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27 Views
八年级地理下册. 栾恪、王媛、王誉霏. 第五节 祖国的宝岛 — 台湾. 一、 祖国神圣的领土 1 、 位置与范围 2 、 地形与河流 3 、 神圣的领土 二、富饶美丽的宝岛 1 、 宝岛 — 台湾 2 、 经济发展 3 、 人口与城市 4 文化与教育 5 、 著名的旅游景点 6 美食 三、 小结. 台湾在中国的位置. 台湾的范围. 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 面积约 3.6 万平方千米. 澎湖列岛. 钓鱼岛. 赤尾屿. 共 80 多个岛屿. 台湾的位置. 交通枢纽. 海防屏障. 北回归线.
E N D
八年级地理下册 栾恪、王媛、王誉霏
一、祖国神圣的领土 1、位置与范围 2、地形与河流 3、神圣的领土 二、富饶美丽的宝岛 1、宝岛—台湾 2、经济发展 3、人口与城市 4 文化与教育 5、著名的旅游景点 6 美食 三、小结
台湾的范围 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 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澎湖列岛 钓鱼岛 赤尾屿 共80多个岛屿
台湾的位置 交通枢纽 海防屏障 北回归线
在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等方面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等方面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知识点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的海面上,东临太平洋,与福建海相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沿海和东太平洋上的军事前沿阵地;台湾位于中国沿海南北航线咽喉,东亚通往东南亚,亚洲通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交通十字路口;台湾热带、亚热带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被称为祖国的宝岛;台湾出口加工工业发达,经济增长快,有“亚洲四小龙”之称。
台湾的地形 多山的海岛 全岛2/3为山地 多火山地震 山脉纵贯南北 平原分布西部
台湾地形剖面图 地势东高西低 玉山山脉:台湾海拔最高地区海拔3952米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台湾是中国神圣的领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立行省。 1992年月10月大陆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在香港商淡中就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这一共识被称作“九二共识”。 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 2005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绵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时,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即: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2005年3月14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草案)》。 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终于跨越海峡的阻隔,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终于跨越海峡的阻隔,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祝愿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2005年5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亲切会见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轩全体成员。双言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人有情,情有缘,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 2005年7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新民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新党大陆访问团一行,高度赞赏新党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立场和为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作出的积极贡献。
森林 水稻 甘蔗 菠萝 香蕉 茶叶 铜 金 石油 煤矿 硫磺矿 资源宝库 森林宝库、绿岛 樟脑产量世界首位 粮仓 甜岛 水果之乡 矿产丰富 大陆架蕴藏 石油、天然气 水产丰富 东南盐仓
台湾的美称 知识点 •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亚洲天然植物园 • 海上米仓 • 东方甜岛 • 水果之乡 • 森林之海 • 东南盐库
夏季气温 冬季气温 全年降水 台湾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台湾岛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根据其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的特征与联系如下所示:台湾岛所在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根据其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的特征与联系如下所示: 自然条件 知识点 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布在沿海地区 气候特征:属热带、亚热 带季风气候,暖热湿润 河流特征:水系发达、河流短急、水量丰富、含沙量少 植被特征:树种丰富,数量多,垂直分布明显
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录像 20世纪60年代前 以出产农矿业产品为主 20世纪60年代后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进口:原料,半成品 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纺织、电器、电子、食品加工、石油化工 工业区 桃园为中心的北部工业区 高雄为中心的南部工业区 1996年台湾出口贸易构成中,工业区产品占57%,农产品占21.5%,农产加工品占21%.
台湾人口与城市 人口 人口稠密 分布不均 台湾人口录像 汉族为主约97% 高山族约2% 城市 台北 台湾城市录像 高雄
台湾气温分布图 20 1816141210 8 2826 24222018 夏季气温 冬季气温
高雄 高雄市左营莲花潭 高雄国际航空港
文化 台湾文化由于台湾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多种族群组成以及不同时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现,以汉文化为主,同时兼具有最早的南岛文化,以及后来的日本、欧美文化等的特色。 教育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小结 1、祖国的神圣领土: 介绍了台湾省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基本情况,说明台湾和大陆的历史渊源,强调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并价台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富饶美丽的宝岛: 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再综合台湾成为“宝岛”在原因。之后介绍了台湾经济发展的情况,还介绍了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阿里山、日月潭以及玉山。 3、钓鱼岛是位于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被誉为“深海中的翡翠”。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