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67 Views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 贸易保护主义应对.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法制与公平贸易处. 二零零九年十月. 主要内容. 自金融危机以来近期发展的态势; 与贸易保护主义联系的相关概念; 重点案例; 企业如何应对国外不公平贸易措施。. 金融危机以来近期发展的态势. 最坏时刻已经过去 —— 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两种判断. 1. 美国经济严重衰退接近尾声; 2. 其他发达经济体也出现企稳迹象; 3. 国际贸易价格回升; 4. 金融市场初步稳定。. 危机仍在蔓延,尚未见底 —— 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两种判断. 1. 世界经济的增速下降;.
E N D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应对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法制与公平贸易处 二零零九年十月
主要内容 • 自金融危机以来近期发展的态势; • 与贸易保护主义联系的相关概念; • 重点案例; • 企业如何应对国外不公平贸易措施。
最坏时刻已经过去——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两种判断最坏时刻已经过去——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两种判断 1. 美国经济严重衰退接近尾声; 2. 其他发达经济体也出现企稳迹象; 3. 国际贸易价格回升; 4. 金融市场初步稳定。
危机仍在蔓延,尚未见底——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两种判断危机仍在蔓延,尚未见底——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两种判断 1. 世界经济的增速下降;
危机仍在蔓延,尚未见底——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两种判断危机仍在蔓延,尚未见底——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两种判断 2. 新兴市场经济发展严重放缓; 3. 美国金融风险依然存在; 4.全球通缩风险与通胀预期并存。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民族主义盛行 • 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和增设技术性贸易壁垒; • 通过货币贬值、提高关税、进口限制及补贴手段保护本国产业。
我国面临外贸发展的形势 1.我国外贸形势出现好转迹象; 2.市场份额上升。
1. 反倾销 • 适用范围广; • 限制条件少; • 调查起来相对容易; • 已成为使用最多的贸易救济措施。
反倾销 1.倾销的确定 • 指一种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出口价格和正常价值的比较 2.损害的确定 • 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威胁;或者进口国国内产业的新建受到实质阻碍 3.因果关系认定 4.反倾销措施 • 征收反倾销税;出口商履行价格承诺
反倾销 5. 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程序 1) 申请人申诉资格 2) 进口国主管当局审查立案 3) 反倾销调查 4) 初裁和临时措施(听证会、实地核查) 5) 终裁 6) 追溯征税 7) 行政复审 8) 司法审议 6.争端解决
2. 反补贴 • 禁止的补贴:出口补贴和出口替代; • 可诉补贴。
3. 保障措施—安全阀 当某类产品进口数量大量增长,对国内生产的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的威胁时,该成员可对该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4.反规避和反吸收 • 反规避 • 在进口国或第三国加工或组装或产品轻度改变来规避反倾销税; • 反吸收: • 出口商为了保住市场,与进口商协商以降低出口价格的方法“吸收”反倾销税,从而削弱甚至消除反倾销措施的效果。
5. 非市场经济地位 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可使用第三国替代价格的做法,使我国产品在反倾销调查中会被人为计算出较高的倾销幅度。
6.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 - 特保 • 允许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产品在数量快速增长时采取临时措施,提高关税、增加配额,限制进口; • 与一般保障措施不同:只针对中国产品;2-3年后才能要求补偿,补偿权利受到限制;只要造成实质性损害(非严重损害); • 纺织品特保已于2008年12月31日到期。
7. 技术性贸易壁垒 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护人类健康,保护动植物生命,保护环境,采取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
8. 其他非关税壁垒及 社会责任标准
9. 知识产权保护 —商标保护以及美国337条款 • TRIPs协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涉及版权、商标、专利、工业设计、地理标识、集成电路外观设计、未披露信息等; • 商标成为重要的无形资产; • 出口产品遭受国外不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 • 美国337条款--货物进口美国侵犯了美国已经登记的有效且可执行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或集成电路芯片布图设计专有权,并且在这四项权利方面已经存在或有尚在建立中的国内产业,则这些不公平做法将被视为非法。
10. 反垄断 —合谋操纵出口价格,形成卡特尔
重点案例 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成; 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 连续6年成为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重点案例 1.美国轮胎特保 2.无汞碱锰电池337知识产权案 3.对美国白羽肉鸡“双反”案 4.几个WTO争端解决案件
企业如何应对国外不公平贸易措施 • 关注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政策变化; • 关注对相关规则的研究; • 事前预警; • 积极应诉、快速反应; • 应诉注意的几个问题 • 要聘请高水平的律师; • 组织多部门应诉队伍; • 规范的财务制度; • 借助政府和商会,反映企业需求。
谢谢大家! www.fetlr.org