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高二化学第五章 烃 复习

高二化学第五章 烃 复习. 太原五中 常小丽. 一、归纳整理 — 烃的分类及各类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转化. 自主复习. 列表比较各类烃的组成通式、结构特点、性质特点、特征反应 列表比较各类烃的代表物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及用途 画出各类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图. 烃知识网络. 二、概念辨析. 烷烃的命名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烃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烷烃的命名. 选主链,称某烷;编位号,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五个原则 :

Download Presentation

高二化学第五章 烃 复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二化学第五章烃复习 太原五中 常小丽

  2. 一、归纳整理—烃的分类及各类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转化一、归纳整理—烃的分类及各类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转化 自主复习 • 列表比较各类烃的组成通式、结构特点、性质特点、特征反应 • 列表比较各类烃的代表物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及用途 • 画出各类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图

  3. 烃知识网络

  4. 二、概念辨析 • 烷烃的命名 •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 烃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加聚反应

  5. 烷烃的命名 选主链,称某烷;编位号,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五个原则: • 最长原则、最多原则、最近原则、最小原则、最简原则 五个必须 • 取代基的位号必须用阿拉伯数字“2、3、4”表示 • 相同取代基的个数必须用中文数字“二、三、四”表示 • 多个取代基位号必须用逗号隔开 •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必须用短线“—”隔开 • 多种取代基无论位号大小都必须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6. 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1.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2) 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 3.三注意 (1)必为同一类物质; (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 (3)同系物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

  7.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 烷烃只有碳链异构.书写时要注意写全而不要写重复,一般可按下列规则书写: • 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排,不到端。 或归纳成下列顺口溜: • 主链先长后短,支链先整后散。位置由心到边,编排从邻到间。

  8. 练习 • 下列各组物质: ①O2和O3 ②H2、D2和T2 ③14 C 和12C ④乙烷和已烷 ⑤ CH3(CH2)2CH3和(CH3)2CHCH3 ⑥CH3CH2CH2CH(CH2CH3)CH3和CH3(CH2)2CH(CH3) CH2CH3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互为同系物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9. 三、有机计算和燃烧规律 1.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通式 ①CxHy + (x+y/4)O2  xCO 2 + y/2 H2O ② CxHyOz + (x+y/4-z/2) O2  xCO2 + y/2 H2O ③ CnH2n+2 + (3n+1)/2 O2 nCO2+ (n+1) H2O ④CnH2n + 3n/2 O2 nCO2 + nH2O ⑤ CnH2n-2 + (3n-1)/2 O2  nCO2 + (n-1) H2O

  10. 2.气态烃燃烧前后总体积变化情况: 燃烧后温度高于100 ℃时,水为气态: △V=V后-V前=y/4-I y=4,总体积不变 y<4,总体积减少 y>4,总体积增大 燃烧后温度低于100 ℃时,水为液态: △V=V后-V前=y/4+I 体积总是减小 无论水为气态或液态燃烧前后气体体积变化都只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有关而与碳原子数无关

  11. 甲烷 最大的 最大的 乙炔、 苯 3.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需氧气的量最多的是含氢量____,例:___;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含碳量_______,例:____ 4.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最多的是分子中____最大的,需氧气最多的是(x+y/4)值_____。 5.具有相同最简式的烃,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_____。 6.不同有机物完全燃烧若生成的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相同,则其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也相同。 x 值 最大的 也一定

  12. 有关燃烧规律的练习 1.下列物质均按等物质的量混合,在相同条件下,其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同的是 A、甲烷和乙烯  B、甲烷和丙烯 C、乙烷和乙烯  D、环丙烷和丙烯 2.燃烧下列混合气体,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一定大于燃烧相同质量丙烯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的是 A.丁烯和丙烯  B.乙烯和乙炔 C.乙炔和丙烷  D.乙炔和环丙烷

  13. 3.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1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得到1.5 L CO2,2 L水蒸汽(相同状况下测定),说法合理的 A.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烷 B.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 C.一定是甲烷和乙烯的混合物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常温常压下,气体X和氧气的混合气体a L,充分燃烧(两气体刚好完全反应)后使产物经浓硫酸,气体恢复到原条件时,体积为a/2 L,则气体X是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乙炔  E.丁二烯

  14. 5.A、B两种烃它们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系列叙述正确的是5.A、B两种烃它们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系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B的最简式一定相同 D.A、B各1 mol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一定相等 6.下列各组烃的混合物,只要总质量一定,无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水都是恒定的有 A.C2H4和C2H2B.C2H4和C2H6 C.C3H8和C3H6D.C2H2和C6H6

  15. 四、有关实验 • 乙烯的制备及性质 • 乙炔的制备及性质 • 溴苯、硝基苯的制备 • 石油的分馏

  16. 1、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注意事项: 催化剂、脱水剂 1.浓H2SO4的作用: 液面下 170℃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控温: 3.圆底烧瓶中要加入 碎瓷片 防止暴沸 作用: 140℃发生的副反应: (取代)

  17. 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生成SO2,设计实验验证所制取的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生成SO2,设计实验验证所制取的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A B C D A.中盛放,作用. B.中盛放,作用. C.中盛放,作用. D.中盛放,作用. 品红溶液 验证二氧化硫气体的存在 NaOH溶液 除去二氧化硫气体 品红溶液 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是否除净 确定含有乙烯气体 溴水或高锰酸钾

  18.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写出实验室制乙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上述原理,推测下列反应: Li2C2+H2O Mg2C3+H2O Al4C3+H2O A.仪器: 平底烧瓶+分液漏斗 B.该实验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什么原因? 在实验装置的导气管口下端塞入一团棉花,是什么原因? C.电石产生的乙炔常混有H2S、PH3 而有特殊臭味, 常用 洗气除去。 CuSO4溶液 这是因为H2S与 CuSO4生成CuS沉淀 而PH3可被CuSO4氧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