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第六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六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节  电视场面的源流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三节  轴线规则及镜头调度三角形原理.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 1 、了解场面调度基本原则; 2 、掌握场面调度在电视画面拍摄中作用; 3 、掌握轴线规律和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 第一节 场面调度的源流. 1 、来源: 场面调度原出自于法文中,原意是“摆在适当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2 、场面调度: 原义指在“人在戏剧舞台上之位置”,实际上是导演对一个场情中的演员行走路线、站位、姿态等进行艺术调度处理。.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garth-wes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电视场面调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节  电视场面的源流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三节  轴线规则及镜头调度三角形原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达到 1、了解场面调度基本原则; 2、掌握场面调度在电视画面拍摄中作用; 3、掌握轴线规律和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

  2. 第一节 场面调度的源流 1、来源: 场面调度原出自于法文中,原意是“摆在适当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2、场面调度: 原义指在“人在戏剧舞台上之位置”,实际上是导演对一个场情中的演员行走路线、站位、姿态等进行艺术调度处理。

  3. 第二节 电视场面调度 1、电视场面调度:是指借助于摄像机镜头对被摄体进行现场画面创作的处理。 包括:景别、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

  4. (1)人物调度; 指拍摄中安排现场中人物运动方向、座位及人物间的关系等视觉画面形象。(1)人物调度; 指拍摄中安排现场中人物运动方向、座位及人物间的关系等视觉画面形象。

  5. (2)镜头调度:  指拍摄中安排摄像机镜头拍摄的取景范围、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现场拍摄方式称镜头调度。 2、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区别: (1)电视场面调度是在拍摄现场中对人物和镜头总体设计和安排。  而画面构图是在场面调度的基础上,现场中确定的视觉表现形式。

  6. (2)电视场面调度是好坏最终体现在画面的视觉形象和构图的安排。(2)电视场面调度是好坏最终体现在画面的视觉形象和构图的安排。  而画面构图流畅反映在场面调度的结果。 3、电视场面调度特点; (1)克服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性。 (2)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广阔表现空间。 (3)具有多种丰富的人物调度手段。

  7. (4)具有很大的强制性。 4、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 (1)是电视画面造型的表现的重要环节。 如:介绍一名优秀教师。 [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 [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 [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 [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

  8. (2)是渲染环境气氛,创造画面特定情景和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2)是渲染环境气氛,创造画面特定情景和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香港沧桑》专题片中 [1]—英国军舰入侵我国邻海。 [2]—英国军队向我国边防军民开炮。 [3]—中国边防军民的奋勇抗战。 [4]—大批中国人在英军炮击下死去。 [5]—满地都是死去的抗战的中国军民 [5]—英国军队脚踏中国死去的军民入侵我国。

  9. (3)蒙太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介绍我们学校风景风面,就有这样一组镜头: [1]美丽的自然校园风光。 [2]宽敞整洁的校园大道。 [3]一幢幢漂亮的教学大楼, [4]干净明亮的教室。 [5]安静、设施齐全的图书馆。 [6]衣着整洁的教师和学生。

  10. 又如:我们会经常遇到拍摄各种会议:那如何在现场中进行场面调度,选择拍摄的镜头。又如:我们会经常遇到拍摄各种会议:那如何在现场中进行场面调度,选择拍摄的镜头。 [1]会场的全景画面。会标画面。(全景、中景、近景) [2]主席台前的主要领导人物。(全景、中近景、特写) [4]参加会议的群众场面。(全景、中近景、特写) [5]主席台上主要领导人发言画面。(中近景) [6]群众听报告或记录画面。(中近景)

  11. (4)是形成节奏变化的有利条件。 《新闻联播》片头:在雄浑有力的国歌声中 {1}运用推、摇、升、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国旗、人民大会堂等标志性建筑物; [2]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蜿蜒曲折万里长城等。

  12. (5)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表现手段之一。(5)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表现手段之一。 如:反映一个贪污受贿犯在接受审问时:镜头表现是这样调度 [1]中景 表面若无其事,百般狡辨。 [2]急推—特写:手拿香烟在颤抖。 (6)是纪实长镜头拍摄手段之一。 (7)是大型电视制作中工作的重要环节。

  13. 第三节 电视场面调度例说 一、轴线问题: 1、轴线:  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间关系形成的一条虚拟关系直线。  实际指:人物间视线、相关交流、运动方向关系所构成的一条无形状的线条。

  14. 2、轴线规律: 轴线规律:指拍摄中遵循空间统一的一条规律。 规定摄像机拍摄总方向限制在轴线(被摄体)同一侧,如越过轴线,就破坏空间同一感。如同刚启动火车又开回车站一样。

  15. (2)人物方向轴线:处于静态的人物视线与所观看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人物方向轴线。(2)人物方向轴线:处于静态的人物视线与所观看到的物体之间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人物方向轴线。

  16. 相同关系 相异关系 相反关系

  17. (1)主体运动轴线:被拍摄主体运动方向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主体运动轴线。(1)主体运动轴线:被拍摄主体运动方向所构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主体运动轴线。 人行走路线(运动轴线)摄像机在一侧拍摄。

  18. (3)人物关系轴线:两人物头部间交流线所构成的关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人物关系轴线。(3)人物关系轴线:两人物头部间交流线所构成的关系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称人物关系轴线。 1、2、3号机位在人物一侧方向拍摄,4号机位就发生变化。

  19. 2、轴线的意义: 轴线是电视画面中形成人物位置关系、视线左右关系、运动方向关系的重要表现手段。因为镜头组接中需要这种人物位置、视线和运动方向关系。 3、越轴: 指背离原有镜头时间、空间的排序关系,背离原有镜头内容表达关系,而越过轴线所拍摄镜头称“越轴”。

  20. 5、越轴处理的常见基本形式: (1)空镜头越轴: (2)人物中视线越轴: 二、三角形原理: 两个人交流时,他们间能形成一条无形关系轴线,在关系轴线一端,可能形成好多形状的三角形。此三角形是现场机位布局。

  21. 一、三角形机位布局优势: 1、能将被摄体处于同一侧; 2、能保持所拍摄画面同一方向。 二、常用 三角形布局: 1、外反拍布局:(是一种客观性角度,主持人采访时,常用这角度,画面直观,画面所展示被采访人面部表情。 优点: 1)底边两机位所拍摄画面,两人物可互为前景、后景,构成明显透视关系。

  22. 2)两个被摄体一个面向摄像机,另一个背对摄像机。(主陪关系明显) 2、内反拍三角形机布局: (机位设置在两被摄人物之间内线中,分别表现被摄对象)。 优点:1)被摄人物可分别在画面中出现,让观众看清被摄体,可集中表现人物之神态,画面显得饱满一些。 2)表现主体拍摄角度。(机位背对背拍摄,画面代表未被摄人物视点,所以,通常称主观拍摄角度。)

  23. 3)内反角拍摄人物,看拟人面对摄像机,十分接近正面拍摄。 4)有表现同等机位不同对象特色。 总之,三角形布局外反拍、内反拍,平行三角形布局,可组成一个多样三角形布局,可组成各种景别、各种角度的电视画面。 运用好三角形原理拍摄电视画面,便于处理好现场调度,特别是人物访谈中画面调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