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不同结构的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研究

不同结构的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研究. 报告人:郝江鸽 指导教师:王莅. Content. 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献调研. 研究内容及方法. 实验进展及实验安排. Content — 研究背景及意义. 分子筛催化剂. 新型分子筛. 催化裂解. 常用于催化裂解的催化剂有 Y , ZSM-5 , Beta , ZSM-23 等. 高超音速飞行速度提高,吸热燃料被提出,催化裂解是实现 冷却和能量回收功能的关键. Y 氢转移反应指数高,易积碳; ZSM-5 孔径小,不适合大分子反应,寻求高活性,抗积炭性能好的分子筛催化剂成为趋势. Content — 文献调研.

ga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不同结构的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不同结构的分子筛催化裂解性能研究 报告人:郝江鸽 指导教师:王莅

  2. Content 研究背景及意义 文献调研 研究内容及方法 实验进展及实验安排

  3. Content—研究背景及意义 分子筛催化剂 新型分子筛 催化裂解 常用于催化裂解的催化剂有Y,ZSM-5,Beta,ZSM-23等 高超音速飞行速度提高,吸热燃料被提出,催化裂解是实现冷却和能量回收功能的关键 Y氢转移反应指数高,易积碳; ZSM-5孔径小,不适合大分子反应,寻求高活性,抗积炭性能好的分子筛催化剂成为趋势

  4. Content—文献调研 • 1984 年 Bayer 公司以六亚甲基亚胺(HMI)为模板剂合成了一种新型分子筛,并将其命名为PSH-3分子筛; • 1987 年 Chevron 公司以三甲基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adOH)为模板剂合成了 SSZ-25 分子筛; • 1988 年 Belussi 等报道了以哌啶(PI)为模板剂合成了一种硼硅型分子筛; • 1995 年 Millini等对这种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命名为 ERB-1, 它和 1990 年 Mobil 公司公布的名为 MCM-22的分子筛具有相同的结构; • 1994 年 Leonowicz 等基本确定了 MCM-22 的结构 ; • 1997 年国际沸石联合会(IZA)正式将此类分子筛的结构命名为 MWW,MCM-22是该结构的典型代表。

  5. Content—文献调研 • MCM-22(P) • MCM-36 • MCM-56 • MCM-22(C) • MCM-49 • PSH-3 • SSZ-25 • ERB-1 • ITQ-1 • ITQ-2 层间距离和结合程度不同 总比表面积(孔容) ITQ-2>MCM-36>MCM-56>MCM-22

  6. 反应物在超笼中扩散困难,发生氢转移反应,积碳失活反应物在超笼中扩散困难,发生氢转移反应,积碳失活 问题 Content—文献调研 • 赵国良等反应温度为873K 时, 丙烯的收率达到32.0%以上; • Meloni 等认为两种孔道体系的质子酸的裂化方式也不同; • Corma 等通过FCC反应,发现MCM-22的裂解性为介于ZSM-5与Beta之间; • 马广印等发现 MCM-22作为 FCC 催化剂添加剂, 汽油和柴油产率高于含ZSM-5,与含β分子筛的催化剂的活性相当,气体产物的产率低于ZSM-5,高于β,而焦炭产率比二者都高;

  7. MCM-22 Content—文献调研

  8. Content—文献调研

  9. 解决方法 将超笼分成两个半笼,使活性位的接近性大大增强 ITQ-2 Content—文献调研

  10. Content—文献调研 超声或H2O2剥离 CTMABr或CTMACl膨胀剂,TPAOH或TBAOH助胀剂,油浴回流溶胀

  11. Content—文献调研 • A Corma:首次合成ITQ-2 • P. Frontera:不同硅铝比对ITQ-2的产率,硅铝比影响 • Isao Ogino:UCB-1 • Vaishali V:PDF(原子双体分布函数)法 • 刘白军:碱度,膨胀剂类型,比例,溶胀时间和温度 • 王保玉:插层时间(2h),体系PH(11-13.5,越低越好),膨胀剂用量,硅铝比(插层膨胀的难易程度与硅铝酸盐层表面的电荷密度密切相关) • 邢海军:H2O2-超声 • 张伟:CTMABr和TPAOH用量多少,扩孔时间 • 刘中青:晶化溶胀

  12. Content—实验安排 制取ITQ-2,对所用分子筛进行性能测试 采用washingcoat的方法将分子筛ITQ-2 、MCM-22、ZSM-11、ZSM-22涂覆在不锈钢管内壁,以正十二烷为探针分子,进行裂解行为比较 对裂解性能优越的分子筛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性处理,以得到更高活性,抗积炭性能更好的分子筛

  13. Content—实验内容及方法 1 85℃油浴回流24小时 将MCM-22:CTMABr:TPAOH:H2O按1:5.6:2.4:21.5的比例混合 4 HCl调PH<2,离心,干燥,焙烧 2 调节PH为12.5,后40KZ,50W超声震荡1h 3

  14. (2)结果表征(实验难点) Content—实验进展 (1)已经合成ITQ-2

  15. Content—实验进展

  16. Content—实验进展 • XRD:小角衍射分析(2θ=1.89,2θ=2.38) • TEM:单层结构观察 • FTIR:硅醇基验证 • BET:外比表面积对比(>700m2/g)

  17. Thank you!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