用,用于 • 开启波形,在单片机的 P1.1口线上接按键K1 , • 作为外部中断源1使用,用于关闭波形。 • 2、在单片机的P1.2口线上产生周期50mS的连续方 • 波,在P 1.2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16.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波形图)。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在P1.2口线上产生周期为100mS,占空比为2:5的 连续矩形波,要求只采用按键K0来控制其开启和关闭。

  17. 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应用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掌握单片机与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接口 • 设计方法。 • 2、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3、熟悉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初始化程序的 • 设计方法。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PA口或PB口的 • 某一口线上产生连续周期性矩形波。

  18. 2、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PC口的PC0-PC3 • 上接4个按键作输入,PC4-PC7上接4个发光二极 • 管作输出,编程实现发光二极管正确指示按键的 • 状态。 •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在单片机的外部 • 扩展片外三总线,并通过片外三总线与8255接口。 • 2、在8255PA口或PB口的某一口线上产生周期为 • 500μS的连续方波,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 3、在8255PC口的PC0-PC3上接4个按键作输入, • PC4-PC7上接4个发光二极管作输出,编程实现 • 发光二极管正确指示按键的状态

  19.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波形图)。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在8255PC口上外接8个发光二极管,利用8255PC口的 置位/复位控制字控制其按某种规律变化。

  20. A/D转换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掌握单片机与ADC0809的接口设计方法。 • 2、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设计一个简单的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利用 • ADC0809转换器,轮流采集模拟量输入电压 • 信号,并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通过数码管 • 显示器显示。

  21.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在单片机的外部 • 扩展片外三总线,并通过片外三总线与0809接口。 • 2、在0809的某一模拟量输入通道上接外部模拟量。 • 3、在单片机的外部扩展数码管显示器。 • 4、分别采用延时和查询的方法编写A/D转换程序。 • 5、启动A/D转换,将输入模拟量的转换结果在显示 • 器上显示。

  22.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波形图)。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采用中断的方法编写A/D转换程序,完成实验要求。

  23. D/A转换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掌握单片机与DAC0832的接口设计方法。 • 2、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设计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利用DAC0832 • 输出连续周期性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 • 信号。

  24.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在单片机的外部 • 扩展片外三总线,并通过片外三总线与0832接口。 • 2、在单片机的外部扩展一个4个按键的键盘。 • 3、按下K0,产生连续方波信号。 • 4、按下K1,产生连续锯齿波信号。 • 5、按下K2,产生连续三角波信号。 • 6、按下K3,产生连续正弦波信号。 • 7、通过外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25.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波形图)。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编程实现产生连续梯形波信号。

  26. 模拟交通灯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掌握基于单片机的模拟交通灯的接口设计方法。 • 2、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模拟交通灯控制系统。 • 2、编程实现模拟交通灯控制

  27.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 • 2、系统复位显示系统提示符“P.” • 3、按下启动键启动交通灯控制器。主通道首先放 • 行,绿灯亮55秒后,黄灯开始亮2秒,接着黄灯 • 闪烁3次,每次一秒,接着红灯亮,主通道停止 • 放行;次通道开始放行,绿灯亮25秒后,黄灯 • 开始亮2秒,接着黄灯闪烁3次,每次一秒,次 • 通道停止放行;依次循环。

  28.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设置三个按键,分别模拟主、次干道及紧急车辆,编程实现交通灯模拟控制。

  29. 独立式键盘及LED数码管显示器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掌握独立式键盘及LED数码管显示器的接口设计 • 方法。 • 2、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设计一个带独立式键盘及LED数码管显示器的单 • 片机系统。 • 2、要求在显示器上显示键盘的输入信息。

  30.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 • 2、在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扩展一个由8位LED • 数码管构成的显示器,采用动态显示方式;扩展 • 一个由8个按键构成的键盘,采用独立式结构。 • 3、系统复位显示系统提示符“P.”. • 4、8个按键功能定义为数字键0至7,随意连续按下 • 任意键,相应信息在显示器上从左至右依次显示 • 出来。

  31.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其它条件不变,信息从右至左依次显示,请编程实现。

  32. 简易倒计时秒表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 1、熟悉单片机产生时间基准秒的工作原理。 • 2、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 3、掌握单片机的键盘、显示器接口原理 。 • 二、实验内容或原理 • 1、设计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实现倒计时 • 秒表功能,并利用键盘、显示器完成输入控制 • 及输出显示。

  33. 三、设计要求 •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 • 2、在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扩展一个LED数码管显 • 示器及一个键盘。 • 3、系统复位显示系统提示符“P.”. • 4、定义5个功能键:分别为秒表启动键、停止键、暂停键、继续键、清零键。在系统提示符状态下,只有按启动键才能开启秒表功能,按暂停键暂停,此时按继续键才可以继续,按停止键结束本次秒表使用。按下清零键后,才可以开始下次秒表倒计时功能。

  34.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和要求。 2、设计要求。 3、电路原理图。 4、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5、实验结果。 6、实验总结。 7、思考题。 五、思考题 1、定义3个功能键:分别为秒表启动键/停止键;暂停键/继续键;清零键。编程实现倒计时秒表的功能要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