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568 Views
《認識台灣(歷史篇)》 3-2荷蘭人與西班牙的統治. 編寫教材者:實習老師 羅伊伶. 南台灣一隅. 看完這一張圖有何感想?. 歷代對「臺灣」本島稱謂的演變. 揚州之城→岱輿、員嶠→雕題國 (春秋戰國) →瀛洲 (秦漢) →夷州 (三國) →流求國 (隋) → 毘舍耶國 (南宋) →小流球 (明洪武) → 雞籠、北港、東番 (明萬曆 ) →東都 (鄭成功) → 東寧 (鄭經). 地名「臺灣」的由來. 1.臺員的諧音 2.埋冤的諧音 3.港名臺窩灣 4.西拉雅(平埔族)臺窩灣支族 5.明朝萬曆年間,顏思齊、鄭芝龍始稱臺灣
E N D
《認識台灣(歷史篇)》3-2荷蘭人與西班牙的統治《認識台灣(歷史篇)》3-2荷蘭人與西班牙的統治 編寫教材者:實習老師 羅伊伶
南台灣一隅 看完這一張圖有何感想?
歷代對「臺灣」本島稱謂的演變 揚州之城→岱輿、員嶠→雕題國(春秋戰國) →瀛洲(秦漢) →夷州(三國) →流求國(隋) → 毘舍耶國(南宋) →小流球(明洪武) → 雞籠、北港、東番(明萬曆) →東都(鄭成功) → 東寧(鄭經)
地名「臺灣」的由來 1.臺員的諧音 2.埋冤的諧音 3.港名臺窩灣 4.西拉雅(平埔族)臺窩灣支族 5.明朝萬曆年間,顏思齊、鄭芝龍始稱臺灣 6.臺灣指稱全臺,始於1683年康熙時入大清帝國版圖
安平追想曲 陳達儒作詞 許石作曲(1951年發表)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伊是行船遇風浪。 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想思寄著海邊風,海風無情笑阮憨。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想思情郎想自己,不知爹親二十年,思念想欲見,只有金十字,給阮母親做遺記。 放阮私生兒,聽母初講起,愈想不幸愈哀悲,到底現在生也死。啊....,伊是荷蘭的船醫。 想起母子的運命,心肝想爹也怨爹,別人有爹痛,阮是母親晟,今日青春孤單影。 全望多情兄,望兄的船隻,早日回歸安平城,安平純情金小姐。啊....,等你入港銅鑼聲。
荷蘭人登陸 「大員」 荷蘭人寫下的「巴達維亞日記」(Dagh-RegiSter GehOuden int CaSteCt Batavia)、是敘述有觀荷蘭人過去的殖民地和遠東貿易、及亞細亞各地的社會狀況。其中、有記錄了海將雷爾生最初到達台灣西南部海岸調查港灣時的資料。這個巴達維亞日記的一六二五年(明.天啟五年)四月九日條云: 「據傳聞、每年可獲鹿皮二十萬張、鹿肉乾及魚乾亦相當多、故可以得到相當多的供給。...在大員灣中、約有一百艘戎克船、是從中國來的、從事於漁業、並收購鹿肉、輸至中國。此項戎克船、要進入內地、其中載著很多要收購鹿皮鹿肉的中國人..」 。
荷蘭人在台灣的據點---「熱蘭遮城」(Zeelandia) 不同時期,不同的稱呼 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安平古堡,重建過很多次,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字。一開始,它只是荷蘭人蓋的一個小城堡。公元1624年,荷蘭人從澎湖撤退到台灣,又在原來的位置上,與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城堡,作為統治台灣和對外貿易的指揮中心,取名「奧倫治城」,叫「熱蘭遮城」或「台灣城」。由於這座城堡是紅頭髮的荷蘭人建造的,當時台灣人就把它稱為「紅毛城」「荷蘭城」。 後來鄭成功把荷蘭蘭人逐出台灣,駐守在這座城堡裡,就改了一個中國式的名稱-「王城」。到了日據時代,日本人將城牆鏟平,改建成日本海關宿舍,原本的荷蘭式城堡幾乎都被破壞,只剩下部分外城城牆和半圓堡的遺跡。台灣光復後,政府將這裡列為古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安平古堡」。
現今台灣僅存的安平古堡遺跡 城牆 半圓堡
荷蘭人在台灣的另一據點---赤崁樓 赤嵌樓也是荷蘭人占領台灣時期留下的重要古蹟。但奇怪的是,左看右看,赤嵌樓都像是中國式的樓閣,怎麼會是荷蘭人建造的呢? 我們來看一看各時代的赤崁樓的全貌:
各時代赤崁樓的分布範圍 已毀的建築 清代 現存 荷蘭時期
揭開赤崁樓的面紗 原來,最一開始的赤嵌樓的確是荷蘭式的建築,叫作普羅民遮城,但那已經是三百多年前的事,後來由於戰爭、颱風、地震等原因,原先的建築漸倒塌,只剩下地基。清朝統治台灣後,開始利用原先的地基,陸續蓋起廟宇、書院、祠堂、樓閣等建築。在極盛時期,赤嵌樓一帶總共有大大小小五座中國傳統建築。 後來改建的赤嵌樓,不論是日據時代或光復後,都是以清朝時代的建築為基礎,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當然都是中國式的建築。但如果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看到一些荷蘭時期的遺跡。所以赤嵌樓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一座「蓋在古蹟上的古蹟」。
西班牙人在台灣的傳教路徑 到了台灣後、西班牙坤父的傳教以雞籠為中心、逐漸發展至滬尾及台北盆地、後來擴至三貂角和蛤仔難(現在的宜蘭)。起初由雞籠到七堵、滬尾方面是向金包里。八里坌、再溯上淡水河、關渡、北投、唭哩岸、芝蘭堡(現在的士林)延至台北盆地的各地方。
資料來源: 1.關於安平古堡及赤崁樓的圖片 認識台灣學習加油站 http://content.edu.tw/junior/co_tw/ch_yl/main.htm 2.關於台灣的地名沿革 台灣史教學網站 http://www.fg.tp.edu.tw/~nancy/tabl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