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课堂变革的核心要素

课堂变革的核心要素.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一三年九月.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实验求证. ( 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前先思考以下问题 ). 请你试着用手蘸水在桌上写字 , 并跟同桌比一比 , 看谁干得快 . 桌上的水干了 , 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中知道 , 这种现象叫 , 物质从 态变为 态 , 生活中还有大量此类现象 , 请举出 3 个. 晾衣服时 , 哪些方法可使湿衣服尽快变干 ?( 请尽可能多地写出 ). 从各种使湿衣服尽快变干的方法中 , 你猜测影响 某种 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gen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课堂变革的核心要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堂变革的核心要素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一三年九月

  2.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及实验求证 (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前先思考以下问题) 请你试着用手蘸水在桌上写字,并跟同桌比一比,看谁干得快.桌上的水干了,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中知道,这种现象叫,物质从态变为态,生活中还有大量此类现象,请举出3个 . 晾衣服时,哪些方法可使湿衣服尽快变干?(请尽可能多地写出) . 从各种使湿衣服尽快变干的方法中,你猜测影响某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若要在科学课堂上验证你的猜测,你会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控制常量与变量? .

  3. 课堂变革: 从“对话中心的课堂”    到“任务中心的课堂”

  4. 美国课堂中 也有学案 在一堂《德国史》课上,老师放映着将1945-1994年间发生在德国的重要事件组合剪辑起来的纪录片。学生与老师一边看电影,一边在纸上作些记录,偶尔老师会穿插一个问题,或是一点解释,学生们简单讨论几句。 我坐在一位男生旁,趁他看电影,借过他的记录纸,一下子明白了……

  5. 第二张纸是让学生在一个时间轴上整理这些关键事件,并将美、苏、英等国的对德主张与政策也整理到这个时间表上,梳理其中的逻辑与线索;第二张纸是让学生在一个时间轴上整理这些关键事件,并将美、苏、英等国的对德主张与政策也整理到这个时间表上,梳理其中的逻辑与线索; 第一张纸是让学生开放性地记录电影中的事件以及主要信息; 第三张纸上有若干演讲词的句段,每一句段后老师设问:这是谁的speech?What time?他为什么这样说?其意指是?标志?

  6. 在课堂上,没有听到老师的娓娓相授,没有看到师生精彩的追问与对话,有的只是他们默默地观看、记录、整理和间或的讨论。在课堂上,没有听到老师的娓娓相授,没有看到师生精彩的追问与对话,有的只是他们默默地观看、记录、整理和间或的讨论。 老师课堂言语的占时可能连10%都未必有。而学生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呢?老师又该怎样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呢?

  7. 这位历史老师的备课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纪录片的剪辑,二是三张“学案”的设计。高明的老师是以核心知识(方法)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本质意义的学习的发生。她没有把具体历史事件作为必须的学习目标,而把经历观看、记录、思考、整理的过程所带给孩子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的影响视作第一学习目标。这也许就是我们课堂的局限,以及“学案”的编制与运用的“软肋”。

  8. 操作要素1 先行学习(预学) 为课堂学习作必要和能够的准备;呈现学生独立预学能够达到的基本水平与差异状况,为老师的课堂指导提供依据. 学习内容 预习可能遗留 的问题 预习能够基本 解决的内容 学生人群

  9. 操作要素1 先行学习(预学) • 先学的目的未必是完成学习目标,而是完成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部份,以使课堂学习能在学生已有认识与体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 学案只是支持先行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如何促进学生的先行学习才是关键。 • 先行学习不是对知识点面面俱到的识记,而是触及核心学习内容的提前思考,是为课堂学习作铺垫,而非课后练习提前做。 • 变“预习”为“预学”,让学案成为“思维的台阶”,防止学案练习化。

  10. 操作要素1 先行学习(预学) • 学案的本质是学习设计的过程,编制学案就是备课的一种形式。 • 编制学案应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体现学科性质与学科方法,防止统一模板与划一操作。 • 学案应简明、根本、开放。化“案”为“单” 学案可以是简洁的文案,也可以无文本,只是一个思考的问题或操作任务;它会联系具体学习内容,但要重视其学习指导的功能,帮助学生把方法变成习惯;它可以设计为课前完成,但也可以安排在课内进行…… • 要研究导学案的批改反馈问题,不能像作业一样批改导学案,这会导致重答案,轻思考。

  11. 不管有无预习,上课思路依旧 有一种现象 教师不相信学生会自己学懂,所以干脆不理学生“先学”那茬儿,等学生先学完了,依然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讲课。

  12. 问题1 预习的目的是什么? • 问题2 预习能够做什么? • 问题3 预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问题4 怎样的预习才有意义? • 问题5 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预习的进展?

  13. 操作要素2 课堂前奏 教师在候课时间抽查学案 • 了解预习进展 • 暴露遗留问题   [暴露学生前概念]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预习中的困难之处 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 呈现也是一种学习

  14. 问题1 预习的目的是什么? • 问题2 预习能够做什么? • 问题3 预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问题4 怎样的预习才有意义? • 问题5 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预习的进展? • 问题6 课堂学习由哪些活动组成? • 问题7 学生是如何实现学习的?

  15. 阅读 活动 讨论 记录 作业 分析学习活动中的元素 学习内容 (知识原理方法等) 发展着的学习过程 彼此联系的学习内容 记忆 运用 问题 解决 简单记忆 思维 理解

  16. 操作要素 3 逻辑结构 预设性的课堂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 • 包含核心问题的有意义的思考 • 体现学科特点的方法学习的线索 • 展开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台阶 以问题为线索的任务组合

  17. 操作要素 4 随堂任务 记录性随堂任务 思考性随堂任务 训练性随堂任务 运用性随堂任务 反馈性随堂任务 • 寓存具体学习目标 • 及时反馈学习进展 反对过早出现逆向思维的测试题

  18. 初中数学 反比例函数 习题课 基于诊断的补偿 课堂学案板板练 题后加括号,有意图和解释意义 (关键点,易错点)(画实际问题函数图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交点坐标的求法;面积的多种求法;y1>y2 什么意思?) 题1-3题4题5 四人小组讲题理 (1)分工讲清题后的问题? (2)前面哪些题中用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快速准确解题? 典型问题再研究 A学生反思讲解,教师追问挖掘,B学生简明概括,沉着等待下一个

  19. 问题1 预习的目的是什么? • 问题2 预习能够做什么? • 问题3 预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问题4 怎样的预习才有意义? • 问题5 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预习的进展? • 问题6 课堂学习由哪些活动组成? • 问题7 学生是如何实现学习的? • 问题8 前置\课堂\课后作业分别的学习功能? • 问题9 课堂与作业如何兼顾学生差异,体现学科特点? • 问题10课后作业还有哪些类型细分和分别策略?

  20. 操作要素5 巩固运用 课 后 作 业 巩固性作业 提高性作业 整理性作业 促进理解 梳理联系 帮助记忆知识应用 提高熟练性 联系旧知 新知生成简单应用 暴露过程潜含方法 促进理解 前置学习 随堂作业 单元 作业 诊断性作业补偿性作业整理性作业

  21. 操作要素6 巩固运用 课 后 作 业 巩固性作业 提高性作业 整理性作业 促进理解 梳理联系 帮助记忆知识应用 提高熟练性 联系旧知 新知生成简单应用 暴露过程潜含方法 促进理解 坚持积累的作业 &促成习惯的作业 螺旋式的学习链条式的学习 前置学习 随堂作业 单元 作业 诊断性作业补偿性作业整理性作业

  22. 老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并不看你讲得漂亮不漂亮,而要看你有没有组织起,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老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并不看你讲得漂亮不漂亮,而要看你有没有组织起,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合作学习 帮助学习 独立学习 组织学习

  23. 站在学生身后的老师

  24. 谢谢! 电子信箱:zf@tzedu.org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