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04 Views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⒉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⒈练习离心泵的操作。 ⒉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 H (扬程)、 N (轴功率)、 η (效率)与 Q (流量)之间的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 离心泵是最常见的液体输送设备。在一定的型号和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 H 、轴功率及效率 η 均随流量 Q 而改变。通常通过实验测出 H—Q 、 N—Q 及 η—Q 关系,并用曲线表示之,称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是确定泵的适宜操作条件和选用泵的重要依据。泵特性曲线的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E N D
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⒉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⒈练习离心泵的操作。 ⒉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H(扬程)、N(轴功率)、η(效率)与Q(流量)之间的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 离心泵是最常见的液体输送设备。在一定的型号和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H、轴功率及效率η均随流量Q而改变。通常通过实验测出H—Q、N—Q及 η—Q关系,并用曲线表示之,称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是确定泵的适宜操作条件和选用泵的重要依据。泵特性曲线的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⒈ H的测定 在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列柏努利方程
上式中 是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管路内的流体流动阻力(不包括泵体内部的流动阻力所引起的压头损失),当所选的两截面很接近泵体时,与柏努利方程中其它项比较, 值很小,故可忽略。于是上式变为: 将测得的 和 的值以及计算所得的u入,u出代入上式即可求得H的值。
⒉ N的测定 功率表测得的功率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由于泵由电动机直接带动,传动效率可视为1.0,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泵的轴功率。即: 泵的轴功率N=电动机的输出功率,kW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电动机的输入功率×电动机的效率。 泵的轴功率 =功率表的读数×电动机效率,kw。
⒊η的测定 式中 η——泵的效率; N ——泵的轴功率,kw Ne ——泵的有效功率,kw H ——泵的压头,m Q ——泵的流量,m3/s ρ ——水的密度,kg/m3
四、实验装置 该实验装置流程图。
1.流量测量:用文氏流量计测定,读取U型压差计读数,代入流量方程式计算。1.流量测量:用文氏流量计测定,读取U型压差计读数,代入流量方程式计算。 2. 泵的入口真空度和出口压强,用真空表和压强表来测量。 3. 电动机输入功率用功率表来测量。
五、实验方法 1.了解设备,熟悉流程及所用仪表。 2.检查轴承润滑情况,用手转动联轴节视其是否转动灵活。 3.旋开加水漏斗及泵壳上部的放气旋塞,向泵内罐水至满,然后关闭漏斗和旋塞。 4.充满水后,关闭泵的出口阀门,此时U型压差计的平衡夹和放气夹都要打开。 上述工作准备妥当,经指导教师同意,可接通电源起动电动机;使泵运转。在运转中要注意安全,防止触电及注意电机是否有过热,过大噪音或其它故障。如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车,与指导教师讨论其原因及处理办法。
5.慢慢开启出口阀,使流量计测压接头处保持正压,让水流经测压导管,以排出测压导管中的空气。排气结束,关闭U型压差计上的放气夹,再关平衡夹。关闭出口阀,检查压差计两臂读数是否相等。否则应重新排气。5.慢慢开启出口阀,使流量计测压接头处保持正压,让水流经测压导管,以排出测压导管中的空气。排气结束,关闭U型压差计上的放气夹,再关平衡夹。关闭出口阀,检查压差计两臂读数是否相等。否则应重新排气。 6.用出口阀调节流量,从零到最大或反之,取8~10组数据,数据取完后关闭出口阀,检查U型压差计两臂读数是否相等。否则,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有漏气现象。应查找原因,并考虑是否重作实验。 7.实验结束后,停电动机,打开U型压差计上部的平衡夹和放气夹。 注意:不应使水泵在长时间出口阀关闭情况下运转。
六、注意事项 ⒈ 启动离心泵之前,必须检查流量调节阀是否关闭。 ⒉不应使水泵在长时间出口阀关闭情况下运转。
七、报告内容 ⒈ 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列在数据表格中,并以一组数据进行计算举例。 ⒉ 在合适的坐标系上标绘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并在图上标出离心泵的各种性能(泵的型号和转速、高效率区)。 ⒊ 回答下列思考题: ⑴ 试分析实验数据,看一看,随着泵出口流量调节阀开度的增大,泵入口真空表读数是减少还是增加,泵出口压强表读数是减少还是增加。为什么? ⑵ 本实验中,为了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实验流量范围下限应小到零,上限应尽量的大。 为什么? ⑶ 离心泵的流量,为什么可以通过出口阀来调节?往复泵的流量是否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调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