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第一課 真理的標準

第一課 真理的標準. 為何需要有真理的辯證與證實? 聖經、正統信仰的傳承、 回應對恢復本聖經的質疑. 課程介紹. 課程一共十五週,分成三個大段落: 針對在網路上和其他書籍攻擊主恢復的點,裝備聖徒有分於真理的辯護與證實 介紹真理的傳承 介紹當前的各種異端和邪教. 當前攻擊主恢復的點. 聖經:為何有恢復本聖經的繙譯 神論:三一神 基督論:尤其是關於基督的人性 聖靈論:基督是那靈 救恩論:人成為神,或神化 theosis 人論:三元論與二元論 教會論:地方立場 末世論:有天堂嗎?. 引言:為何需要這門課?.

gelse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課 真理的標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課 真理的標準 為何需要有真理的辯證與證實? 聖經、正統信仰的傳承、 回應對恢復本聖經的質疑

  2. 課程介紹 • 課程一共十五週,分成三個大段落: • 針對在網路上和其他書籍攻擊主恢復的點,裝備聖徒有分於真理的辯護與證實 • 介紹真理的傳承 • 介紹當前的各種異端和邪教

  3. 當前攻擊主恢復的點 • 聖經:為何有恢復本聖經的繙譯 • 神論:三一神 • 基督論:尤其是關於基督的人性 • 聖靈論:基督是那靈 • 救恩論:人成為神,或神化theosis • 人論:三元論與二元論 • 教會論:地方立場 • 末世論:有天堂嗎?

  4. 引言:為何需要這門課? • 福音包括傳揚叫人得救,也包括牧養新人叫生命成長與建造,更包括真理的辯護與證實: • 腓1:3~7 你們有我在你們心裡,無論我在捆鎖之中,或在辯護、證實福音的時候,你們眾人都與我同享恩典。 • 歌3:7~8, 4:4, 8, 6:4 • 弗6:10~20, 提後2:15, 約參8,啟19:14

  5. 真理的準則 • 準則:canon,這字根是出于“葦”字。“葦”乃古代衡量的尺度,後來被當作「標準」。 • 自然神學與啟示神學(聖經)相對 • 初期召會的真理標準:由口傳(使徒的教訓)到寫出來的書信、福音書和啟示錄,構成神新約的經綸。 • 新舊約聖經如何制訂(讀參考資料)

  6. 如何解經? • 字面解經、寓意解經、道德解經、靈意解經 • 片面解經與整體全面解經相對 • 認識聖經的主題而解經 • 為何有路德的改教?唯獨聖經,真理的準則 • 『聖經是我們獨一無二的標準,若是聖經純正的道,我們絕不因人反對之故,而怕傳; 若不是聖經的道,就是有了眾是,我們也不敢贊同。』-倪柝聲

  7. 對聖經所給不同的地位 • 天主教的真理準則: • 傳統與聖經 • 天主教的傳統包括: • 教皇的解釋(教皇無誤論) • 大公會議 • 教父們的教導 • 到處、一直並為眾人所實行的

  8. 改教的「唯有聖經」 • 天主教對更正教的批評:各有所解 • 雖然各宗派都以基督並祂救贖工作為主 • 路德派:因信稱義 • 加爾文(改革宗):為神的榮耀和主宰 • 衛斯理(衛理會):聖別 • 浸信會:浸禮 • 長老會:長老治理 • 靈恩派:靈浸與恩賜

  9. 如何權衡各種神學系統 • 必須有以下四方面的考慮: • 包羅性,該神學系統必須包羅所有的真理。 • 超越性,這樣的系統必須以神和祂永遠的經綸為出發點。 • 準確度,這樣的系統必須與神聖話語的啟示完全吻合。 • 經驗性,這樣的系統必須能解釋所有人類對神的體驗與經歷,並基督徒靈程各階的感受。

  10. 聖經的主題 神的經綸 • 在時間之前:父神揀選並預定信徒被聖別,得兒子的名分 • 在時間裡:因為人的墮落,子親自來成為一個人,活出神,被釘死,復活成為賜生命的靈,升天 • 今天:那靈在人心裡作工,引人信主得救贖,重生,聖別變化並建造成為基督的身體 • 將來:引入千年國,在新天新地終結於新耶路撒冷

  11. 正統信仰的產生 • 因為異端教訓的侵襲 • 早期教父們為純正信仰所作的辯護 • 大公會議所產生的信條與信經 • 但此兩者僅可謂:根據聖經對信仰的解釋,並否定當時的異端而產生的。 • 但此兩者不能取代聖經,也沒有包括所有聖經中的全部真理。 • 聖經乃是唯一的信仰準則

  12. 對唯獨聖經的誤解 • 今天許多基督徒由於不瞭解教會歷史,以為『唯獨聖經』,就僅需讀聖經,或清讀聖經,而撇棄一切的傳統(或任何人的講說)。 • 這種對『唯獨聖經』的理解,其實是對真理與信仰傳承(或傳統)的誤差: • 『唯獨聖經』裏的『唯獨』並不是要丟棄一切教會信仰的傳統,而是要使教會信仰的傳統服從於聖經的至高權威。

  13. 兩種對『傳統』的定義 • 一般人對『傳統』的認知:歷代相傳積沿而成的習俗和規律。故此,天主教的傳統與聖經的真理不相合。 • 但正統信仰的『傳統』是指:連貫詮釋聖經真理的方法,使正統信仰有代代的傳承。 • 馬丁路德指出,因為否認過去1500年正統信仰的傳統,這類取向無可避免的結果就是混亂,結果是一個『新的巴別塔』。

  14. 天主教的信仰 信仰的傳承 聖經 教皇無誤論 大公會議 教父 教父 大公會議 連貫詮釋聖經真理的方法 + 核對聖經 傳統 眾人所云所行 = 傳統 聖經

  15. 信仰的法則 • 信仰的法則不是後人突然得著啟示而有的,它是對聖經,即舊約和新約已經證實的核心信仰內容進行的概括和總結。 • 由於這個原因,如何解釋聖經應該由所使用的法則作為信仰的標準來決定。 • 聖經不能以任何隨意的方式來闡釋,而必須在教會歷史延續的正統信仰處境下作出解釋。

  16. 傳統不能高於聖經 • 聖經本身才是獨一的真理標準。 • 今日的信仰乃是兩千年教會一個連續不斷對真理和實行的傳承。 • 教會史上對真理的辯護和證實乃是連貫的,大公會議和教父們的解經方法也是信仰的傳承,但必須對照聖經。 • 有缺失之處必須根據聖經補足。

  17. 對恢復本聖經的質疑 • 清讀聖經,不要任何人的解釋 • 攻擊恢復本聖經帶有李常受個人的色彩 • 完全無知的攻擊:如詆毀恢復本聖經的翻譯、說中文和合本聖經就是主耶穌和使徒們當時的聖經、說恢復本聖經是「另一本」聖經

  18. 回覆第一點 • 改教時的口號:唯獨聖經 • 印刷術使得許多人可以讀到聖經 • 對於一些基本的信仰沒有差別 • 卻因解經不同而產生分裂與派別,最後成立了今天的宗派,聖經中定罪分裂,否定宗派 • 今天的純正信仰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不借重兩千年來信徒對聖經的認識,猶如今天要認識電,不借重已被公認和證實的知識,而想自己從頭開始,這是單獨、自大也是無知的驕傲

  19. 每一本聖經的翻譯都是翻譯者的解釋 • 歷史上許多有名的並且翻譯很好的聖經譯本都是以個人之力單獨翻成的。 • 例如:改教之前翻譯的英文聖經《威克里夫譯本》(1384年),改教時因翻譯聖經殉道的《廷德爾譯本》(1525年)、馬丁路德翻譯的德文《路德譯本》(1534年)、十九世紀達密翻譯的英文與法文聖經,都被稱為《達密譯本》(1890年)。英語聖經最出名的《欽訂本》(King James Bible,1611年)是將整本聖經拆開成段落,分給幾位學者各自翻譯,然後組合在一起。 • 中文聖經中,有馬禮遜翻譯的《神天聖書》(1823年)、馬殊曼翻譯的《馬殊曼譯本》(1822年)、《呂振中譯本》(1970年)。 • 恢復本聖經的主譯者是李常受,他個人對聖經的研究六十多年,精通聖經的真理,並對許多著名的譯本有深入的認知。即使如此,他並非一個人翻譯,而是有好多位希臘文與希伯來文的博士學者參與翻譯的工作。另外,在翻譯時的參考其他譯本,與兩希字典和詞彙的研究,作詳盡的比較與考察。 • 鼓勵人親自讀,並比較一下和合本和幾個有名的英文譯本。

  20. 回覆第二點 • 不僅聖經的翻譯帶有翻譯者的解釋,每一個人的解釋聖經也都帶有個人的認知(色彩)。 • 聖經的註解不是在聖經的經節上加添人的話,而是在經文之外的地方,解釋這一句或某一個字的意思,使讀者能更加明白聖經的話,並非取代聖經。 • 這種加註解的作法在學術界、猶太人與基督徒當中至少已經流行了兩千年以上。例如死海古卷,大約是在公元之前一個世紀左右寫的,裡頭就已經有對舊約聖經的註解。

  21. 早期教父們的聖經古卷上都留有他們的註解。 • 改教之後,許多屬靈先驅也都在他們的聖經上留下註解,例如日內瓦聖經、達密聖經等。 • 到了二十世紀初,司可福聖經(Scofield Bible)是當時最暢銷的帶註解的聖經。英文聖經有註解的研讀聖經更是多,例如:Thompson Chain-Reference Bible、KJV Life Application Study Bible、Ryrie Bible、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等 • 中文聖經中帶有註解的:啟導本、新國際版研讀本、中國基督教兩會印發的帶註釋本等。 • 在這許多帶註解的版本中,大多解釋以色列人的人名、地理、社會等事物,重在歷史一面,而比較少說明其屬靈的含意。

  22. 如前面所言,歷世歷代神興起了許多偉大的聖經教師來解釋這本聖經,留下他們珍貴的心得與啟示。如前面所言,歷世歷代神興起了許多偉大的聖經教師來解釋這本聖經,留下他們珍貴的心得與啟示。 • 恢復本聖經的註解乃是李常受將歷代具屬靈份量之聖經教師的解釋作了結晶式的整理,並加上以經解經的原則,解釋聖經中的難題,以幫助信徒認識經文的屬靈啟示。 • 因此,恢復本的註解不是聖經的本文,但它是集歷代解經的精華。

  23. 和合本和恢復本的差別 1 兩者所根據的原文版本不同。 • 和合本聖經不是根據希臘原文翻譯的,其所根據的是《英文修訂本聖經》(Revised Version),而此版本是根據當時的Westcott and Hort希臘文版本。 • 新約恢復本在翻譯時(八零年代),所根據的原文乃是Nestle-Aland第26版,是當今所有聖經的翻譯、聖經公會與神學院所使用的新約希臘文聖經。恢復本舊約則是根據所有學者都公認最正確的聯合聖經公會所出版的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希伯來聖經版本。

  24. 兩者在翻譯上的『信、達、雅』之原則的差異。兩者在翻譯上的『信、達、雅』之原則的差異。 • 和合本為了要表達『達意』並使用當時國人通用的詞彙,而犧牲了一些希臘原文的意思。 • 例如:弗三7中有一句,和合本的翻譯是:『我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是照神的恩賜,……』 • 然而希臘原文與許多英文聖經的翻譯是『according to the gift of the grace of God given to me』,這裡有grace (恩典),也有gift(恩賜)兩件事,可是和合本略去了原文中恩典這個字,也犧牲了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 • 恢復本照著『信實』—不刪減一字的原則,翻成:『是照著神恩典的恩賜』,保留保羅的意思:他是因為得了並享受神的恩典而產生出某種才能和功用(恩賜),這叫作『恩典的恩賜』。

  25. 3 聖經翻譯本的分段和對一些名詞的繙譯。 • 和合本在某些處的分段和不適當的繙譯會使讀者誤會了原意。例如馬太福音六19~34。 • 繙譯的名詞。例如馬太六22-23和合本是:「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 恢復本:「眼睛乃是身上的燈。所以你的眼睛若單一,全身就明亮;但你的眼睛若不專,全身就黑暗。』

  26. 希臘文的『靈』是pneuma,『魂』是另一個字psuche,『心』則是另一個字 kardia。 • 但和合本的翻譯,可能因為一百年前,對真理的認知不如今日,並要適應中國人的習慣用法,經常將僅有『靈』pneuma的經節加上『魂』而成了『靈魂』(如路二一19),有時也繙成『心』(如太五3,羅八15);但當原文是『魂』的,卻有時繙成『心』(如太十一29),就弄得這三個原本有別的字指明人裡面不同器官和功用的真理混淆不清了。

  27. 閱讀資料 • 肯定與否定第一卷,第一期: 《真理的標準》 • 《對恢復本聖經的質疑與回應》 • 《聖經與傳統》 參考:肯定與否定第一卷,第一期: 《信經與聖經 何者為真理之準則?》 新舊約聖經的制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