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773 Views
各位朋友下午好!. 一、全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全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自 2000 年国发 〔2000〕18 号文件发布实施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快速稳步增长, 2010 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 13364 亿元;产业规模比 2000 年扩大了 26 倍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 38% ;占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份额超过了 15% ;从业人员达到 300 万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全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E N D
全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自2000年国发〔2000〕18号文件发布实施以来,我国软件产业快速稳步增长,2010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13364亿元;产业规模比2000年扩大了26倍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38%;占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份额超过了15%;从业人员达到300万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全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业务结构调整加快,服务化趋势更加突出。服务收入增长带动软件业务调整,特别是与网络相关的信息服务发展迅速。2010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1233和2178亿元,同比增长37.2%和44.6%。
全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软件产品收入4208亿元,同比增长28.6%;嵌入式系统软件受通信类产品增长放缓影响,完成收入2242亿元,同比增长15.1%,低于全行业16.2个百分点。受集成电路行业复苏和软件外包市场增长带动,设计开发实现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73.1%;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实现收入2910亿元,同比增长31.8%。
全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2011年1—10月份,全国实现软件收入14970亿元,同比增长32.9%。月均增速呈逐月上升态势。 。
全国软件行业发展状况 新技术和新业态发展迅猛,软件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累计到10月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487和2260亿元,同比增长49.3%和43.6%。软件产品和嵌入式系统软件增长快于去年,同比增长32%和29.5%。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IC设计增长放缓,同比增长25.4%和20.7%,分别低于去年同期2.1和20个百分点。
我省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 从2000年到2010年,我省软件行业的产业规模由2亿元增长到207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10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50%,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民经济行业之一。
我省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 今年1—10月份,全省软件行业总收入176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接近100亿元。预计全年总收入达到250亿元。
我省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 收入构成
我省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 截止目前,我省累计认定软件企业439家,累计登记软件产品1499件。 • 取得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118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资质企业11家。 • 在国内上市的软件企业3家。 • 通过CMM/CMMI认证的企业16家。
我省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 我省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有一定规模的软件园区有四个: 郑州软件园 河南省软件园 洛阳软件园 河南科技园区
我省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 此外还有一些在建的园区 郑州威科姆生态软件园 紫光通和软件园 惠济软件产业园 郑州国际软件园 郑州金水文化创意园 郑州(国家)动漫基地 等
我省特色产业发展状况 • 我省软件业起步于行业应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在信息安全、电力信息、轨道交通、地理信息、医疗卫生、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水平的软件产品。
信息安全 • 全省从事信息安全的软件企业有20余家,产业规模超过15亿,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如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山谷创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河南省数字证书有限责任公司等。相继推出了“Ipv6核心路由器”、“高等级安全操作系统”、“移动安全认证交换系统”、“CA认证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网络防火墙”、“安全计算机”等一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产品。
信息安全 • 2003年1月23日,原信息产业部批复同意建设“郑州国家级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对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电力信息 • 全省从事电力信息业务的软件企业有30家,产业规模20亿左右。主要企业有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中分仪器有限公司、河南思达软件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大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智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洛阳斯尔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力系统数字化软件平台”、“线损精益化管理与降损决策支持系统”、“组态化的嵌入式智能仪器仪表集成开发系统”、“基于可视化诊断技术的设备点检定修管理系统”等产品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轨道交通 • 全省从事轨道交通方面业务的软件企业有20多家,主要有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河南蓝信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三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WJC型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LKJ系列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务运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产品都是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关键技术与装备,为我国几次铁路提速做出了积极贡献。
轨道交通 • 2007年5月,成立了“河南省轨道交通电子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以整合及协调产业资源,加快轨道交通软件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建立一个完整的轨道交通软件产业链,加速推进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信息化。
地理信息 • 我省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应急地理信息系统”和“北斗网络服务器系统”、 “时代之星数字地图智能化编辑和印前工作站软件”、 “HIT-PGS2000应用软件”等产品都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
医疗卫生 • 全省从事医疗卫生方面软件开发的企业约有30余家,主要有河南华南医电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华东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多道生理参数分析记录系统”、“数字式多道心电图”、“专家远程会诊系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等产品在国内多个省份得到推广,
工业控制 • 近年来,河南工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推进“两化融合”,大力推进嵌入式软件和工业过程管理软件的研制开发,并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其中以大型企业所属的专业化软件研发机构为突出代表,如中信重工所属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平能化集团所属平顶山信息技术开发公司、中铝长城铝业所所属河南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钢自动化有限公司等。
物联网 • 物联网是一新兴产业。我省紧跟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开展相关产品的系统化、工程化研发,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去年5月,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联盟由21家常务理事单位和53家理事单位组成,通过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物联网产业优势技术和人才资源,构建产学研用结合的物联网产业推进体系。
2000年国务院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为我国软件产业带来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该政策于2010年12月到期。2000年国务院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为我国软件产业带来了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该政策于2010年12月到期。
为了继续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今年元月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并于2月份以国发〔2011〕4号文件下发。为了继续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今年元月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并于2月份以国发〔2011〕4号文件下发。
《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共分八章、七大类政策、三十四条。
一个核心 • 是继续延续18号文件的政策 。 第三十三条 继续实施国发18号文件明确的政策,相关政策与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为准。
财税政策 • 增值税 软件企业销售软件增值税实际税赋超过3%后即征即退 。
增值税 • 今年十月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软件 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00号)。明确了增值税的有关政策。
增值税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增值税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后对外销售,其销售的软件产品可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本地化改造是指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改进、转换等,单纯对进口软件产品进行汉字化处理不包括在内。
增值税 • 纳税人受托开发软件产品,著作权属于受托方的征收增值税,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双方共同拥有的不征收增值税;对经过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纳税人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不征收增值税。
财税政策 • 所得税 对于新建的软件企业,经过认定后,从获利之年开始两免三减半征收所得税。 对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所得税减按10%征收。
财税政策 • 营业税 第二条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营业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与测试,信息系统集成、咨询和运营维护,免征营业税,并简化相关程序。具体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投融资政策 • 4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来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鼓励软件企业加强技术开发和综合能力建设,这是由中央预算内的投资来支持。
投融资政策 • 更加重视扶持大型软件企业。国家鼓励和支持软件企业加强产业资源整合,并且针对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体制性障碍,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资源整合,鼓励做大做强,鼓励兼并重组上市等等。
投融资政策 • 提出了加强创新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的政策,重申了企业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
投融资政策 • 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健全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制度,并明确要求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创新适合软件产业发展的信贷品种,这是4号文件在金融和投资方面给软件业新的支持。
研究开发政策 • 进一步强调国家重大专项,重点提出要发挥核高基的引导作用,要将基础软件、面向新一代信息网络的高端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内容相关软件明确确定为重点支持的研发方向。同时强调,为了抢占制高点,要重视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研究开发政策 • 提出要在重点领域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研究开发政策 •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鼓励产学研用结合。
研究开发政策 • 针对我国软件研发能力低的现状,提出鼓励软件企业大力开发软件测试和评价技术,完善相关标准的措施,这在研发政策中也是很有新意的 。
进出口政策 • 延续18号文件里明确的软件企业自营出口权,为其提供便捷海关服务,简化国际交流人员出境审批手续等若干具体的政策措施。
进出口政策 • 软件企业临时进口自用设施,可以向海关申请按暂时进境货物监管,其进口税收按照现行法规执行。软件企业要做大做强,对于测试环境、工具平台、开发平台的建设都非常重视。因此,大型设备的引进成为必然,4号文件为此提供了便利措施。
进出口政策 • 提出政策性金融机构可对软件企业与国外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签订的软件出口合同提供贷款支持。企业的资信等级较高,与国外企业签订的出口合同,就可以以合同作为重要的资信证明提供贷款,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进出口政策 • 支持企业大胆走出去,建立境外营销网络,设立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