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724 Views
厥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周 亚 滨. 厥 证. 概 述. 定 义. 1. 历代医家认识. 2. 现代医学的关系. 3. 厥证. 1. 定 义. 阴阳失调,气机逆乱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主要临床表现。 轻 : 在短时间内苏醒。 重 : 昏厥时间较长。 严重: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厥 证. 历代医家的认识. 2. (一)病名 ( 1 ) 最早见于 《 内经 》 。 两种情况: — 指 突然昏倒,不知人事。 《 素问 · 厥论 》 :“厥 …… 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
E N D
厥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周 亚 滨
厥 证 概 述 定 义 1 历代医家认识 2 现代医学的关系 3 Company Logo
厥证 1 定 义 阴阳失调,气机逆乱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主要临床表现。 轻:在短时间内苏醒。 重:昏厥时间较长。 严重: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 Company Logo
厥 证 历代医家的认识 2 (一)病名 (1)最早见于《内经》。两种情况: —指突然昏倒,不知人事。 《素问·厥论》:“厥……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 一日乃知者……。” 《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 —指肢体和手足逆冷。 《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寒厥之为寒也, 必从五指而上于膝。” Company Logo
心悸 厥证 2 沿 革 (二)病因病机: —指厥的另一含义病机, 《类经·厥逆》:“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 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 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 Company Logo
厥证 2 沿 革 (三)辨证分型《儒门事亲》对厥证则立有专篇论述, 将昏厥分为尸厥、痰厥、酒厥、气厥、风厥等。 “厥之为状,手足及膝下或寒或热也……厥亦有令人腹暴满不知 人者,或一、二日稍知人者,或卒然闷乱无觉知者……有涎如 拽锯,声在咽喉中为痰厥,手足搐搦者为风厥,因醉而得之为 酒厥,暴怒而得之为气厥……” 《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 Company Logo
厥证 2 沿 革 (三)辨证分型 《医学入门·外感寒暑》进一步明确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证。 《景岳全书· 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 厥证,符合临床实际。 此后医家对厥证的理论不断充实,提出了气、血、痰、食、暑、 尸、酒、蛔等厥,并以此作为辨证的重要依据,指导临床治疗。 Company Logo
厥证 现代医学的关系 • 本节厥证所讨论的范围是以内伤杂病中具有突然发生的 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为主症,伴有四肢逆冷的病证。 • 外感病中以手足逆冷为主,不一定伴有神志改变的发厥,不属于本节之讨论范围。 • 暑厥系由感受暑热之邪而发病,本节亦不作讨论。 Company Logo
3 厥证 现代医学的关系 • 西医学诊断的 癔症、 高血压脑病、 脑血管痉挛、 低血糖、 出血性或心源性休克等 • 厥证是一个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 表现出厥证者均可参照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Company Logo
厥证 病 因 病 机 1 情志内伤 2 体虚劳倦 3 3 亡血失津 4 饮食不节 4 5 Company Logo
所愿不遂 肝气郁结 郁久化火 肝火上炎 大 怒 气血并走 于上 1 厥证 七情内伤 平素体弱胆怯 遇外界刺激(惊、吓、恐) 七情刺激,气逆为患 恼怒致厥为多 厥证 Company Logo
厥证 元气素虚 空腹劳累 中气不足 脑海失养 厥证 体虚劳倦 2 睡眠长期不足 阴阳气血亏耗 元气素虚 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Company Logo
厥证 大汗吐下 气随液耗 阳随阴消 3 厥证 亡血失津 创伤出血 血证失血过多 气随血脱 神明失主 Company Logo
厥证 厥证 饮食不节 4 嗜食酒酪肥甘, 脾胃受伤,运化失常, 聚湿生痰,痰浊阻滞, 气机不畅,日积月累 痰愈多则气愈阻, 气愈滞则痰更盛, 痰浊一时上壅 清阳被阻 Company Logo
厥证 病因病机 病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情志变动,轻则气郁,重则气逆,逆而不顺则气厥; 气盛有余之人,骤遇恼怒惊骇,气机上冲,清窍壅塞发气厥实证; 元气虚弱,陡遇恐吓,清阳不升,神明失养,而发气厥虚证; 肝阳偏亢,遇暴怒伤肝,肝阳上亢,肝气上逆,血随气升, 气血逆乱于上,发为血厥实证; 大量失血,血脱则气无以附,气血不能上达清窍,神明失养, 昏不知人,则发为血厥虚证; 情志过极、饮食不节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运行逆乱,或痰随气升, 阻滞神明,则发为痰厥。 Company Logo
厥证 病因病机 病性:虚实 实—气盛有余,气逆上冲,血随气逆,或夹痰浊壅滞于上,以 致清窍闭塞,不知人事。 虚—气虚不足,清阳不升,气陷于下,或大量出血,气随血脱, 血不上达,气血一时不相顺接,以致神明失养,不知人事。 《证治汇补·厥》曰:“人身气血, 灌注经脉,刻刻流行,绵绵不绝,凡一昼夜,当五十营于身,或外因六淫,内因七情,气血痰食,皆能阻遏运行之机,致阴阳二气不相接续,而厥作焉。” Company Logo
厥证 病因病机 病位:脑,主要在于心、肝而涉及脾、脾。 心为精神活动之主;肝主疏泄条达。 心病则神明失用,肝病则气郁气逆,乃致昏厥。 脾为气机升降之枢,肾为元气之根, 脾病清阳不升,肾虚精气不能上注,亦可与心肝同病致厥 病理转归: 1、阴阳气血相失,进而阴阳离绝,发展为一厥不复之死证。 2、阴阳气血失常,或为气血上逆,或为中气下陷,或气血痰浊内 闭,气机逆乱而阴阳尚未离绝,此类厥证之生死,取决于正气 来复与否及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得当。气复返生;气不复返死 3、各种证候之间的转化。实—气滞血瘀、虚—气随血脱 Company Logo
厥证 病因病机 预后: 主要取决于正气的强弱,病情的轻重,以及抢救治疗是否及时、得当。 呼吸比较平稳,脉象有根,表示正气尚强,预后良好。 气息微弱,或见昏愦不语,或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或脉象沉伏如一线游丝,或如屋漏,或散乱无根,或人迎、寸口、趺阳之脉全无,多属危候,预后不良。 Company Logo
厥证 诊 断 1.临床表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四肢逆冷。 2.先兆症状: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出汗等。 伴有症:恶心、汗出,或有四肢逆冷,醒后感头晕、疲乏、 口干,但无失语、瘫痪等后遗症。 3.了解既往有无类似病证发生,查询发病原因。 病史:精神刺激、情绪波动,或大失血病史,或暴饮暴食史, 或有痰盛宿疾。 4.辅助检查: 血生化指标(血糖)、血压监测、脑电图、心电图(心动过缓)、 脑干诱发电位 (排除癫痫) 颅脑CT、MRl(脑实质病变)等。 Company Logo
厥证 鉴别诊断 眩 晕 1 中 风 2 癎 病 3 昏 迷 4 Company Logo
厥证 鉴别诊断 1 眩晕与厥证 Company Logo
厥证 鉴别诊断 2 中风与厥证 头颅CT、MIR Company Logo
厥证 鉴别诊断 3 癎病与厥证 脑电图检查。 Company Logo
厥证 鉴别诊断 昏迷与厥证 4 神经反射 Company Logo
厥证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 (一) 1.辨病因 气厥虚证:多平素体质虚弱,厥前有过度疲劳、睡眠 不足、饥饿受寒、突受惊恐等诱因; 血厥虚证:与失血有关,常继发于大出血之证; 气厥、血厥实证:多发于形体壮实者,发作多与急躁恼怒、情志过极密切相关; 痰厥:好发于恣食肥甘,体丰湿盛之人; Company Logo
(一) 辨证要点(2) 厥证 辨证论治 2、辨虚实 实证 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或夹痰涎壅盛, 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 虚证 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 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 Company Logo
(一) 辨证要点(3) 厥证 辨证论治 3、辨气血 Company Logo
厥证 辨证论治 (二)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醒神回厥为首要。具体治法当辨虚实之不同。 实证: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 适用于邪实窍闭,以辛香走窜的药物为主,来通关开窍。 开泄痰浊闭阻,温通辟秽化浊,宣窍通利气机—苏醒神志 虚证:益气、回阳、救逆而醒神。 适用于元气亏虚、气随血脱、津竭气脱之厥证。 补益元气,回阳救逆—防脱。 失血过急过多者,还应配合止血、输血、补液以挽其危。 气血亏虚,不可妄投辛香开窍之品,防止津气耗散。 Company Logo
厥证 辨证论治 ( 三) 分证论治 1. 气 厥 (虚 实) 2. 血 厥(虚 实) 3. 痰 厥 Company Logo
厥证 辨证论治 1、气厥 实证——肝郁不舒,气机上逆,壅阻心胸,内闭神机。 主 症:由情志异常或精神刺激而发作,突然昏倒,不知 人事,或四肢厥冷,呼吸气粗,口噤握拳。 舌 象:舌苔薄白。 脉 象:伏或沉弦。 治法:开窍,顺气,解郁。 方药: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加减。 ( 三) 分证论治 皂角—辛温开窍 细辛—走窜辛散 沉香、乌药—降气调肝; 槟榔、枳实、木香—行气破滞; 檀香、丁香、藿香—理气宽胸。 Company Logo
2 若兼有痰热,症见喉中痰鸣,痰壅气盛——胆南星、贝母、橘红、竹沥等涤痰清热。 厥证 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气厥 实证 ( 三) 方药加减: 1 3 4 精神刺激常可导致本证反复发作 平素可服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越鞠丸等以理气解郁,调和肝脾,防止复发 若肝阳上亢: 症见头晕而痛,面赤烦躁—— 钩藤、石决明、磁石等平肝潜阳 若醒后哭笑无常,睡眠不宁者—— 茯神、远志、酸枣仁 安神定志 Company Logo
( 三) 分证论治 厥证 辨证论治 2、气厥 虚证——元气素虚,清阳不升,神明失养。 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紧张、恐惧、疼痛或站立过久等诱发因素。 主 症:眩晕昏仆,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 舌 象:舌淡。 脉 象:沉细微。 治 法:补气、回阳、醒神。 方 药: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 生脉注射液—益气生精 参附注射液 四味回阳饮 益气回阳 急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滴注,补气摄津醒神 苏醒后可用四味回阳饮加味补气温阳,药用人参大补元气,附子、炮姜温里回阳,甘草缓急和中。 Company Logo
1 3 4 纳谷不香,食欲 不振者—— 白术、茯苓、 陈皮等健脾和胃 2 汗出多者—— 黄芪、白术、煅龙骨、煅牡蛎等益气固涩止汗。 本证亦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平时可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归脾丸等健脾和中益气养血。 ( 三) 分证论治 气厥 虚证 心悸不宁者—— 远志、柏子仁、酸枣仁等养心安神 厥证 辨证论治 方药加减: Company Logo
( 三) 分证论治 厥证 辨证论治 3.血厥 实证——怒而气上,血随气升,菀阻清窍。 主症:多因急躁恼怒而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 闭,面赤唇紫。 舌象:舌黯红。 脉象: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方药: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吞服羚羊角粉, 继用钩藤、桑叶、菊花、泽泻、生石决明平肝息风, 乌药、青皮、香附、当归理气通瘀。 Company Logo
2 1 阴虚不足, 头晕头痛者—— 生地、枸杞、珍珠母等。 ( 三) 分证论治 血厥 实证 厥证 辨证论治 方药加减: 急躁易怒, 肝热甚者—— 菊花、丹皮、龙胆草等。 Company Logo
( 三) 分证论治 厥证 辨证论治 4.血厥 虚证——血出过多,气随血脱,神明失养。 主 症:因失血过多,突然昏厥,面色苍白,口唇无华,四肢震颤,自汗肢冷,目陷口张,呼吸微弱。 舌 象:舌质淡。 脉 象:芤或细数无力。 治 法:补养气血。 方 药: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益气固脱 补益气血 缓解后用人参养荣汤补养气血,人参、黄芪益气,当归、熟地养血,白芍、五味子敛阴,白术、茯苓、远志、甘草健脾安神, 肉桂温养气血,生姜、大枣和中补益,陈皮行气。 独参汤重用一味人参,大补元气,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亦可用人参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静注或滴注。对于急性失血者先止血。 Company Logo
1 3 2 • 自汗肤冷,呼吸微弱—— • 附子、干姜温阳 口干少津—— 麦冬、玉竹、沙参养阴 ( 三) 分证论治 血厥 虚证 厥证 辨证论治 方药加减: 心悸不眠者 ——龙眼肉、酸枣仁养心安神 Company Logo
( 三) 分证论治 厥证 辨证论治 5、痰厥——肝郁肺痹,痰随气升,上闭清窍。 主 症:素有咳喘宿痰,多湿多痰,恼怒或剧烈咳嗽后 突然昏厥,喉中痰鸣,或呕吐涎沫,呼吸气粗 舌 象:舌苔白腻。 脉 象:沉滑。 治 法:行气豁痰。 方 药:导痰汤加减。 陈皮;枳实—理气降逆, 半夏、胆南星、茯苓—燥湿祛痰, 苏子、白芥子—化痰降气。 Company Logo
( 三) 分证论治 痰 厥 厥证 辨证论治 方药加减: 1 若痰湿化热,口干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黄芩、栀子、竹茹、瓜蒌仁清热降火。 Company Logo
厥证 预防调护 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体质。 加强思想修养,陶冶情操, 避免不良的精神和环境刺激。 对已发厥证者,要加强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救治。 厥证 患者苏醒后,要消除其紧张情绪, 针对不同的病因予以不同的饮食调养。 所有厥证患者,均应严禁烟酒 及辛辣香燥之品,以免助热生痰,加重病情。 Company Logo
厥证 预防调护 平素肝气不舒,肝阳偏亢而失于调理者。 防诱因 戒郁怒,节忧思,避免情志相激而致病发。 体胖湿盛痰多之人,饮食宜清淡,戒烟酒, 偶然发病者,苏醒后要注意调理,避免再发; 经常反复发作者,要找出病因,予以积极治疗。 Company Logo
厥证 结 语 病因 病机 治则 主证 气机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所致。分 类:气、血、痰、 病 性:虚 实 (气厥、血厥) 醒神回厥 实证—开窍、化痰、辟秽、醒神; 虚证—益气、回阳、救逆、醒神 苏醒后,按病情 不同辨证治疗。 突然昏倒 不知人事 四肢逆冷 情志内伤 体虚劳倦 亡血失津 饮食不节 Company Logo
厥证 临 证 备 要 1 先期 症状 诱因 特点 发作 头晕、恶心 面色苍白、 出汗等。 昏仆、 不知人事 或伴有 四肢逆冷 急骤性、 突发性、 一时性 情志过极 如暴怒、 紧张、恐惧 惊吓等 Company Logo
痰厥和气厥 由于痰随气 动而相互联 系。 厥证 临 证 备 要 2 联 系 联系 情志过极以 致气血逆乱 而发厥,气厥、血厥、 痰厥均有密 切关系。 气厥与血厥 气为血帅, 血为气母。 Company Logo
厥证 临 证 备 要 3 厥证是内科常见危急重症 联系 由丸、散、片、汤剂型 发展为多种 剂型,尤其 是注射剂型 给药途径从单一口服发展为多途径给药。 回阳救逆参附注射液;益气养阴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 厥证常易进而并发脱证 故厥脱并称 Company Logo
厥证 病 例 何某,女,26岁。 因产后失血颇多,遂感心悸,头晕。一日,突然仆倒,不醒人事,面色苍白,移时苏醒,复如常人,未予诊治。继之每日2—3次发作一次,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不伴手足抽搐 、口眼歪斜等证。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病名、证型、征候分析、诊断、证型、治法和方药。 病因 病机 病性 诊断 Company Logo
厥证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证候分析: 产后失血,阴血亏虚,不能上承,则心悸头晕; 清窍失养则昏厥发作; 血脉不充则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阴血亏虚的表现。 第二步:分清虚实 虚证为主; 第三步:辨本虚标实性质 产后失血,阴血亏虚,正气渐虚,兼久病、乏力,伴有神疲、盗汗、口干舌红,本虚血厥之虚证。 第四步:辨病情轻重 第五步:可做的相关检查 1.血常规 2.查血脂、血粘度变化可了解疾病的合并症。 第六步:治疗 益气养血。 方 剂:人参养营汤加减。 用法:日l剂,水煎,早晚温服。 病性 诊断 Company Logo
Thank You ! 生命重于一切! www.them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