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 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 制作人:郑后建. 第九章 对外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变(过程),并据此巩固认识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执行及其调整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教学方法 :讲授、自学、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理论要点,新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 。.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意义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性质

gar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国际贸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 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 制作人:郑后建

  2. 第九章 对外贸易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变(过程),并据此巩固认识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执行及其调整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理论要点,新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性贸易政策) 。

  3.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意义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性质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有组织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 3、获取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4.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先后掀起三次浪潮 2、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它始自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其后掀起三次浪潮。

  5. 3、管理贸易政策和战略性贸易政策 (1)管理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秩序地发展的管理,对外通过协商,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以协调和发展缔约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2)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国家从战略的高度,用关税、出口补贴等措施,对现有或潜在的战略性部门或产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使其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福利。它主要由“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构成。(详见P282)

  6. 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一)制定政策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本国的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2、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 3、本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状况; 4、本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 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 6、本国在国际经济与政治事务中的权利与义务 7、本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信奉的贸易理论 8、政治和社会因素 经济与政治、社会;国家及其领导人。

  7.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1、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2、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 3、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协调工作。 如2005年11月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在伦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的签署将为双方企业创造稳定和可预见的贸易环境。

  8. 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展开 重商主义 自由 贸易政策 保护 贸易政策 超保护 贸易政策 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 的深化 新贸易 保护主义

  9. 第二节 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15—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资本支配产业资本占主导地位,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即重商主义,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 理论可以划分为早、晚两个发展时期。 (一)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 (二)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 ●重商主义的“圣经” ●“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

  10. 二、 理论介评 (一)积极性: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二)局限性:理论探索局限在流通领域,具有不科学性。 ——马克思:“现代经济的真正科学,是在理论考察由流通过程过渡到生产过程开始的。”

  11.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一、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生 (二)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 19世纪20年代英国具体的贸易政策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除谷物法——“是19世纪自由贸易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2. 关税税率逐步降低;3. 废除航海法; 4. 取消特权公司; 5. 对殖民地贸易政策的转变;6. 与外国签定贸易条约。 在英国的推动下,各国大都降低了关税,荷兰、比利时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德国也降低了关税。

  12.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自由贸易理论的形成——四个阶段 1. 法国的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弗·魁奈在其著作《经济表》中,提倡商业自由竞争. 2. 英国的学者休谟提出自由贸易主张. 3. 最终建立是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提出了系统的自由贸易理论; 4. 战后,穆勒提出了相互需求方程,马歇尔提出了均衡分析法。 (二)自由贸易理论的基本要点 1. 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 2. 扩大国民真实收入。在有利的国际分工条件下,通过自由贸易可以增加国民福利与收入。 3. 通过自由贸易减少国民开支。 4. 反对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 5. 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13. 三、评价 (一)自由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制造了舆论,成为英国、法国等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的有利武器。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对于英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的形成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三)缺陷:1、以各种利益掩盖英国资本自由对外扩展的实质;2、李嘉图等所谓自由贸易能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受益的国际分工理论也掩盖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形成和发展的实际状况; 3、自由贸易论者的目的是英国应当成为“世界工厂”,其他一切国家成为英国工业品销售市场、原料和粮食的供应地。

  14. 第四节 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 一、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的实践 19世纪初,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法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倡导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处于萌芽状态或正在成长阶段,以保护本国尚不具备竞争力的产业,防止别国商品自由占领市场,而产生了相对应的保护贸易政策。 美、德的贸易实践: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主张保护贸易政策,培育国内工业,使美国经济能独立。他1791年提出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阐述了保护幼稚工业的必要性和提出了工业保护制度的纲领。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改革关税,成为欧洲高度保护的国家之一。 在这一时期,保护贸易理论就其经济观点而言,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是最具代表性。其1841年出版的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系统地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学说。

  15. 二、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在批评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经济学、生产力理论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等三大观点和理论。 1.主张国家经济学。主张经济理论必须适合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2.主张生产力理论。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的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3.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建立保护制度(风力和人力的不同作用)。

  16. (二)关于保护制度 1、保护对象。幼稚工业。 2、保护时间。以30年为限。 3、保护手段。主张建立以关税为核心手段的保护制度,包括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 4、保护的调整。先高后低直至取消的办法。

  17. 二、李斯特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李斯特保护贸易学说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不是绝对的; (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思想,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如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自由或保护贸易政策;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贸易政策;对不同部门,采取不同的政策等。 (四)李斯特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不科学;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即不能真正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18. 第五节 超保护贸易政策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兴起 ▲主要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新重商主义的盛行。 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幼稚+发达或衰落 2、保护的目的变了:培养竞争能力—垄断内外市场 3、保护的性质变了:防御性—进攻性 4、保护的利益群体变了:一般的—大企业资产阶级 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了:关税+各种各样

  19. 三、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的代表人物:凯恩斯 (二)凯恩斯的国际贸易理论 1、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2、要求国家干预外贸活动。 3、对外贸易乘数论 △Y=[△I+(△X-△M)] · K 因此,在△I和K为正数时,则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反之,如贸易差额是逆差时,则△Y要缩小。因此,一国越是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贸易顺差就越大,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越大。也因此,凯恩斯支持者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0. 第六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政策 一、贸易自由化 (一)贸易自由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建立以自由贸易为目标的国际贸易组织。 2、战后以来,经过关贸总协定主持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各国大幅度削减关税与贸易限制。 3、通过协商,发达国家以洛美协定、普遍优惠制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贸易优惠关税。 4、组建经济贸易集团。 5、发达国家放宽进口数量限制,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

  21. (三)贸易自由化的一些特点 1、美国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倡议者和推动者。 2、贸易自由化的基础雄厚(战后贸易自由化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3、主要反映垄断资本的利益。 4、主要通过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进行,即关贸总协定为依托。 5、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很不平衡 6、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支持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观点

  22. 二、 新贸易保护主义 1973-1974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世界经济相对萧条,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 (一)主要特点 (二)支持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观点 1、对付国内市场存在的扭曲。2、改善不利的贸易条件。3、提高货币工资论或维持高水平工资论。4、增加国内就业。5、保证公平竞争(反倾销与报复关税论)。7、知识产权的维护。8、作为报复和谈判的手段。9、为了国家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认为一国对外依赖过多,不利于国家安全与国防,因而主张对农业、战略物资部门、国防工业实行保护。10、支持战略产业的发展。P282

  23.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1、保护的程度不断提高 2、保护措施扭曲了贸易流向 3、贸易限制推动价格上涨 4、进口限制未能有效地维持就业 5、新贸易保护主义使发达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 6、新贸易保护主义伤害了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三、贸易自由化的深化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二)地区经贸集团主动推行贸易自由化 (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转型国家也主动推行贸易自由化措施 ——如南亚联盟(南盟)

  24. 讨 论 ▲如何认识贸易摩擦是一种正常现象? ▲怎样看待纺织品谈判留给我们的启示。

  25. 本章结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