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82 Views
第五章 祛 暑 剂. 概说. 概念. 凡是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祛除暑 邪的作用,用于治疗暑病的方剂,称 为祛暑剂。. 适应 范围 及 分类. 适应范围:暑病。 ①夏季发病。②阳热性质。 ——“ 暑本夏月之热病 ”. 祛暑清热 — 清络饮 祛暑解表 — 香薷散 清暑利湿 — 六一散、 清暑益气 — 清暑益气汤. 分 类. 使用注意. 暑病治法特点:暑为六淫之邪,初起宜清透。 暑伤气阴,亟须顾护气阴。 暑气通于心,重视保护心神。 暑多夹湿,当辨主次轻重。. 清 暑 益 气 汤 《 温热经纬 》. 组成.
E N D
第五章 祛 暑 剂 概说
概念 凡是以祛暑药为主组成,具祛除暑 邪的作用,用于治疗暑病的方剂,称 为祛暑剂。
适应 范围 及 分类 适应范围:暑病。 ①夏季发病。②阳热性质。 ——“暑本夏月之热病” 祛暑清热—清络饮 祛暑解表—香薷散 清暑利湿—六一散、 清暑益气—清暑益气汤 分 类
使用注意 暑病治法特点:暑为六淫之邪,初起宜清透。 暑伤气阴,亟须顾护气阴。 暑气通于心,重视保护心神。 暑多夹湿,当辨主次轻重。
清 暑 益 气 汤 《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竹叶、知母、甘草、荷梗、 麦冬、粳米、石斛、黄连、西瓜翠衣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 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 病机:暑热内侵,伤津耗气
方解 西瓜翠衣:清热解暑 西洋参:益气生津 --君 荷梗:助君清热解暑 麦冬、石斛:养阴生津--臣 黄连:清热泻火 —归心经,可清热除心火 竹叶:清热除烦 知母: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佐使
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调和诸药 --佐使 配伍特点:用了大量甘凉濡润之品, 稍佐苦寒清泄兼顾清热解暑与益气生津, 使清热而不伤阴,补虚而不留邪。
运用 1、辨证要点:体倦少气,口渴汗多, 脉虚数。 2、随证加减: 暑热较高:加石膏; 暑热轻者,去黄连; 若属小儿夏季热,宜清透虚热,去黄连、知母,加白薇、地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