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31 Views
校園性教育推廣. 劉 潔 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教授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 (UCLA) 博士 主修:公共衛生 副修:教 育 專長:健康行為科學 行為改變與衛生教育. 性教育 / 兩性教育是. 一種對自己的性行為負責任的教育,性應包含愛、照顧和溝通 性教育應是給予男性或女性對同性及異性朋友、伴侶了解、尊重和奉獻並負責任的教育. 學校性教育的目的. 學生若無法從學校教室中、老師的教導中獲得正確的知識,則仍會在學校校園朋友口中,或其他不正當的刊物,如色情雜誌、錄影帶網路中獲得支離破碎,甚至獲得錯誤的性知識. 學校性教育的重要概念.
E N D
校園性教育推廣 劉 潔 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教授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博士 主修:公共衛生 副修:教 育 專長:健康行為科學 行為改變與衛生教育
性教育/兩性教育是 • 一種對自己的性行為負責任的教育,性應包含愛、照顧和溝通 • 性教育應是給予男性或女性對同性及異性朋友、伴侶了解、尊重和奉獻並負責任的教育
學校性教育的目的 • 學生若無法從學校教室中、老師的教導中獲得正確的知識,則仍會在學校校園朋友口中,或其他不正當的刊物,如色情雜誌、錄影帶網路中獲得支離破碎,甚至獲得錯誤的性知識
學校性教育的重要概念 概念一:人類發展 • 生理學與生殖解剖 • 性認同和性取向 • 生殖 • 青春期 • 身體形象
學校性教育的重要概念 概念二:關係 • 家庭 • 朋友關係 • 愛 • 約會 • 婚姻及終身承諾 • 父母
學校性教育的重要概念 概念三:個人技巧 • 價值 • 做決定 • 溝通 • 肯定 • 協商 • 尋求協助
學校性教育的重要概念 概念四:性行為 • 一生的性 • 自慰 • 分享性行為 • 禁慾 • 人類性反應 • 性幻想 • 性失調 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亞當和夏娃》 1509-11,天花板上的蛋彩畫,梵蒂岡
學校性教育的重要概念 概念五:性健康 • 性傳染疾病及愛滋病毒感染 • 避孕 • 墮胎 • 性虐待 • 生殖健康 • 父母
學校性教育的重要概念 概念六:性和文化 • 性和社會 • 性別角色 • 性及法律 • 性及宗教 • 性的多樣化 • 性及藝術
營造有效的性教育學習歷程 • 已有基本的性知識,課程只是適度的增加知識,很容易隨時間而淡忘 • 學生沒有內化成自己價值體系中的一部份,無法影響行為 • 許多的學生並沒有性經驗,很快的就將所學的技巧遺忘,重要時刻欠缺「做明智決定」和「計劃生育的控制力」 • 影響青少年的因素還包括了其他各層面(Multi-factors),如:父母親的價值觀,同儕團體,媒體傳播的訊息,大環境的可近性等等
為何要運用行為科學理論與策略? • 兩性教育的教導應著重 • 重視生活技能的教導,使學習者學會『批判性思考、作決定的能力』;而願意『自發的、公開的承諾』並展現出對自身有益的『行動力』
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與功能 • 過去的角色 • 提供訊息者、指導者(Provider-oriented) • 現今的角色 • 提供服務者、參與者(Customer-oriented)
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與功能 • 避免責備受害者(Victim Blaming) • 不可忽視個人無法掌控的環境因素(Doing Little to Eliminate the Source of Problem Itself) • 有需要才會有動機(Needs Assessment) • 找出教學的切入點(Cutting Point) • 找到學習者的珍視價值(Crucial Value)
運用健康行為改變理論融入性教育活動中 • 互動是對等尊重,可接受不同的 • Where are we now?--The Stage of Change Model (Prochaska & Diclemente, 1992) • 互動是逐步漸進,不是一蹴可及的 • How our behavior change happened?--The Readiness Scale for Behavior Change (Girdano & Dusek, 1988) • 互動是同時關心單一行為背後的種種影響因素的 • What else factors can also influence our behavioral change?-- The PRECEDE-PROCEED Model (Green &Kreuter, 1991)
The Stage of Change Model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ncross, 1992) • 一個人在改變其與健康有關之行為時,可能身處五種彼此分離式的改變階段之一(five discrete stages of change)
The Stage of Change Model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ncross, 1992) • 沉思前期(Precontemplation) no intention to make behavior change • 沉思期(Contemplation) considering a change in behavior • 準備期(Preparation) making small changes in behavior • 行動(Action) actively engaging in the new behavior • 維持(Maintenance) sustaining the change over time
The Stage of Change Model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ncross, 1992) • 行為改變之pattern由“linear pattern”改為“a spiral pattern” • It found that “individuals may regress or relapse back to an earlier stage, and they may learn from this relapse and eventually reach maintenance”.
十步驟: 接受此行為成為生活形態的一部份—不用思考就可以出現 10 9 8 7 6 5 4 3 2 1 行為改變區域 去真實情況中去練習(校園、社團…) 行 為 特別情況中演練(教室中) 技 能 學到新的技巧支持行為再現 看到真正的證據(成功經驗) 嚐試性的行為出現 價值與感受 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變 具象化、感受到行為可帶來正向後果 相信新行為可能好/也可行 知 識 做判斷、分析行為對或好 認識概念 The Readiness Scale for Behavior Change(Girdano, D. & Dusek, D. 1988)行為改變之五階段:1.Knowledge→2.Valuing→3.Feeling→4.Skills→5.Behavior
參與式教育課程特色--營造『自動改變的歷程』參與式教育課程特色--營造『自動改變的歷程』 (自發、彈性、自主) • 引發參與動機及價值觀 (Valuing+Motivation) • 強化其感受性(feeling) • 引發『遠景-行動力之小組合作歷程』 (IVAC Approach) 探索自我對性別角色的概念/未來期待
參與式教育課程特色--設計『與生活經驗相連結之教學活動』參與式教育課程特色--設計『與生活經驗相連結之教學活動』 (健康生活型態) • 情境教學 (PBL approach) • 問題解決為導向 (Problem-Solving) 檢視生活中之性別偏見/實境
參與式教育課程特色--塑造『學習者自身成功的經驗』參與式教育課程特色--塑造『學習者自身成功的經驗』 (同儕楷模) • 提高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 提供嚐試性行為之出現機會(Behavior Rehearsal) • 提供『做中學』的過程 (We say and we do) 尊重、欣賞他人性別角色
參與式教育課程特色--『完成未來task』之實作歷程參與式教育課程特色--『完成未來task』之實作歷程 (逐步漸進、終身學習) • 『示範+演練+修正』 • 提供『學習範本』(Module) • 提出修正(Modify)方案 • 思考如何落實於日後生活上 兩性之自我突破與超越
學生為中心之教學法:傳達情意或技能(Affection/Skills)—態度或行為之建立學生為中心之教學法:傳達情意或技能(Affection/Skills)—態度或行為之建立 • 角色扮演 (Role Play) --與生活經驗聯結(配搭說故事) • 示範 (Demonstration) --清楚步驟、簡單易學 --逐步漸進、塑造成功經驗 • 行為演練 (Behavioral Rehearsal) --為實地演練之前奏 --日常生活情境搬至教室中預演
學生為中心之教學法:傳達情意或技能(Affection/Skills)—態度或行為之建立學生為中心之教學法:傳達情意或技能(Affection/Skills)—態度或行為之建立 • 小組討論 (Small Group Discussion) --同儕意見領袖之運用(配搭辯論、陪席式討論) • 價值澄清法 (Values Clarification) --增加人們思考的明晰,並作為思考抉擇的基礎
性教育教師之特質:信任感、誠懇、高關懷心、高情緒智商性教育教師之特質:信任感、誠懇、高關懷心、高情緒智商 • Acceptance of sexual thoughts and desire 能以開朗、自在的胸懷與他人談論與性有關的話題與慾念 • Accepting self and body image 自我接納與坦承接受自我身體形象 • Tolerance of ambiguity 對多元價值衝擊下的不同性價值觀有高度同理與包容力
性教育教師之特質:信任感、誠懇、高關懷心、高情緒智商性教育教師之特質:信任感、誠懇、高關懷心、高情緒智商 • A sense of Humor 面對挑戰時能適時以高度詼諧幽默的心因應 • Desire to teach sexuality 對性教育相關主題之教導有高度熱忱
兩性教育教師之專業知能 • 對校園中的性別議題,有高度覺察度,避免以學生性別,作為評估、解釋、與處置學生行為的唯一標準
兩性教育教師之專業知能 • 自覺的性健康程度 • 性教育教學目標達成之困難度 • 性教育教學法運用能力 • 性教育教具及媒體使用能力 • 性教育教學評量運用能力 • 性教育教學自我效能
結語 • 教育以「相互尊重」為起始點 • 同理不表示贊同 • 為兩性開啟一個再進步、再學習的空間 • 「歡喜、甘願」是改變契機 • 讓每一個人成為「工作中有成就,情感上有歸屬」的健康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