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590 Views
项目二 汽车电源系统. 任务一 蓄电池的检修. 学习目标: 1. 了解蓄电池的组成及其特点。 2. 了解蓄电池的工作过程及型号。 3. 学会检车蓄电池技术状况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任务载体: 一辆桑塔纳 2000 型轿车启动困难,经技术人员检查是 蓄电池电量不足故障,需要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充电。. 相关知识. 一、蓄电池的功能机安装位置 蓄电池功用有: 1 、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供电; 2 、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向用电设备和发电机励磁绕组 供电; 3 、发动机中、高速运转时,将发电机剩余电能转化为 化学能储存起来;
E N D
学习目标: 1.了解蓄电池的组成及其特点。 2.了解蓄电池的工作过程及型号。 3.学会检车蓄电池技术状况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任务载体: 一辆桑塔纳2000型轿车启动困难,经技术人员检查是 蓄电池电量不足故障,需要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充电。
相关知识 一、蓄电池的功能机安装位置 蓄电池功用有: 1、发动机起动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供电; 2、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向用电设备和发电机励磁绕组 供电; 3、发动机中、高速运转时,将发电机剩余电能转化为 化学能储存起来; 4、发电机过载时,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 5、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电容器,能吸收电路中出现的 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保持汽车电气系统电压稳定。
二、蓄电池的分类 1.普通铅酸蓄电池: 汽车上广泛采用的蓄电池由于其极板的主要成分是铅、 电解液是稀硫酸,所以又称铅酸蓄电池。汽车上的蓄电池主 要用于起动发动机,又称起动型铅酸蓄电池,简称蓄电池, 俗称“电瓶”。
2.干荷蓄电池 它的全称是干式荷电铅酸蓄电池,它的主要特点是负极 板有较高的储电能力,在完全干燥状态下,能在两年内保存 所得到的电量,使用时,只需加入电解液,等过20~30分钟 就可使用。
3.免维护蓄电池 所谓免维护蓄电池,是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使用期 间不需要进行维护的蓄电池。对于车用铅蓄电池来讲,也就 是使用期间不需经常添加蒸馏水的蓄电池。
4.胶体电解质蓄电池 胶体电池也是铅酸电池范畴的二次电池。它依然用密度 为1.28g/cm3的硫酸水溶液,但在其中添加了Na2OSiO2,电 解液呈胶体状--乳白色的凝胶,构成了胶体电解质。胶体的 状况会随着温度和电场的作用而变化。
三、蓄电池的结构 铅蓄电池一般由3个或6 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结构如 图所示: 1-负极柱 2-加液孔盖 3-正极柱 4-穿壁连接 5-汇流条 6-外壳 7-负极板 8-隔板 9-正极板
1.极板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蓄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 主要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进行的。极板分为正 极板和负极板,均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
四、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铅蓄电池的放电: 当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时,在正、负极 板间就会产生约2.1V的静止电动势,此时若接入负载,在电 动势的作用下,电流就会从蓄电池的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蓄电 池的负极,这一过程称为放电,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化学能 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上的Pb,都与电解液 中的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铅(PbSO4),沉附在正、负极板上 。电解液中H2SO4不断减少,密度下降。
铅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相连,当充电电源的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在电场 的作用下,电流从蓄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这一过程 称为充电。蓄电池充电过程是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 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PbSO4还原成PbO2和Pb,电解 液中的H2SO4增多,密度上升。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是: (1)单格电池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 (2)电解液密度降到最小许可值。 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放电电流越大, 允许的放电时间就越短,放电终止电压也越低。如下表所示。 C20——蓄电池的额定容量
五、蓄电池的型号 按机械工业部JB2599-85《铅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标准规定,铅蓄电池的型号分为三部分:如型号6-QA-60代 表额定电压12V、额定容量60A·h的起动型干荷电铅蓄电池。
六、蓄电池常见故障 1.外部故障 1)容器破裂 2)封口胶破裂 3)极桩螺栓和螺母腐蚀 4)蓄电池爆炸 2.内部故障 1)极板硫化 2)自行放电 3)极板短路 4)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5)极板拱曲
极板硫化 • 现象: 内阻增大显著,极板上生成白色粗晶粒硫酸铅的现象,称为硫酸铅硬化,简称“硫化”,主要发生在负极板上。是导致蓄电池寿命终止的主要原因。 • 特征: 1)极板颜色不正常 2)放电时,端电压下降快;充电时,端电压上升快;电池容量降低 3)电解液密度低于正常值;充电时密度增加很慢 4)充电时单格电压上升很快;单格电压过高(2.8~3.0V) 5)易早沸腾
主要原因: 1)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不及时充电,温度变化时,硫酸铅发生再结晶 2)蓄电池液面过低,极板上部发生氧化后与电解液接触,也会生成粗晶粒硫酸铅 3)电解液密度过高 4)电解液中含有较多杂质 5)气温变化剧烈
处理方法: (1)程度轻的:过充电法 (2) 较严重的小电流长时间过充电法 (3) 严重的:采用水处理法 • 防硫化措施: 保持蓄电池经常处于充足电状态:(1)汽车上的蓄电池定期送充电间彻底电;(2)放完电的蓄电池在24h内送充电间充电。 电解液高度应符合规定。
自行放电 • 现象:充足电的电池,30天内,每昼夜容量降低超过2%为自行放电故障 • 特征:电池不用时,电能自行消耗 • 主要原因:使用因素: 1)电解液杂质过多 2)电解液密度偏高 3)电池表面不清洁 4)电池长期不用 结构因素:含锑的栅板
防自行放电: 1)用专用硫酸配制电解液 2)配制用器皿应为耐酸材料,且防脏物掉入 3)电池盖、塞要装好 4)经常清洁表面,保持干燥
极板短路 • 现象:无法起动;蓄电池无电压 • 特征: 1)充电时电解液温度迅速升高 2)电压和密度上升很慢 3)充电末期气泡很少 4)高率放电计试验时,电压迅速下降为0 5)易早沸腾 • 主要原因: 1)隔板损坏 2)极板拱曲 3)活性物质大量脱落 • 处理方法:解体
极板活性物质脱落 • 现象: 主要在正极板上发生,是蓄电池过早损 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 特征: 1)容量下降 2)充电时电解液浑浊,有褐色物质浮出
主要原因: 1)充电电流过大 2)“过充”时间长:电解水→产生H2↑和 O2↑→冲击极板上的活性物质 3)低温大电流放电:造成极板拱曲 4)电解液不纯 5)汽车行驶时颠簸、振动 • 处理方法: 1)程度轻的:清洗后更换电解液 2)严重的:更换极板或报废
极板拱曲 • 主要原因: 由于充电或放电电流过大时,极板活性 物质的体 积变化不一致而引起的。 单格电池极性颠倒 • 现象: 单格电池原来的正极板变为负极板,负极板变为正 极板。此时,蓄电池电压迅速下降,不能继续使用。 • 原因: 维护不当,没有及时发现有故障的 单格电池,如某 一单格电池容量过低,过放电时,被其他单格电池反充 电,造成极性颠倒。此外充电时接反电极也会造成这种 故障。
七、蓄电池的维护 1.蓄电池的正确使用 • 1)大电流放电时间不宜过长 • 2)充电电压不能过高 • 3)防止过放电和欠充电 • 4)冬季调整电解液密度,防结冰
2.蓄电池的正确维护 1)保持清洁 2)连接牢靠:定期检查松动情况 3)检查调整液面高度(定期) 4)检查调整液面密度(定期)冬季密度不能过低(易 冻结) 5)及时充电:放完电电池24小时内充电 6)检查并疏通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 7)正确使用起动机 8)正确拆装
3.干荷电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初次使用时,加入相应电解液到规定高度,记 下密度和温度,静放20~30分钟,再测温度和密度, 如温度上升不到6度,密度下降不到0.01g/cm3,即 可使用。否则需要补充充电。
4.冬季使用蓄电池注意事项 1)应特别注意保持其处于充足电状态,以防结冰;2)冬季补加蒸馏水应在充电时进行,以防结冰;3)冬季容量降低,发动机启动前应进行预热,每次启动 时间不超过5s,每次启动间隔应有15S; 4)冬季气温低,蓄电池充电困难,应经常检查蓄电池存 电状况。
技能操作 一、蓄电池充电 1.目标 掌握蓄电池初充电、补充充电的充电方法。 2.仪器与工具 (1)蓄电池1个,充电机1台。(2)玻璃杯、玻璃棒、密度计、温度计各1个。 (3)蒸馏水、浓硫酸(密度1.835g/cm3)适量。 3.内容 (1)电解液的配制: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密度。配制电解液时,先用耐酸的容器装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同时用清洁的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测量其密度和温度,若不符合要求,适当调整,直至合格为止。
(2)蓄电池的初充电:现在汽车普遍采用干荷电蓄电池,所以初次使用只需按规定加足电解液后,静置30min即可装车使用。 (3)蓄电池的补充充电:首先清除蓄电池脏污和极柱上的氧化物,拧下加液孔盖,疏通通气孔。将充电机与蓄电池相连,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
4.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各种充电方法的操作规范。 (2)处于寒冷天气的蓄电池在充电之前,需检查电解 液是否结冰,不可对结冰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否则会引起爆 炸。 (3)充电前,需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电解液不足 时,不得充电。 (4)充电过程中应注意测量电解液的温度,当温度超 过40℃时,应将电流减半,如温度继续升高达45℃时,应停 止充电,待冷却至35℃以下时再充电。也可采用风冷或水冷 的方法来降温。
(5)初充电应连续进行,不 可长时间间断。 (6)室内充电时,应旋下 加液孔盖,使氢气和氧气能顺利 排出。 (7)充电室要安装通风设 备,在充电过程中,通风设备应 不停地工作,以排出有害气体, 以避免爆炸危险及损害操作人员 的健康。 (8)充电室要严禁烟火。
二、蓄电池的检查 1.目测或用玻璃管检查电解液液面的高度液面应高出极板上沿15mm,在min——max之间
2.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 1)应同时测出电解液温度,以将测得的密度值换算到25度进行修正 2)ρ25 =ρt +β(t–25) 3)实际经验:电解液相对密度每减少0.01,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故可估算出放电程度。
3.用高率放电计检测放电程度 测12V电池,蓄电池充满电,密度在1.24g/cm3 ,接入 时间10S~15S;1)电压能保持在:10.5V~11.6V以上,存电量为充足,蓄 电池无故障;2)电压能保持在:9.6V~10.5V,存电量为不足,蓄电池无 故障;3)电压降到:9.6V以下,存电量严重不足或蓄电池有故 障。
4.新型蓄电池的检测方法 1)静止电动势测试 先消除“表面充电”现象,再用万用表测开路电压 2)新式12V高率放电计测试
知识拓展 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1.蓄电池的储存 (1)新蓄电池的储存 未启用的新蓄电池,其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均已封闭, 不要通破。保管蓄电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存放室温5~30℃,干燥、清洁、通风。②不要受阳 光直射,离热源距离不小于2m。③避免与任何液体和有害气 体接触。④不得倒置或卧放,不得叠放,不得承受重压。⑤ 新蓄电池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年。
(2)暂时不用的蓄电池的储存 采用湿储存方法,即先充足电,再把电解液密度调至 1.24~1.28g/cm3,液面调至规定高度,然后将通气孔密 封,存放期不得超过半年,期间应定期检查,如容量降低25 %,应立即补充充电,交付使用前也应先充足电。 (3)长期停用的蓄电池的储存 采用干储存法,即先将充足电的蓄电池以20h放电率放 完电,然后倒出电解液,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多次,直到水中 无酸性,凉干后旋紧加液孔盖,并将通气孔密封,存放条件 与新蓄电池相同。
2.启用新蓄电池 首先擦净外表面,旋开加液孔盖,疏通通气孔,注入新电解液,静置4~6h后,调节液面高度到规定值,按初充电规范进行充电后即可使用。 干荷电蓄电池在规定存放期(一般为2年)内,启用时可直接加入规定密度的电解液,静置20~30min后,校准液面高度,即可使用。若超期存放或保管不当损失部分容量,应在加注电解液后经补充充电方可使用。
3.蓄电池的拆装 (1)拆装、移动蓄电池时,应轻搬轻放,严禁在地上 拖拽。 (2)蓄电池型号和车型应相符,电解液密度和高度应 符合规定。 (3)安装时,蓄电池固定在托架上,塞好防振垫。 (4)极桩涂上凡士林或润滑油,防腐防锈。极桩卡子 与极桩要接触良好。 (5)蓄电池搭铁极性必须与发电机一致。 (6)接线时先接正极后接负极,拆线时相反,以防金 属工具搭铁,造成蓄电池短路。
4.蓄电池的维护 (1)保持蓄电池外表面的清洁干燥,及时清除极桩和 电缆卡子上的氧化物,并确定蓄电池极桩上的电缆连接牢固。 清洗蓄电池时,最好从车上拆下蓄电池,用苏打水溶液 冲洗整个壳体(如图),然后用清水冲洗蓄电池并用纸巾擦 干。对蓄电池托架,可先用腻子刀刮净厚腐蚀物,然后用苏 打水溶液清洗托架,之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托架干燥后,漆 上防腐漆。
(2)保持加液孔盖上通气孔的畅通,定期疏通。(2)保持加液孔盖上通气孔的畅通,定期疏通。 (3)定期检查并调整电解液液面高度,液面不足时, 应补加蒸馏水。 (4)汽车每行驶1000km或夏季行驶5~6天,冬季行驶 10~15天,应用密度计或高率放电计检查一次蓄电池的放电 程度,当冬季放电超过25%,夏季放电超过50%时,应及时 将蓄电池从车上拆下进行补充充电。 (5)根据季节和地区的变化及时调整电解液的密度。 冬季可加入适量的密度为1.40g/cm3的电解液,以调高电解 液的密度(一般比夏季高0.02~0.04g/cm3为宜)。
(6)冬季向蓄电池内补 加蒸馏水时,必须在蓄电池 充电前进行,以免水和电解 液混合不均而引起结冰。 (7)冬季蓄电池应经常 保持在充足电的状态,以防 电解液密度降低而结冰,引 起外壳破裂、极板弯曲和活 性物质脱落等故障。蓄电池 电解液密度、放电程度和冰 点温度的关系见右表。
思考: 如何利用跨接线连接启动车辆同时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共同学习 共同探讨 共同提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