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第八章 心理评估

第八章 心理评估. 第一节 心理评估概述.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及作用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三、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四、对评估者的要求.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及作用. 1 .心理评估的概念 心理评估(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 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心理品质: 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如情绪状态、记忆、智力、性格等。. 2 .心理评估的作用 是心理干预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同时心理评估还可对心理干预的效果作出判定。 在医学领域中配合疾病的诊疗以及科研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ge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八章 心理评估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心理评估

  2. 第一节心理评估概述 •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及作用 •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 三、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 四、对评估者的要求

  3.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及作用 1.心理评估的概念 • 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心理品质: 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如情绪状态、记忆、智力、性格等。

  4. 2.心理评估的作用 • 是心理干预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同时心理评估还可对心理干预的效果作出判定。 • 在医学领域中配合疾病的诊疗以及科研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 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5.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 1.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 通过对被评估者的行为表现直接或间接(通过摄录像设备等)的观察或观测而进行心理评估的一种方法。 •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特定情境下的观察两类。

  6. 2.会谈法(interview method) • 也有称作“交谈法”、“晤谈法”等。其基本形式是主试者与被评估者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也是心理评估中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 会谈的形式包括自由式会谈和结构式会谈两种。 • 会谈技术包括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如表情、资态等)两个方面

  7. 3.调查法(investigation method) • 调查的含义是当有些资料不可能从当事人那里获得时,就要从相关的人或材料那里得到。因此,调查是一种间接的、迂回的方式。 • 根据调查的取向可分为历史调查和现状调查两类。

  8. 4.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 • 在心理评估中,心理测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测验可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评定,并且测验一般采用标准化、数量化的原则,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参照常模进行比较,避免了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使结果评定更为客观。

  9. 三、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1 确定评估目的。 2 详细了解被评估者的当前心理问题;问题的起因及发展;可能的影响因素;被评估者早年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以及当前的适应、人际关系等。 3 对一些特殊问题、重点问题的深入了解和评估。 4 将前面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要写出评估报告、作出结论,并对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进行解释,以确定下一步对问题处理的目标。

  10. 四、对评估者的要求 1、专业知识 : 临床心理评估者首先要具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心理评估和心理测量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有关技术的专门训练。

  11. 2、心理素质: (1)观察能力 (2)智能水准 (3)自我认识能力 (4)沟通能力

  12. 第二节心理测验 • 一、概述 • 二、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 三、心理测验基本要求 • 四、心理测验类型

  13. 一、概述 • 心理测量: 依据一定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 • 心理测验: 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

  14. 历史: • 我国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周岁试儿”

  15. 西方 1879年,冯特(Wundt)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卡特尔、高尔顿 Binet-Simon量表:个别的心理测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团体测验”

  16. 二、心理测验的标准化 • 测量误差(error): 指与测验目的无关 的因素所引起的测验结果不稳定或不准确的效应。 • 误差来源: 施测条件 主试者因素:对受试者的偏好、对结果的预期 受试者有因素: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状态

  17.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 1.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2.效度 效度(validity)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它反映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 • 3.常模 常模(norm)是测验取样的平均值,即正常的或平均的成绩。

  18. 三、心理测验基本要求 • 1.标准化原则 • 2.保密原则 • 3.客观性原则

  19. 四、心理测验类型 (一)根据功用分 • 1.智力测验 • 2.人格测验 • 3.神经心理学测验

  20. (二)根据测验方法分 • 1.问卷法 • 2.作业法 • 3.投射法 (三)其他分类 • 1. 个别 和团体测验 • 2.言语和非言语测验 ……

  21. 第三节 临床常用的心理测验 • 一、智力测验 (Intelligence Test) • (一)智力的一般概念与智力单位 • 智力(intelligence): 是一种潜在的、非单一的能力,一种知觉、分析和理解信息的复杂的混合体。 与人的生物学遗传因素有关,在发展过程中可由于后天环境及学习的因素而受到影响,

  22. 智力单位:在智力测验中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智力单位:在智力测验中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 • 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表示法,分别为智商(IQ)表示法、百分位法、和智力等级水平划分

  23. 智商表示法 • “年龄智商”/ “比率智商”, 以一个人的年龄为参照标准来对智力进行衡量。 • IQ=MA/CA×100 MA为智力年龄(mental age),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所达到的水准; CA为受试者测验时的实际年龄(chronological age)。

  24. “离差智商” • IQ=100+15(x-X)/SD • 100指每个年龄组的IQ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x为受试者的成绩,X为常模样本成绩的平均数,SD为常模样本成绩的标准差。

  25. 百分位法:它以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团体中的位次(百分位)来表示。百分位法:它以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在团体中的位次(百分位)来表示。 • 等级水平:如“智力水平中上”、“智力水平优秀”、“轻度智力缺陷”等,

  26. 三种智力单位之间的关系

  27. (二)常用的智力测验 • 1.比奈智力量表 1905年,Binet-Simon发表 美国斯坦福大学特曼修订“斯坦福-比奈量表” 1924年开始修订“中国比奈量表” 适用范围是2岁至18岁的城市少年儿童。 量表共含51个试题,每一年龄阶段有三个试题。内容包括语义解释、理解、计算、推理、比较、记忆、以及空间知觉等方面的能力。

  28.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1939年编制了Wechsler-Bellevue量表(简称W--BI) • 1995年W-BI经修订后成为目前使用的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 • 1949年和196年先后编制了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 包括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

  29. 二、人格测验(Personality Test) 人格(personality): 指人的个别性,包括能力、兴趣、气质和性格方面的差异

  30. 人格结构 • 素质论及特质论:重视先天的遗传作用,认为人格结构由不同的侧面组成,并可分成不同类型。 • 精神动力学派:强调人的本能(Libido)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格的主要方面常常被压抑在内部的无意识之中。 • 社会学习理论:人格是个人行为的总和,是社会学习的结果,通过观测行为本身即可抓住人格本质。

  31. (一)客观性测验 •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550个题目,临床中常用其中的399个题 4个是效度量表 & 10个为临床量表

  32. 2.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 • 通过因素分析法得出16个人格因素,含180多个题目。 • 量表包含乐群、聪慧、稳定、恃强、兴奋、有恒、敢为、敏感、怀疑、幻想、世故、忧虑、实验、独立、自律和紧张等16个因素的内容,可对人的多个側面的特征进行评估。

  33. 3.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分为成人和儿童两个版本 • 包含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共90多个题目。

  34. (二)投射性测验 • 1.洛夏墨迹测验 将十张模糊、无确定形状的墨迹图片(有些是彩色的)呈现给受试者,让其看这些墨迹“象”什么。 记录回答的时间及受试者所指出的形状、部位、说出的内容,颜色及根据,再按照一定的记分原则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则可得出有价值的资料。

  35. 2.主题统觉测验 •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则是用一些有一定主题的图片来进行测量。 • 这些图片没有特定意义,测验时让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每一张图画讲一个故事。以此来反映受试的人格特征(包括能力、情绪等)。

  36. 三、神经心理学测验(Neuropsychological Test) • 神经心理学测验通常包括个别能力测验(如Kohs积木图案测检、Seguin形板测验、Benton视觉保持测验等)、记忆测验、思维测验和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验等。 • 以Halstead –Reitan成套测验(H-RB)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

  37. H-RB • 成人、少年及幼儿用三套测验 • 每套测验分为10个分测验,分别测量大脑的抽象思维的概念形成能力、记忆和注意的能力、言语能力、感知-运动能力等。

  38. 成人H-RB • 1.范畴测验:测概念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 • 2.触觉操作测验,即形板测验:测触觉运动觉、协调能力及空间记忆能力。 • 3.语音知觉测验:让受试辨别语音,测持久注意、声音辨别的能力。 • 4.节律测验:测受试者对音调、节律的辨别能力。 • 5.手指敲击测验:测手的精细运动和速度。 • 6.连线测验:分A、B两式。测空间知觉、注意广度和视觉运动协调能力。

  39. 四项检查: • 1.握力检查:以区别两手的偏利。 • 2.感知觉检查:包括触、听、视觉等。 • 3.失语甄别:包括读、听、写、算、命名等。 • 4.侧性优势检查:查受试者的利侧以确定大脑半球的优势侧。

  40. 第四节 评定量表

  41. 评定量表的特点 • 首先,评定量表多是以实用为目的,理论背景不一定严格,多是在一些问卷的基本上进行结构化、数量化而发展起来。 • 由于评定量强调实用性,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简便易作。 • 评定量表也不象心理测验那样控制严格,有些可公开发表,许多评定量表非专业工作者稍加训练就可掌握。

  42. 一、适应行为量表 • 适应行为是指个体维持生存的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和社会所提出要求的满足程度。 • Gunzburg提出了四个指标: • 1.自理能力如饮食、穿戴及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 • 2.沟通能力指自我表达和了解他人的能力。 • 3.社会化与人交往的社会技能。 • 4.职业手工、体力以及其它工作技能。

  43. Wolman也提出了适应行为障碍的分级标准: • 1.边界一般表现比正常人差,但有一定潜在的社会和职业的适应能力。 • 2.轻度可以从事非技术性或半技术性工作。 • 3.中度仅可从事极简单体力劳动,部分生活需人督促或照顾。 • 4.重度不能独立生活,经训练仅可达部分生活自理,如自己进食、大小便等。 • 5.极重全部生活需人护理。

  44. 二、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 1.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测查10个范畴的内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质,和一个附加因子。 用于反映有无各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45. 评分标准 • 总分:将所有项目评分相加,即得到的总分。 • 阳性项目数:大于或等于2(或1)的项目数。 • 因子数:将各因子的项目评分相加得因子粗分,再将因子粗分除以因子项目数,即得到因子分。 • 根据总分、阳性项目数、因子分等评分结果情况,判定是否有阳性症状、心理障碍,或是否需进一步检查。

  46. 2.抑郁自评量表(SDS) • 量表各包含20个项目,分四级评分 • 特点是使用简便,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抑郁或焦虑的主观感受及严重程度

  47. 总分: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部分超过41分可考虑筛查阳性,即可能有抑郁存在,需进一步检查。总分: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部分超过41分可考虑筛查阳性,即可能有抑郁存在,需进一步检查。 • 抑郁严重指数:抑郁严重指数=总分/80。指数范围为0.25-1.0,指数越高,反映抑郁程度越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