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21 Views
“党员学导制”的探索与经验. 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 2014年5月 24 日. 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度党支部创新活动方案结题 验收 汇报. 我院党支部基本情况. 我学院 现 共有三个学生党支部,各支部委员会分别由四人组成共有党员 97 人,其中正式党员 31 人,预备党员 66 人。 学生第一党支部 :张守荣任支部书记,赵鹏任组织委员,蔡海云任纪检 委员,林蒙蒙任宣传委员,此支部共有党员 37 人。 学生第二党支部: 李兴任支部书记,高麒蕙任组织委员,边庆瑜任纪检委员,王若冰任宣传委员,此支部共有党员 39 人。
E N D
“党员学导制”的探索与经验 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 2014年5月24日 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度党支部创新活动方案结题验收汇报
我院党支部基本情况 我学院现共有三个学生党支部,各支部委员会分别由四人组成共有党员97人,其中正式党员31人,预备党员66人。 学生第一党支部:张守荣任支部书记,赵鹏任组织委员,蔡海云任纪检委员,林蒙蒙任宣传委员,此支部共有党员37人。 学生第二党支部:李兴任支部书记,高麒蕙任组织委员,边庆瑜任纪检委员,王若冰任宣传委员,此支部共有党员39人。 学生第三党支部:刘蓉任支部书记,张振东任组织委员,王洋任纪检委员,吕善册任宣传委员,此支部共有党员21人。
什么是“党员学导制”? • 活动创新特点: • 1、“党员学导制”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学长制”,要求担任学长的学生不仅品学兼优,综合能力强,而且必须是党员,这就能保证“党员学导”们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坚定性,“学长”侧重于在学业功课和生活上为新生提供帮助,而“学导”还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体现党的先进性,进而影响新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 2、“党员学导制”重在一个“导”字,要求学长要在学习、思想、行为上对新生进行引导、指导,不仅仅是把个人的一些经历直接传述给新生,而是要把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对新生进行积极有益的指导,并且能在辅导员和学生中间起到非常好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和有力抓手。学生党员通过参与学导制工作,能够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党员意识。
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 1、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住型,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选拔一批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为学导,参与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并以党员学导制为载体,努力探索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有效机制,使党员时刻注意保持党的先进性。 • 2、充分利用高年级党员“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纪律严”的优势,让高年级学生党员担当导师的角色,参与到低年级党建和团建工作中去,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使大学新生能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方式,做好高年级“学导”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避免普通学长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 • 3、这种创新机制即兼顾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要求,又增强了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党员学导制”的探索 • 一、紧抓三个环节,做到“有选拔、有培训、有考评”,切实加强党员学导队伍建设。 • 1、注重选拔环节。 • 2、重视培训环节。 • 3、总结考评环节。 • 二、创建三个平台,做到“有引导、有关怀、有督促”,充分发挥学导作用。 • 1、搭建教育引导平台。 • 2、完善交流沟通平台。 • 3、建立监督促进平台。 • 三、日常工作要细致,实现润物无声、细水长流的良性循环机制。
常规性活动 • 一、新生入学及其生活过程中,老师及“党员学导” 进宿舍、送关心。 • 例如,中秋节“包饺子”活动,老师、学生一家亲。 • 二、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月。在活动月中举办一系列讲座、活动等,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例如,召开党员工作发展会议,对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党员学导”定期进班级,与新生进行无障碍交流,关注新生学习、思想状况。 • 例如,利用学院“青春信传”的微信平台,与新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急学生所急,解新生所获,鼓励新生完善自我,传递信传正能量。
特色性活动 • 一、举办新生学生干部培训班 • 2013年10月至11月间,在团总支老师的领导、第十八届团总支学生会的组织下,举办了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第四届学生干部培训班,共对新生学生干部及有意向加入学生会的人员共进行了9期学生干部培训班,从学生干部的素质养成、气质培养、能力锻炼、相关关系的处理以及对团总支学生会的认识等多个方面对新生进行了教育与培养。
培训班流程及目录 • 第一讲——学生干部必备的四个基本素质和气质养成(肖龙航) • 第二讲——大学期间学生干部发展规划与素质提升 (张守荣) • 第三讲——学生会运转以及学生会组织结构职能 (张继凯) • 团总支组织机构职能及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及学生干 部工作问责条例 (徐亚男) • 第四讲——立德成才、全面发展、在奉献中砥砺成长 (陈庆国) • 第五讲——高校社团文化简介 (李 兴) • 第六讲——自信、自立、自强、自省——学生干部如何过好大学生活(李艳梅) • 第七讲——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能力提升 (陈 敏) • 第八讲——如何做好心理健康管理工作 (陈学宁) • 第九讲——谈谈学生干部处理关系的技巧 (刘 蓉)
二、“儒风海韵育人计划” • 给每位同学私人定制——“儒风海韵育人计划”,为每位同学建立培养档案,通过“党员学导”的悉心观察与同学们交流,从大一便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方向、有目标的完成自己的大学生活。
三、综合利用新媒体,全面了解新生的各个方面。三、综合利用新媒体,全面了解新生的各个方面。 • 开通“青春信传”微信平台,每天及时推送学院及学校的热点事件,增强同学们的学院归属感。老师们及“党员学导”可以利用“青春信传”的微信平台,与新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互动,急学生所急,解新生所惑,鼓励新生完善自我,传递信传正能量。
总结 • 总结性活动的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党员学导制”在同学、党员、学院内的反响,通过沟通,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便于传承与应用。 • 为了同学们能够比较好的总结这一年的成长,同时借“五四青年节”的教育契机,我院特别召开以“与信仰对话,与理想同行,让青春闪光”的五四党团教育主题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全面提高我院学生党员、团员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会议上,我院党员、团员一起观看了思想教育电影《焦裕禄》,本次教育活动是我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党团员在观看影片的同时,深化自己的心灵,真正体会党的思想内涵,为我院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 教育活动结束后,党团员学生纷纷主动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总结自己的观影感受。
“与信仰对话,与理想同行,让青春闪光”主题教育活动“与信仰对话,与理想同行,让青春闪光”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效果及有益经验 • 经过近一年的“党员学导制”工作的开展,我院在活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并基本上完成了预期的设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校园新生教育新风尚。
对新生:“党员学导”们发挥了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先进性,对新生入学以后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无限的关切和辅导,帮助新生顺利的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过度。对新生:“党员学导”们发挥了自己作为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先进性,对新生入学以后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无限的关切和辅导,帮助新生顺利的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的过度。 • 对“党员学导”本身: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与新生们朝夕相处,时刻注意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引导新生的过程中注意反思自己,不断强化自己的党性培养,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荣誉感,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并且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学习,扩宽自己的素质面,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了自己。 • 对学院:这样一批优秀的“党员学导”,在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使得我院每项工作的开展都能在秩序良好、组织协调、宣传合宜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并且取得优异的成绩。学院强化“内涵式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正在向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标一步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