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19 Views
人的心理现象与生理节律. 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生理节律. 人的心理现象.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相互之间的适合性问题,当然包括机械和环境必须适合人的心理特征,这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说心理学是人体工程学的重要基础. 心理学概念 情感与情绪 气质与性格 意志与动机.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
E N D
人的心理现象与生理节律 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生理节律
人的心理现象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相互之间的适合性问题,当然包括机械和环境必须适合人的心理特征,这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说心理学是人体工程学的重要基础 • 心理学概念 • 情感与情绪 • 气质与性格 • 意志与动机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 心理过程 •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认识过程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活动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 人对感觉和知觉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揭示事物的规律,使认识活动又深入一步,这叫做思维过程。看见机器运转时发生抖动,作出判断为出了故障,这就是根据感觉和知觉材料进行思维活动的结果。人可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思出未曾经历过的事物形象,如根据文献介绍的机械原理和结构,可以构思出该机械的大致轮廓,这种认识活动叫做想象过程。 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五种过程,都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形式,统称为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是指人在认识过程中,不是无动于衷、冷漠无情,而总是内心产生情感,并表现出满意或失望、喜欢或厌恶、振奋或惊恐、愉快或忧愁等内心的体验,这就是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实现某一目标,自觉克服内心矛盾和外部困难的心理过程。例如,人为实现某一目的,在行动中表现出的那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决心干到底的心理过程便属于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表现人们个体差异的心理现象,叫做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比如,对于同样的工作任务,有的人能够顺利完成,有的人则感到无能为力,这是能力方面的差异;有的人热情奔放,喜怒外露,有的人沉默娴静、情绪含蓄,这就是气质方面的差异,有的人心胸开朗、勤劳勇敢,有的人心胸狭小,怠情怯懦,这是性格方面的差异。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比如,对于同样的工作任务,有的人能够顺利完成,有的人则感到无能为力,这是能力方面的差异;有的人热情奔放,喜怒外露,有的人沉默娴静、情绪含蓄,这就是气质方面的差异,有的人心胸开朗、勤劳勇敢,有的人心胸狭小,怠情怯懦,这是性格方面的差异。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需要、动机、兴超、信念和世界观等,是个性的潜在力量。每个人的个性倾向性不尽相同,比如,某人有这方面的要求,另一个人有那一方面的要求,表现出人们在需要方面的差异;同一件事情,这个人出自这种考虑,那一个人出自另外一种考虑,这是动机的差异f这个人有这方面的爱好,那个人有另一方面的爱好,这是兴趣的差异;这个人坚信这个道理毫不动摇,那一个人坚倍另一种道理从不改变,这是信念的差异;这个人出自这种立场观点看待现实事物,那个人出自另一种立场观点看待现实事物,这是世界观的差异。
情感与情绪 人的情感、情绪直接关系到作业的质量和事故的发生。情感、情绪的产生,受着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认识过程的影响,其中以认识过程最为关键,它在情感、情绪的产生过程中起着控制相调节的作用。情感和人的需要有关,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于该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如能满足需要,人就产生满意、高兴的积极情感;遭遇不幸或受到挫折,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愉快甚至懊丧的消极情感。 情绪实质上也是情感,只是情感比较持久、稳定,较少外部表现和冲动性;而情绪比较短暂、易变,有明显的外部表现与冲动性。
情感、情绪具有三种基本形态: 激情 心情 热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非常紧张的、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体有强烈的内部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激情对人可能带来消极影响,人处在激情状态下,常常削弱了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或降低了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容易“意气用事”,做出通常不该做的事情。但有些激情却有其积极意义,为了抢险救灾,奋不顾身的激情,就是有意义的。激情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的意志和自我修养。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非常紧张的、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体有强烈的内部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激情对人可能带来消极影响,人处在激情状态下,常常削弱了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或降低了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容易“意气用事”,做出通常不该做的事情。但有些激情却有其积极意义,为了抢险救灾,奋不顾身的激情,就是有意义的。激情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的意志和自我修养。
心情也叫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一个人的心境常常是事出有因,并在人的一切活动上都留下痕迹。此外,心境还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受个人生活目的和理想的影响很大。反过来,心境又要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良好的心境能使人愉快,头脑清楚,工作效率提高;消极的心境能使人消沉,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甚至动作发生失误。因此,人必须主动控制心境、不为消极心境所左右。控制心境要靠自己的坚强意志。心情也叫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一个人的心境常常是事出有因,并在人的一切活动上都留下痕迹。此外,心境还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受个人生活目的和理想的影响很大。反过来,心境又要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良好的心境能使人愉快,头脑清楚,工作效率提高;消极的心境能使人消沉,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甚至动作发生失误。因此,人必须主动控制心境、不为消极心境所左右。控制心境要靠自己的坚强意志。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固而深厚的情感状态。热情具有稳固性,但与心境的那种持久性不同,热情状态不因时过境迁而变化无常。热情的强而有力又与激情的那种冲动性不同。热情总是与人的明确认识、坚定的意志相联系,它影响着人的整个身心.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基本方向,成为推动和鼓舞行动的巨大力量,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固而深厚的情感状态。热情具有稳固性,但与心境的那种持久性不同,热情状态不因时过境迁而变化无常。热情的强而有力又与激情的那种冲动性不同。热情总是与人的明确认识、坚定的意志相联系,它影响着人的整个身心.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基本方向,成为推动和鼓舞行动的巨大力量,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气质与性格 气质和性格都是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不过气质受先天影响多些,改变较难、较慢;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比气质改变较容易、较快。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有好坏差别。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格,有共同性格待征的人,可能属于不同气质类型。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是紧密联系和互相制约的,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性格对气质又有一定程度的改造作用,两者互相渗透。
何谓气质? 中国古代气质理论 国外气质学说
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
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所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及反愠怒,心疾而无恩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所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及反愠怒,心疾而无恩
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常如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常如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
諟諦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諟諦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
居处要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写则谦谦,潭而不治,是谓至治居处要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写则谦谦,潭而不治,是谓至治
性格一般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员重要的、最明显的个性心理持征。性格具有显明的社会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已形成的性格,通常是比较稳固的.贯穿于并指导着人们的一切行为举止。因此,性格突出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是个性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持征。性格一般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员重要的、最明显的个性心理持征。性格具有显明的社会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已形成的性格,通常是比较稳固的.贯穿于并指导着人们的一切行为举止。因此,性格突出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是个性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持征。
意志与动机 人在行动过程中,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这个目的进行调节相支配行动,同时努力克服困难、力求达到目的,这种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是一种经过思考的、根据一定目的去支配和调节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既可以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须的行动,也可以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行动。在实现有预定目的的意志行动中,必须有相应的随意动作为基础。没有必要的随意动作保证,意志也无法表现出来。
动机是驱使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力。它是在个体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而又不为他人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内在心理倾向.是目的的出发点。动机是驱使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力。它是在个体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而又不为他人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内在心理倾向.是目的的出发点。 动机作为个体活动的一种动力,在人的活动中,具有三种作用:一是引起相发动个体活动,即动机的引发作用,二是维持、增强或制止、减弱个体活动的力量,即动机的决策作用:三是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即动机的选择作用。一个有着正确动机的入.就能积极、持久地从事某种意义的活动,以求达到目的。
人的生理节律 生理功能所显示出的周期性变化,通常称为生理节律。人体存在像心电波那样以若干秒为周期的、像睡眠与觉醒那样以天为周期的以及像女性例假那样以月为周期的多种多样生理节律。人的这种生理节律对作业的效率及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 日周节律 • 其他周期节律 • PSI周期节律
日周节律 在日常生活中,昼夜变化是人们经受的最急骤的变化,人体对昼与夜的反应很不相同。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律基本上以24小时为周期,故称之为日周节律(circadian rhythm)。
比较白天和夜晚的作业情况,便会发现作业效率、差错率和人的疲劳程度等有很大的差别。比较白天和夜晚的作业情况,便会发现作业效率、差错率和人的疲劳程度等有很大的差别。 大量试验研究资料表明,体现生命特征的体温、脉搏、血压等在下午4时前后达到最高值。根据测定,作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能源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血液中的峰值也出现在下午4时前后。这些都反映出交感神经系统占优势的“白天型人体”的特点。 与此相反,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优势的细胞分裂及生长激索的分泌等,却在夜间11时至凌晨2时左右为高峰,显示出“夜间型人体”的特点。总之,人的身体适于白天活动,到了夜间,各种机能下降,进入休息状态。
对于一天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情况,Graft绘成如图所示曲线。由图可看出,上午7时到10时机能上升,午后下降;从午后6时到9时机能再度上升,其后又急剧下降,凌晨3时至4时下降最明显。对于一天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情况,Graft绘成如图所示曲线。由图可看出,上午7时到10时机能上升,午后下降;从午后6时到9时机能再度上升,其后又急剧下降,凌晨3时至4时下降最明显。
其他周期节律 有人以6天工作制的一个星期为周期对人的活动进行过研究,发现每星期内也有周期节律。例如:星期一相星期二没有多大差别,从星期三起开始降低,到星期五下午又开始回升.星期六可达到星期三的水平。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一周中,常由于星期日的活动过多过果,星期一早晨上班感觉浑身无力,带着疲劳工作,使得上午或整天工作效率都不很高。当然,星期日造成的工作中断,对工作效率也有影响,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星期一反应”。星期二和星期三因人体恢复常态,效率有所提高;到了星期四前后,又由于疲劳而工作效率暂时降低。星期五以后在周末解放的刺激下,工作效率再度提高。由此可见,一星期中的工作效率在不断变动着
女性menses(例假)大致以4个星期为一周期的节律。在menses期间由于同时伴随着激素增减,无形中对人体及人的精神状态带来影响。一般地说,menses期间几乎所有的女性都伴件有不适感,尤以青春期的女性最为显著。至于作业能力的变化,则有menses前期下降型、 menses期下降型、 menses期上升型、 menses后期下降型、不变型等5类。总的说来,以menses期下降型居多,约占半数以上。对同一个人而言,每个周期都基本上重复同样类型的波动
PSI周期节律 德国医生佛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波达经过长期临床观察,提出了体力(Physical)强弱周期为23天,情绪(Sensitive)好坏周期为28天。 奥地利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智商的基础上,发现智力(intellectual)高低周期为33天。 其后,科学家经过研究进一步提出,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直至生命终结,都存在着以23、28、33天为周期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的盛衰循环性变化规律。这一变化规律按照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的顺序周而复始,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外国人叫做“PSI周期”。 注:PSI是英文Physical(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 • 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 • 公式:X=365A± B+C • 式中X表示从出生日到预测日的总天数;A表示预测年份与出生年份之差;B表示预测年生日到预测日的总天数(已过生日取“+”,末到生日取“—”);C表示从出生年到预测年所 经过的闰年数(C=A/4,取整数,但要准确计算时,须查新编万年历)。
(2) 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 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9137/33 = 276余29(智力钟余数) 9137/28 = 326余9(情绪钟余数) 9137/23 = 397余6(体力钟余数)
(3)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
作业: 2003年3月4日某运输公司承接了一项紧急运输业务:新疆发生5.1级地震,必须连夜将一批救灾物质急运到事发地。由于货物价值昂贵,且路况不佳,为了保证救灾物资按时到位,该公司计划对当日的当班司机进行科学的挑选。请你根据所提供的司机情况和PSI周期规律进行合理安排,并说明理由。
收集历史上重大人为事故(生产、军事行动、寻常生活等方面)的案例五宗,建立表格,对各案例中的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原因、肇事人员特征、事故过程、事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共同点,并以此为线索写一篇你的个人感受或提出建议收集历史上重大人为事故(生产、军事行动、寻常生活等方面)的案例五宗,建立表格,对各案例中的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原因、肇事人员特征、事故过程、事故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共同点,并以此为线索写一篇你的个人感受或提出建议 字数不得少于1000,建议收集对同一案例的不同报导,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